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5:08

山东省锦泽技工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这意味着</p><p>①村民委员会能够更好地依法参与民事活动,更好地为村民服务</p><p>②村委会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p><p>③村委会依法履行相关职能是村民自治的基础</p><p>④村民可以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这意哧着村委会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村民委员会能够更好地依法参与民事活动,①②适合题意;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基础,③适合题意;本题强调村民委员会的作用,不是村民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排除④;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p><p>材料一 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等靠要的心态严重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扶贫先扶志”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扶贫必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要在扶德、扶智、扶志、扶能上用真功。</p><p>材料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提升质量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提出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雪域高原到戈壁大漠,围绕教育扶贫中的薄弱环节,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p><p>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p><p>(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p><p>(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p><p>(3)写出两条你所了解的国家为实现教育公平采取的举措。</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扶贫开发。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要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远大志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拒绝等靠要。③意识具有目的性。只有扶志和扶智,才能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扶贫的目的,防止返贫。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扶志和扶智”有利于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不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又不消极等待,更好地实现扶贫目标。(每点3分)</p><p>(2)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为精准脱贫插上智慧和技术的翅膀。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精准扶贫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其他比如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等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每点5分)</p><p>(3)主要是考查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了解,只要写出与教育公平有关的政策措施即可。比如国家助学金体系、教育的城乡交流和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营养午餐计划、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措施、大学生支教等。</p><p>【解析】本题命题透析本题以围绕教育扶贫为情景,综合考查辩证唯物论,教育在文化传承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的是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育在文化传承的作用,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相关知识。</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试题。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述。首先,可以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属于意义类试题。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述。本题主要从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等角度进行思考,并结合材料展开分析说明即可,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p>(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写出两条国家为实现教育公平采取的举措,属于措施类试题。本题主要是考查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了解, 学生作答本题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只要写出与教育公平有关的政策措施即可。比如国家助学金体系、教育的城乡交流和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营养午餐计划、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措施、大学生支教等角度进行作答。</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p><p>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影响全球气候治理。</p><p>材料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健全价格、财 税等政策,激励、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 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定价要体现资源利用效率高低的差异,体 现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先进适用技术研发示范等给予支持;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完善节 能环保、新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p><p>    材料二 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目前已成为世界节能和 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政府认真履行气候变化领域的承诺, 2015 年设立 200 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气候变化巴黎会议前,中国 与主要国家展开磋商,并与美国、法国、欧盟等达成了重妥的双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 巴黎会议谈判最关键阶段,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再次强调中美双方要同 各方加强协调、共同努力,确保巴黎大会如期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p><p>(1)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采取上述经济政策引导企业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p><p>(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政府是如何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某些方面存在失灵问题,国家运用经济政策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p><p>②深化价格改革,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又通过政府定价这一手段促使企业承担生态建设的社会责任,在生产活动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p><p>③加大财政投入,引导企业自主研发节能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p><p>④调整税收政策,促使企业调整经营战略,生产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品。</p><p>(2)①积极履行职能,加强自身气候治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节能和新能源利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p><p>②在国际气候治理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落实承诺,出资帮助发展中国家参加全球气候治理;通过协商对话等形式,与发达国家加强协调,推动巴黎大会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p><p>【解析】(1)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设问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来回答。根据设问,可从国家这么做的原因以及这么做对企业发展的意义等角度来论述。从原因角度看,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引导企业投身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国家科学宏观调控的体现,这是因为市场具有局限性,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着失灵问题。从意义角度看,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引导企业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有利于促使企业承担生态建设这一社会责任、有利于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企业生产结构。</p><p>(2)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设问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来回答。结合材料,可从政府履行生态建设职能、在国际社会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坚持和平发展理念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等角度展开论述。</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锦泽技工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