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3:43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政治(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调查显示,目前不少中学生 相信星座与命运有关。他们将自己的出生日期与所谓星座相连,再从自己的星座推算出自己将来的前途和命运。从哲学上看,这种思想属于</p><p>A. 朴素唯物主义    B. 机械唯物主义    C. 客观唯心主义    D. 主观唯心主义</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命运”,材料中的思想把“命运”当作世界的本原,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要能正确做好本题,就要知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相反的,认为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则是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五行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下列观点与张衡观点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p><p>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神存则形存,神谢则形灭</p><p>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理生气也</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张衡观点中的“元”指的是“元气”,把金、木、水、火、土、气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当做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①中把“天地”“阴阳”当成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②“精神”决定“形体”,是唯心主义观点。③把“火”看成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④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本题正确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说明</p><p>A.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p><p>B. 哲学仅是哲学家的事情</p><p>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p><p>D. 哲学来自人们的生活实践</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每个人都要接触周围的事物,都会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积累多了,就会形 成对周围世界的一定看法。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世界观人人都有, 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所以材料体现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选C;其余三项不合题意。</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r />&#xa0;</p></td><td style="width:17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 别<br />&#xa0;</p></td><td style="width:181.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 系<br />&#xa0;</p></td></tr><tr><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br />&#xa0;</p></td><td style="width:17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br />②主体不同:世界观自发形成,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哲学家)<br />③特点: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有序、逻辑和完整的体系<br />&#xa0;</p></td><td style="width:181.2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人们把世界观形成体系,用某种理论形式表现出来就有了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r />②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br />③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br />&#xa0;</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有</p><p>①电磁场   ②科学发展观    ③市场经济改革    ④人脑</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论,属于意识的范畴,排除带②的选项;该题是四选三的题目,①③④符合题意。该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明代诗人钱宰的《拟古》一诗中云:“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是</p><p>A. 世界是物质的</p><p>B.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p><p>C. 世界上事物的运动都是循环往复的</p><p>D. 世界上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无章可循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该诗大意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故这首诗体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故C选项入选。A选项没有体现。C、D选项表述均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流派繁多的哲学,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p><p>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p><p>③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④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流派繁多的哲学,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故②③选项入选。①选项错误,哲学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学派。④选项错误,只有正确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了一个预言,你会采取一些措施,去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这主要说明了</p><p>A.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p><p>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p><p>C. 方法论指导世界观</p><p>D.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了一个预言,你会采取一些措施,去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这主要说明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B选项入选。A、D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C选项错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观</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法论</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古代儒、释、道三家分别以“人与社会”“人与修心”“人与自然”为理论主线,究其哲学本质,他们的理论都反映的一个基本问题是</p><p>A.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p><p>B.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p><p>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p>D.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人们无论在哲学还是现实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而且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我国古代的一些观点,无论是“人与社会”还是“人与修心”或者是“人与自然”,其实质都是在讲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所以答案应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是因为</p><p>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p><p>②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p><p>③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p><p>④人的意识不能反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p><p>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因为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故①②③选项入选。④选项错误,该观点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p><p>A. 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基本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p><p>B. 批判吸收了其他哲学家的所有哲学思想</p><p>C. 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辩证法的基本内核</p><p>D. 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故D选项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错误,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p><p>A. 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 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p><p>C. 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中的这句话并没有表明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项不选;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B项错误;“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率皆有法”是说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并没有强调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C项不选,D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    )</p><p>①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辩证统一②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p><p>③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④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直接选择D,①③不符合题意,不是马哲的基本特征,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p>A. 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p><p>B. 哲学是人们对于具体领域的根本观点</p><p>C.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p><p>D.