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4:11

辽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之所以“温故”而“知新”,是因为(  )</p><p>①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故”与“新”彼此渗透</p><p>②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温”是“知”的根本动力</p><p>③追求真理有一个过程,对“故”的反复探索能推动“知”的发展</p><p>④认识是向前发展的,从认识到实践的认知过程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之所以“温故”而“知新”,是因为“温故”而“知新”作为矛盾双方二者相互贯通,“故”与“新”彼此渗透,对“故”的反复探索能推动“知”的发展。故①③选项入选。②选项表述本身不恰当,排除。④选项与题意无关。选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的同一性</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的斗争性</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3" style="width:2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p><p>别</p></td><td style="width:24.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含义</p></td><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4.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特点</p></td><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特征</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贯穿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4.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作用</p></td><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为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吸取有利因素来发展自己,推动事物的发展。③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趋势</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②矛盾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限,使旧的统一体瓦解,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50.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2月11日,“风云四号”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该卫星首次使用了全新研制的SAST5000平台,成功突破了代表国际前沿的高精度图像定位与配准、微振动测量与抑制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并将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保障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作用。这反映出</p><p>①人类对宇宙的积极探索是不断循环反复的  </p><p>②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就能实现科技创新  </p><p>③推动实践的发展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p><p>④社会需要的不断发展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风云四号”卫星在现实生活中将发挥保障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作用,这表明社会需要的不断发展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推动实践发展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人类对宇宙的积极探索不是循环的,①错误,不选;②说法太绝对,错误,不选。故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瑶想在国外买一套80万美元的房子,房子10个月后交货,房款在交房时一次结清。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49,预计10个月后人民币兑美元将贬值5%。但随着人民币加入SDR后,境外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消费。随后李瑶与开发商协商用人民币结算房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李瑶这样做</p><p>①可以节省27.2万元人民币  </p><p>②可以节省25.84万元人民币 </p><p>③可以规避因使用外币结算可能带来的风险  </p><p>④因为人民币已经国际化</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由于当时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46,预计10个月后人民币兑美元将贬值5%,即10个月后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46÷(1—95%);所以其应付的人民币为6.46÷(1—95%)×80万=544万元人民币;现在要付6.46×80万=568.8万元,所以可以节省568.8万元--544万元=27.2万元人民币,①正确;由于用人民币结算,所以可以规避因使用外币结算可能带来的风险,③正确;②不选;④与我国的现实不符。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央行逆回购的操作就是央行把钱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把债券质押给央行,到期时,商业银行还钱,债券回到商业银行账户上。2017年2月3日,央行发起500亿元逆回购,此举有利于</p><p>①防范金融风险    ②回笼市场资金   ③抑制经济过热    ④缓解市场资金短缺</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央行逆回购的操作就是央行把钱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把债券质押给央行,到期时,商业银行还钱,债券回到商业银行账户上。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市场资金短缺,防范金融风险,①④适合题意;②③不是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因在中微子振荡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奖。中微子被称为宇宙间的“隐身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微子都被认为不具质量。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提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这一发现表明</p><p>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③认识世界取决于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提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这一发现表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同时说明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④适合题意;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②错误;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通过意识这一“思维的眼睛”,人类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种商品价格的涨跌,会带来该商品及其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结合图示,不考虑其他条件,下列说法符合下图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3444d4c9/SYS201801021934025232755783_ST/SYS201801021934025232755783_ST.001.png" width="236"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直线AC可表示食盐价格变动与其需求量的关系</p><p>B. 直线AB可表示黄金价格变动和其需求量的关系</p><p>C. 直线CD可表示汽车价格变动和汽油需求量的关系</p><p>D. 