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2:36

重庆市南川三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一旦申报成功,不惜杀鸡取卵,利用遗产的金字招牌过度开发,造成遗产本身不堪重负。上述做法是错误的,因为            </p><p>①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p><p>②世界文化遗产弥足珍贵,不宜开发利用</p><p>③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p><p>④确立世界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遗产</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②选项中“不宜开发利用”的表述错误,排除。③选项夸大了文化遗产的作用。题目中,利用遗产的金字招牌过度开发,造成遗产本身不堪重负,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确立世界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故①④入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报道,南方某大学让入学新生写《弟子规》读后感引起社会热议。赞成者认为《弟子规》中讲述的守则与规范已成为约定俗成的礼仪之举,是当下已经缺失并且亟须传承的文化传统。而反对者认为这是摧残孩子的心灵,是利用传统文化否定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对待传统文化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p><p>①先继承后发展,在不断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谈发展</p><p>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p><p>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坚持继承是主要的而发展是次要的原则</p><p>④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传统文化体现出时代要求的新内容</p><p>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选项中“先继承后发展”的表述错误。③选项错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分主次。题目中,对待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传统文化体现出时代要求的新内容;故②④入选。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春,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传统文化盛宴。该节目充分挖掘了我国古诗词蕴含的文化内涵,采用与观众互动的形式,引导观众积极参与,广受关注。这一 节目“广受关注”的原因是</p><p>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p><p>②该节目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要</p><p>③该节目勇于创新,形式新颖,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p><p>④充分发挥了电视这一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的功能,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充分挖掘了我国古诗词蕴含的文化内涵,采用与观众互动的形式,引导观众积极参与,广受关注,该节目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该节目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要,勇于创新,形式新颖,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②③符合题意。①中文化是世界的,材料没有体现。④说法不对,电视属于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主要途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下列诗句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p><p>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p><p>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p><p>③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p><p>④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故排除题肢②;“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体现的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故排除题肢④。题肢①③能够体现爱国主义,故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这句话强调</p><p>A.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特质</p><p>B. 国家要发展,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p><p>C.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p><p>D. 发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意在强调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应选C。A是民族精神的含义。B是爱国主义对国家的重要性。D仅强调发扬民族精神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外延缩小,不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p><p>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p><p>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错误,传统文化能够因时而变。④选项错误,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题目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故①②入选。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在我国百年漫画史中,若论漫画艺术的影响力,恐怕没有哪一个时代能与抗战时期漫画的波澜壮阔、尖锐愤慨相比。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广大爱国漫画家以笔为枪,投入到这场“殊死的漫画大战”中。漫画随着炮火发展到全国,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成为漫画家们的绝好创作资源,他们饱蘸着辛酸、血泪和愤怒描画那些作品,铸就了抗战漫画这一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他们不顾自身安危,采用壁画、布上漫画、招贴等形式使漫画走近民众,推动了抗战救亡运动的发展。</p><p>抗战漫画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充满民族自信,将抗战必胜和侵略者必败的信念表现得非常充分。抗战让漫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改变,空洞的题材被抛弃,对外国技巧的模仿被改变,漫画家在战火中更加明白了漫画艺术的使命,从而成长为为民族而战的文化战士。</p><p>(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抗战实践与抗战漫画的关系。</p><p>(2) 铭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请你就如何持之以恒地开展抗战爱国教育提出两条合理建议。</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抗战漫画诞生于抗战的烽火,漫画家在抗战实践中创造出了特有的漫画形式。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抗战实践让漫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改变,推动了抗战漫画的发展。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或: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抗战漫画对抗战救亡运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p>(2)①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战纪念活动;②采用现代传媒保留并传播抗战记忆。</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抗战实践与抗战漫画的关系,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抗战实践与抗战漫画的关系,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等角度来分析说明抗战实践与抗战漫画的关系。</p><p>(2)铭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本题请考生就如何持之以恒地开展抗战爱国教育提出两条合理建议,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考生解答本题要注意围绕持之以恒地开展抗战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只要言之有理,就可得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p><p>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情况</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23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p></td><td colspan="4" style="width:160.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1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国</p></td><td style="width:107.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发达国家</p></td><td style="width:37.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国</p></td><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美国</p></td><td style="width:31.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英国</p></td><td style="width:27.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日本</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1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4.8%</p></td><td style="width:10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以上%</p></td><td style="width:37.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p></td><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d style="width:3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2%</p></td><td style="width:27.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7%</p></td></tr></table><p>&#xa0;</p><p>注:我国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的国际排名不仅远低于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即便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也存在差距。</p><p>材料二: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p><p>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p><p>(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p><p>&#xa0;</p></div></div>
<div><p>【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低下;这说明我国文化产业仍在国际上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p><p>(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p><p>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p><p>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p><p>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p><p>【解析】第(1)问是图表类试题,一般由标题、表格内容和表注组成,在分析表格内容时要坚持“两比”的原则,既要纵向比较看趋势,又要横向比较找差距,表注分为解释型和补充型两种,是组织答案的来源之一。表格反映了中国与发达国家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比重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情况,表注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状况,并面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p><p>第(2)问考查范围是“文化与生活”,题型是原因类非选择题,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实质是考查文化的作用,主要包括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对经济政治、文化对综合国力和文化对人的影响这几个方面。</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市南川三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