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3:31

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互联网已成为驱动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全人类的重要力量。互联网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国际社会日益形成相互依赖的命运共同体。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互联网发展的意义在于</p><p>①为促进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提供载体 ②增强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特有功能</p><p>③让全世界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 ④让文化不再受制于经济和政治成为可能</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③适合题意;消除文化差异说法错误,排除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者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设计团队,此前他们设计的南京青奥会会徽,也展示了中国文化。关于“衷情中国文化”,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说:“世界各国的优秀设计师都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就必须要懂本国文化,会展示自己的文化。”这启示我们</p><p>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文化</p><p>③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p><p>④民族文化是支撑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启示我们要重视本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并没有强调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不选;“要懂本国文化,会展示自己的文化”这启示我们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文化,②正确;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不是材料要强调的,③不选;“要懂本国文化,会展示自己的文化”这启示我们民族文化是支撑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五千年文化,熠熠生辉,如何正确认识、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当下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命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21世纪,古老的《道德经》所蕴涵的理念与主张,仍然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要弃其糟粕,更要结合时代内涵,扬其精华,让远古的思想,再一次发出它耀眼的光芒。我们要发挥其作用,同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p><p>材料二: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都可以看到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儒商文化提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在约束儒商自身诚信经营、重义轻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儒商的信誉,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p><p>(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p><p>(2)有人认为:“复苏儒商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我们既要做好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又要做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分)</p><p>②我们要继承《道德经》这个传统文化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优秀传统文化“光芒照耀”。(2分)</p><p>③要对《道德经》这个传统文化思想加以发展,即立足现实的社会实践,不断丰富、充实,注入更具活力的时代内容。(2分)</p><p>(2)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儒商文化所提倡的在道德基础上发展经济,对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2分)</p><p>②传统文化如果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没有因时而变,简单的复苏儒商文化,就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会起阻碍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2分)</p><p>③对儒商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立足社会实践加以创新,片面的“复苏”,是一种文化守旧主义。(2分)</p><p>【解析】</p><p>(1)本题以对《道德经》的继承与发展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关系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解答本题必须首先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其中的关键性的语句,来概括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题中材料“《道德经》的内容要紧随时代,增加新的时代内涵”,表明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继承的过程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题中材料“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表明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p><p>(2)本题是评析题,对观点的评析要坚持辩证思维,既指出观点的合理之处,又要指出不妥之处,然后结合课本知识作答即可。就本题而言,对“复苏儒商精神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进行评析。儒商精神是传统文化,本题可运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进行评析。关键指出儒商文化的具体内涵要因时而变。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也会起阻碍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对儒商精神不仅要复苏,还要创新、发展。</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