直线 BD可表示进口小汽车价格变动和国产小汽车需求量的关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错误,直线AC表示价格变动对高档奢侈品的影响较大,而食盐为生活必需品,故排除A;B错误, 直线AB表示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而黄金为高档奢侈品,故排除B;C错误,汽车和汽油为互补品,汽车价格上涨,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降低,对汽油的需求量也会降低,而不会增加,故排除C.D正确并符合题意,进口小汽车和国产小汽车为替代品,直线BD表示进口小汽车价格上涨,进口小汽车的需求量会下降,其替代品国产小汽车的需求量会增加,故D当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千万不要网购,网上都是骗子”、“社会上已经没有好人了,不要相信任何人”……在生活中,人们经常滥用“典型事例”,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者知道的少数例子来推测和下结论,这就是“少数定律”,它</p><p>①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切身体验,有现实基础   </p><p>②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p><p>③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了普遍性,能反映事物的共同特征 </p><p>④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往往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事物</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少数定律”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切身体验,有现实基础,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往往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事物,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②③说法与材料相反,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墨子》记载,耕柱子受到墨子的批评后说:“老师,你这么严厉地批评我,难道我没有比別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用牛和马,你认为赶牛好还是驱马好?”耕柱子说:“当然驱马好。”墨子问:“为什么?”耕柱子说:“驱马,马可以跑得更快,牛则不然。”墨子说:“你就是这样一匹可以驱赶的快马啊!”上述问答表明</p><p>①墨子和耕柱子处在师生关系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中  </p><p>②墨子的严格要求是出于对耕柱子个性特点的把握  </p><p>③墨子看到了耕柱子在成才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挫折</p><p>④墨子对耕柱子的严厉批评是一种辩证否定的过程</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上述问答表明墨子在“教”,耕柱子在“学”,墨子和耕柱子处在师生关系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中,①正确;墨子认为耕柱子是“一匹可以驱快的马”,所以对它严格要求,这是墨子把握住了耕柱子的个性特点,困材施教,②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墨子看到了耕柱子成才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挫折,③不选;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墨子对耕柱子的严厉批评不属于辩证否定,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产业界有一种说法: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目前,国际标准90%以上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占比仅1%。2016年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以引领“中国制造”升级。李克强指出: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提供产品和服务标准是关键。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旨在(&#xa0; &#xa0;)</p><p>①将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成本,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p><p>②让标准带动质量,有助于重塑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任</p><p>③把工匠精神经过标准化呈现,推动国际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p><p>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供高标准支撑</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只要考查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旨在让标准带动质量,有助于重塑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供高标准支撑,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成本,也未涉及工匠精神,故排除①③;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发行2017年贺岁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银质纪念币1枚,双色铜合金纪念币1枚。双色铜合金纪念币面额10元,发行数量为5亿枚。银质纪念币为普制币,面额3元,圆形,直径25毫米,含纯银8克,成色99.9%,最大发行量270万枚。双色铜合金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p><p>①该纪念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p><p>②该纪念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p><p>③中国人民银行有权统一发行货币  </p><p>④该纪念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p><p>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纪念币是一个国家为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 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体育赛事等而发行的法定货币,它包括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是可以参与流通的,具有流通手段职能。普通纪念币与市场上流通的同面额的人民币价值相等,可以同时在市场上流通。纪念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中国人民银行有权统一发行货币,①②③适合题意;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银行账户管理新规2016年12月1日实施。新规包含ATM机转账延时24小时到账;一人在同一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账户,如果已有Ⅰ类账户的,再开户时只能开立Ⅱ、Ⅲ类账户(见如图)等内容。此举旨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386b2d71/SYS201801022007268074873816_ST/SYS201801022007268074873816_ST.001.png" width="216"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引导居民理性消费</p><p>B. 规避居民投资风险</p><p>C. 维护账户资金安全</p><p>D. 优化居民储蓄结构</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一人在同一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账户,如果已有Ⅰ类账户的,再开户时只能开立Ⅱ、Ⅲ类账户。Ⅱ、Ⅲ类账户支付最高限额说明有利于维护账户资金安全,C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在不断改革,从“3+2”模式,到“3+综合”模式到不分文理的“3+3”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体现了</p><p>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认识具有循环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p><p>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事物的量变必然能够引起质变</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材料中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同时从旧模式到新模式体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③正确,选A;②不选,认识具有上升性,不是循环反复;④不选, 因为量变到一定程度才引发质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桥流水之间,韩式客厅、餐厅、美发室依次展开,消费者尝美食、试服务、选产品……这是坐落在山东威海的某韩品再现韩国生活实景O2O深度体验中心天天上演的场景。目前,这种体验式消费很流行,正成为实体企业“黏住”消费者的关键一招。企业打造体验式消费</p><p>①是通过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的有益探索 </p><p>②是基于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 </p><p>③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具有导向作用   </p><p>④表明新的消费热点能够带动新业态成长</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消费心理。体验式消费是商家的促销行为,目的是为消费创造动力,从而扩大销售,①符合题意。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当消费者通过亲身体验,对产品有了好感就会产生购买欲,商家打造体验式消费正是利用了这一点,②符合题意。