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3:45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春节,在全球四大洲59座城市的主流院线,观众看到了与中国内地同步上映的春节贺岁档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位西方文化界人士观看影片后表示,孙悟空是一个非常迷人的角色,西游记的背景追溯到中国几个世纪前,通过猴王故事展现了中国历史。中国电影向海外推广</p><p>①是基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p><p>②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途径</p><p>③是开展电影市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p><p>④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需要</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①不选;中国电影海外推广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途径,②正确;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并不是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才是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③不选;中国电影海外推广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需要,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里约奥运会上,“洪荒少女”傅园慧以其生动轻松的方式诠释了另一种体育精神    并瞬间走红。奥运之父顾拜旦说,“镇静和自信成为古代文明宝贵的支撑,它们也    将成为即将在暴风雨中诞生的未来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这告诉我们</p><p>①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保留着基本特征</p><p>②传统文化对人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p><p>③镇静自信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p><p>④传统文化始终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表明镇静和自信的品质在古代文明中就有,在现代新生文明中也必不可少,这说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保留着基本特征,①正确;优秀的传统文化才会对人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②不选;“洪荒少女”傅园慧在奥运会上的表现说明了镇静自信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③正确;传统文化也有糟粕,并不是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亲,外面好冷,请随手关门”这是我校一教室门口贴出的小标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p><p>A. 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p><p>B. 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p><p>C.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p><p>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网络语言,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涉及的是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故A与题意不符。B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影响。C错误,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上述要求是基于</p><p>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p><p>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重要标志</p><p>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p><p>④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基础,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p><p>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提出上述要求是基于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③正确;文化并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重要标志,②错误;文化不是经济政治的基础,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央电视台2017年推出的《朗读者》节目深受人们喜爱。当许多东西方名家的经典被朗读的时候,善良、正直、勇敢、进取等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和千百年前流传至今的文字融合在一起,震撼我们的内心,给人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这表明</p><p>①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有形的</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该观点没有看到文化的双重性。④选项表述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题目中,央视推出的《朗读者》节目深受人们喜爱,它带给人们了很对无法磨灭的印记。这表明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故②③选项入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座右铭是人们用来激励、警戒自己的一种铭文。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警。譬如,周总理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座右铭,激励自己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终生。这说明</p><p>①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p><p>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发展 </p><p>③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p><p>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座右铭是人们用来激励、警戒自己的一种铭文,是人创造的,这说明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①正确;优秀的文化才促进人的发展,②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并不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不选;座右铭激励、警戒人们自己,这说明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首发。在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p><p>①使科技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p><p>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p><p>③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p><p>④使科技成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科技并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①错误;科技创新可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②正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③正确;传统建筑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专家指出,在中国,教育是个人、家庭、国家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对于教育的目的,一是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二是通过教育实现个人、家庭和国家的理想。而在西方,教育的核心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从中西方对教育的理解中可以得出</p><p>①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和世界的角度</p><p>②文化支配着人的思维方式、实践方式</p><p>③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p><p>④文化影响人们在教育实践中目标的确定</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西方教育的目的不同,这表明文化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和世界的角度,①正确;文化并不支配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②不选;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反映,③不选;中西方教育的目的不同,这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在教育实践中的目标确定,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扶贫脱贫则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p><p>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贫苦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贫困文化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要把争取和凝聚人心,把教育、科技文化扶贫贯穿始终,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贯穿始终,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p><p>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扶贫先扶精气神”以解决贫困文化的理由。</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扶贫先扶精气神,解决精神上的贫困,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奋斗精神,为脱贫致富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p><p>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或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扶贫先扶精气神,消除贫困的文化因素,有利于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加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p><p>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扶精气神解决文化贫困,转变贫困地区群众落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激发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热情,实现脱贫致富。(每点4分)</p><p>【解析】本题以我国实施的精准扶贫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扶贫先扶精气神”以解决贫困文化的理由。本题注重考查考生发散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系数不大,但是要组织好答案还需要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故本题考生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文化的作用、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材料一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是一种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p><p>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2月24日,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p><p>(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谈谈良好家风家教的作用。</p><p>(2)结合材料二,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说明应该怎样立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风家教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促使人们在无形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p><p>②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良好的家风家教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p><p>③文化塑造人。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一种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点4分)</p><p>(2)①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p><p>②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中华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让其中的优秀文化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p><p>③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要不断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每点4分)</p><p>【解析】试题分析:</p><p>(1)此题要求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谈谈良好家风家教的作用。题目划定范围比较清楚,文化对人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表现,以及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中挑出与材料联系紧密的知识点回答问题,家风的熏陶可以体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良好家风对人发展的积极作用。</p><p>(2)此问要求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说明应该怎样立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划定的答题范围很明确,我们即可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张角度组织答案,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在继承基础上发展,答出以上几个方面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