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1:40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考试模拟训练题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息,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的持续守候,英雄的精神始终在我们血液中流淌。这告诉我们</p><p>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p><p>②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p><p>③爱国主义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  </p><p>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息,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的持续守候,英雄的精神始终在我们血液中流淌。这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①④适合题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是错误的;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其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这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 (  )</p><p>A. 时效性    B. 实用性    C. 地域性    D. 观赏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其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这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实用性。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名言警句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重要讲话中引用到的。其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p><p>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p><p>②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郝经《老马》)</p><p>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p><p>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都体现了爱国主义,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体现的是理想,③体现的是自强不息,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近400种古籍善本在此展出。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p><p>B.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p><p>C. 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p><p>D. 史书典籍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史书典籍并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A项说法错误,不合题意;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项说法错误,不合题意;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D项说法错误,不合题意。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国智慧自成语境”。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表达着人伦善恶的中国价值观。材料体现了</p><p>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 中华文化优于其它民族文化</p><p>C.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    D.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表达着人伦善恶的中国价值观。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A适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B是错误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是错误的;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p><p>①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p><p>②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p><p>③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p><p>④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特点。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即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尽在“五色”之妙,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墨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但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③说法错误;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不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雄之所以能携带着永不褪色的风采与情怀,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未间断的浩然正气——为了国家统一、人民幸福,不惜舍身成仁、捐躯赴义。这一浩然正气(  ) </p><p>①彰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性 ②是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p><p>③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 ④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这一浩然正气并不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①不选;这一浩然正气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②③正确;这一浩然正气古已存在,不能说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的重要文明标志是 (  )</p><p>A. 统一的汉字    B. 相同的服饰    C. 共同的信仰    D. 共有的道德规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的重要文明标志是统一的汉字。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最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蓄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这说明</p><p>A. 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p><p>B.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p><p>C. 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古代就大放异采</p><p>D. 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都江堰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蓄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这说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涉及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侧重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作用,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连,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上述论断表明民族精神 (  )</p><p>A. 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B. 渗透于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p><p>C. 具有深厚的民族性    D. 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上述论断表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D项符合题意;上述论断不能表明民族精神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A项与题意不符;上述论断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BC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观众在看完某爱围主义影片后写到:爱国英雄的共性是他们放弃个人安逸,怀揣家国情怀,为祖国倾注了自己的一切。他们也有家,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多不舍,但在民族大义的抉择面前,他们毅然挑起时代賦予的重担和使命。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p><p>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xa0;</p><p>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总是一致的</p><p>③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决定性力量</p><p>④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观点的感言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而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在民族大义的抉择面前,毅然能够挑起时代賦予的重担和使命。①④项符合题意;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内涵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条件下是不一致的,②项说法错误;民族精神不能决定时代的发展,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傅园慧因在里约奥运会采访时的一句“洪荒之力”红遍网络,热心的编辑借机对文学家笔下的 “力”进行了梳理,来了个“力之极尽排行榜”。其中既有最小的“吹灰之力”,又有比洪荒之力更大的“回天无力”。每个“力”背后都有渊源和典故,并一直沿用至今。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p><p>A. 要改造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B.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p><p>C. 传统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要创新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每个“力”背后都有渊源和典故,并一直沿用至今,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正确且符合题意;要改造落后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A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说法错误;D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p><p>A.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p><p>B.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区域性</p><p>C.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p><p>D.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说明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D适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A是错误的;B、C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异国他乡,汉字便是一种寄托。无论你是功成名就还是漂泊沦丧,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很多慰藉.很多寄托。