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的概括和总结</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不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A项错误,C项正确;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不是关于具体领域的根本观点,B项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这种总结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7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伽森狄认为“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观点    </p><p>①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本原 </p><p>②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p><p>③把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无法用来解释社会现象 </p><p>④继承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方向,肯定了物质的客观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属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是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因此无法用来解释社会现象,故③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②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也必然改变自己的形式”。恩格斯的上述论断强调了(   )</p><p>A.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p><p>C.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 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也必然改变自己的形式”。思格斯的上述论断强调了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故C选入选。A、B选项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与题意不符。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7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哲学</p></td><td style="width:194.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具体科学</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3" style="width:1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p><p>别</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研究对象</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整个世界</p></td><td style="width:19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的某一特定领域</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任务</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揭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p></td><td style="width:19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作用</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td><td style="width:19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72.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陈化榜带领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在庞杂的基因组序列中找到了控制异交不亲和现象的基因,并采用回交转育的方法,使糯玉米也拥有这一基因,从而培育出我国首个异交不亲和糯玉米。这表明</p><p>A.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自然发展的规律</p><p>B. 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p><p>C. 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被认识利用的</p><p>D. 规律具有普遍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陈化榜带领团队通过实验在庞杂的基因组序列中找到了控制异交不亲和现象的基因,并采用回交转育的方法,使糯玉米也拥有这一基因,从而培育出我国首个异交不亲和糯玉米。这表明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被认识利用的。故C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选项表述错误,排除。D选项没有体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p><p>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p><p>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p><p>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p><p>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p><p>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①④选项入选。②③选项没有体现。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年纪大了头发变白是自然现象,但英国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首次发现IRF4基因是 影响白发生长的基因,而此前,科学家只知道这种基因和头发颜色与头发的多少有一定关系。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材 料主要体现了</p><p>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p><p>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p><p>C.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D.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IRF4基因是 影响白发生长的基因,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主要表明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故D选项入选。A、B、C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我们之所以要重视对哲学的学习,是因为它是</p><p>A. 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p><p>B. 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p><p>C. 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p><p>D. 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科学总结</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A项中“综合科学”和C、D两项中“总结”表述都是错误的。B项是正确的。</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村一座新盖好的农宅中先后有很多人不明原因地死去,这家住户多次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但终不能制止死人现象的发生,从此再也无人敢住。村里的人认为此地风水不好,便称之为“凶宅”。此事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并且派出科学考察小组进驻该村。经过认真考查和调研,并且运用先进的设备对建筑材料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祸根就来自于农宅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把这种放射性石料清理掉以后,这座农宅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死人现象。“凶宅”之谜终于真相大白。</p><p>运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凶宅”住户与科学考察小组对“凶宅”的不同做法。</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不同的人做事的不同方式体现他对这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②村子里的人和住户认为农宅风水不好,这是有神论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决定住户对待“凶宅”时,采取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的做法,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科学考察小组面对“凶宅”之谜,采取调研和分析的工作方法,最后得出科学结论,是坚持科学、相信科学的表现。</p><p>【解析】本题以“凶宅”之谜终于真相大白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运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凶宅”住户与科学考察小组对“凶宅”的不同做法。首先,“凶宅”住户的做法是多次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故从哲学上来讲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另一方面住户认为“神”存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科学考察小组面对“凶宅”之谜,经过认真考查和调研,并且运用先进的设备对建筑材料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祸根就来自于农宅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故,他们采取调研和分析的工作方法,是坚持科学、相信科学的表现。</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宇宙是由形体和虚空组成的。形体中有些是复合物,而构成复合物的东西,就是原子。”而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p><p>(1)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哪一哲学派别?请简述他们的基本观点。</p><p>(2)两大哲学阵营是什么?根本分歧是什么?</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伊壁鸠鲁的说法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柏拉图的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上的原子,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它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p><p>(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p><p>【解析】本题以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与柏拉图的观点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哪一哲学派别,并简述他们的基本观点。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中两位哲学家的观点进行充分解读,然后判断出伊壁鸠鲁的说法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柏拉图的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然后说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各自的基本观点即可。第二问,考查考查的也是教材的基础知识,解答本题首先明确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隶属于唯物主义的阵营;客观唯心主义隶属于唯心主义阵营,然后再说明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政治(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