③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人都夸天好大,见了青天又害怕,跳出井口担风险,不如人坐井底下”,这幅华君武漫画《井底之蛙》启示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8a0982a1/SYS201801021913007535453956_ST/SYS201801021913007535453956_ST.001.png" width="216"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要勇于实践,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p><p>②要坚持自我,价值判断往往是因人而异的</p><p>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p><p>④要敢于创新,改变愿望和现实的不一致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培养创新精神。题干中青蛙不敢实践,宁愿坐井观天,说明实践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①③题肢符合题意,入选。价值判断虽然是因人而异的,但价值判断有其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②题肢错误,不选。④题肢中敢于创新正确,但改变愿望与现实的不一致说法错误,不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利润增速情况。</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386b2d71/SYS201801022007272762889541_ST/SYS201801022007272762889541_ST.001.png" width="330" height="2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注:我国国有企业主要分布于钢铁、煤炭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以钢铁为例,2016年1-10月,全国粗钢产量6.7亿吨,国有企业产量占比49.6%,产能严重过剩,同期我国优特钢进口量达1000多万吨。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p><p>材料二: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近4年,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累计亏损近146亿元。2016年初实现扭亏脱困,背后的功劳离不开债委会推动的债转股。债转股是指将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关系转变为股权关系。</p><p>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根据材料一,说明国有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p><p>(2)有人认为,降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就要对亏损企业实行债转股。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p><p>&#xa0;</p></div></div>
<div><p>【答案】(1)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所形成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国有企业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之间矛盾突出,需要去产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利润负增长,需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结构,加快资金周转。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p><p>(2)债转股可以减少企业的利息支出,降低资产负债率。但盲目实施债转股,会加大银行等金融资产的风险,不利于淘汰僵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企改革,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根本措施。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还可以通过兼并重组、依法实施破产、优化债务结构等途径进行。</p><p>【解析】本题以国有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现代企业制度等有关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国有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解答时首先明确供给侧是指生产角度,可以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角度分析;其次可以根据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利润增速情况看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利润负增长现状要求改革;再次从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角度思考,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p><p>(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有人认为,降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就要对亏损企业实行债转股,属于评析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应肯定题中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依据;同时指出题中观点的不足,并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解答时首先明确债转股可以减少企业的利息支出,降低资产负债率。但盲目实施债转股,会加大银行等金融资产的风险,不利于淘汰僵尸企业。故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企改革,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兼并重组、依法实施破产、优化债务结构等途径进行。</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央视科教频道陆续播出。这是一档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旨在弘扬传统文化,让古代经典诗词深印在民众的脑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该节目通过演播室比赛额形式,引领观众重温经典诗词。入选节目的所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文化主题。这一节目还大力创新,以“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表现形式,力求做到宏大主题微观表达,抽象主题具体展示。一方面运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嘉宾解读环节,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既有趣味性,又适当还原诗词的独特意象,引导观众感悟中华诗词的美好精髓。节目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吸引观众与场上选手通过移动端同步答疑,力争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p><p>(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谈谈你节目表现形式的认识</p><p>(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如何传承传统文化?</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处于矛盾关系中,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找到解决传播中国诗词的正确方法;②把握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做到宏大主题微观表达,抽象主题具体表达展示;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根据节目诗词的实际需要来发挥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具体优势;④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在实践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中国诗词节目“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形式和诗词的内容相结合。</p><p>(2) ①辩证的否点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要求立足实践、不断创新。②我们要分辨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批判继承,传承积极向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淘汰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在继承发展中传承。</p><p>【解析】本题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否定观的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设问指向谈谈你对节目表现形式的认识。考生在回答本问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其次要明确的是本题的设问指向是辨析类的解答题。再次要明确的是题目中的两种观点是 “引进国外先进的模式是国内电视制作团队的一次学习过程,并会大大减少收视风险”和“在学习国外模式的同时,国内的制作团队不一定领会其中的精髓,与其克隆节目模式,不如思考其模式的根本”。考生着重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相互联接两个具体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说明。</p><p>(2)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然后结合传承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