因为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无论是会意还是形声,都已经成为方块字的魂魄,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一撇一捺”。材料说明(    )</p><p>①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质</p><p>③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④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汉字本身并不能体现这一点,①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物质,②不选;“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一撇一捺’”这说明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③正确;“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很多慰藉、很多寄托”这说明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关于二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①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p><p>②只有弘扬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p><p>③只有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博采众长</p><p>④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的延续</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所以正确答案选择B。②③表述只强调单方面不能体现二者关系。</p><p>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p><p>地位: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4" style="width: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措</p><p>施</p></td><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思想指导</p></td><td style="width:376.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继承传统</p></td><td style="width:376.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辨别外来</p></td><td style="width:376.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结合时代</p></td><td style="width:376.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下列选项与此诗句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p><p>A.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p><p>C.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    D.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A、B、D均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适合题意;C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适合题意。</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395.2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1.25pt"><td style="width:5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涵</p></td><td style="width:314.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名言警句</p></td></tr><tr style="height:21.75pt"><td style="width:5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团结统一</p></td><td style="width:31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②同胞共气,家国所凭;</p><p>③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p></td></tr><tr style="height:21.75pt"><td style="width:5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爱好和平</p></td><td style="width:31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礼之用,和为贵;③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p></td></tr><tr style="height:21.75pt"><td style="width:5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勤劳勇敢</p></td><td style="width:31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②天道酬勤;③不畏强御;④勇者不惧</p></td></tr><tr style="height:33pt"><td style="width:5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自强不息</p></td><td style="width:31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不怨天,不尤人;④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td></tr><tr style="height:21.75pt"><td style="width:5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爱国主义</p></td><td style="width:31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p><p>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蒙古族的摔藏、壮族的腰鼓、苗族的服饰等组成了一幅优美的民族风画卷。材料表明</p><p>①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p><p>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p><p>④世界文化是出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表明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不体现世界文化的内容,②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的是 </p><p>①汉字         ②四大发明        ③史书典籍        ④石器时代</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的是汉字和史书典籍。①③项符合题意;②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p><p>《人民日报》载文指出,80年前的那场伟大远征,创造了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坚定执着顽强进取的伟大史诗。经过长征,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我们党在思想上不断成熟,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革命赢得最后胜利的中坚力量。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今天,我们纪念长征胜利,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用这束永恒的高光,照亮中华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p><p>长征精神是照亮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永恒的高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p></div></div>
<div><p>【答案】①长征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③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长征精神是照亮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永恒的高光”。设问类型属于分析说明类,由设问可知,要求回答的是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而教材知识仅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是: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现实意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然后分层整理即可成为完整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60周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6年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立足基本国情,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国内的材料、技术和产品,按照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发扬以国为重、诚信为本、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的航天精神,开拓创新,进行系统集成,掌握了型号研制发展的规律和关键技术,迈向航天强国:这一年,我们挣脱万有引力,探索微重力世界的奇妙现象;这一年,我们将“绝对安全”变成现实,撒下量子通信的“天网”;这一年,我们迈出空间站建设的第一步,将中国的实验室送上太空。</p><p>(1)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有关知识,分析弘扬航天精神对实现航天梦的积极作用。</p><p>(2)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1)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航天精神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p><p>②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弘扬航天精神为实现航天梦铸造精神基石、强基固本。</p><p>③激发航天科技工作者文化创造力,提高全民族综合素养,促进航天梦的实现。</p><p>④提升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实现航天梦凝聚力量。</p><p>⑤更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确保实现航天梦的正确方向。</p><p>(2)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②规律是客观的,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做到了尊重规律,按自然规律和型号研制发展的规律办事。③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按照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发扬航天精神,利用规律改造世界。</p><p>【解析】本题以弘扬航天精神为背景,分别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两个模块组织设问,检测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知识和世界的本质知识的掌握情况,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第一问难度不大,第二问难度较大。</p><p>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有关知识,分析弘扬航天精神对实现航天梦的积极作用。首先明确航天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然后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展开分析。注意把民族精神替换为航天精神,回扣航天梦即可。</p><p>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需要调用的知识是“探究世界的本质”,范围比较小,属于小切口深分析问题。然后分析材料,具体总结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对接教材知识即可。立足国情是取得成就的原因之一,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对接原理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掌握了航天规律,体现了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对接“规律的客观性”;发扬航天精神,体现了认识和利用规律,对接“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考试模拟训练题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