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 必修2 公民的政治生活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下列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p><p>①湖北省当阳市淯溪镇的居民参加2016年第10届村委会换届选举 </p><p>②众多网民对该市政府出台的公交票价调整方案提出可行性的意见</p><p>③市民们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反映某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下问题</p><p>④专家学者就《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分析论证</p><p>A. 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①反映的是公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活动,③反映的是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均不符合题意。②④分别反映的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正确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兰州市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将《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成果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向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p><p>①公民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到政府决策中</p><p>②体现了我国人民群众享有的民主具有法律保障</p><p>③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表现</p><p>④说明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基础和前提</p><p>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知识。在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四种途径的判断时要注意找关键词。“公示”对应的是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①与题意无关。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人们群众并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③观点错误。政府依法对重大事项进行公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说明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法律保障,②④正确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济南市某中学高一(4)班就此次城市管道天然气价格改革举行了一次模拟听证会。下列对模拟听证会持续排列正确的是</p><p>①将全班同学分组扮演不同角色</p><p>②各小组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p><p>③确定本次价格听证会主要议题</p><p>④听证会主持人对会议进行总结</p><p>⑤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各方观点</p><p>下列程序最合理的是</p><p>A.①→③→②→④→⑤ B.②→①→③→⑤→④</p><p>C.③→②→①→⑤→④ D.③→①→②→⑤→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本题考查综合探究能力。模拟听证会首先应确定主题,然后分成小组,扮演角色,再次搜集资料,然后阐述观点,最后主持人总结,D符合题意。</p></div>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辽宁省2015年重点民生实事安排(征求意见稿)》通过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民心网等省内主要媒体同时发布。这是辽宁省首次提前发布下一年度拟要办理的重点民生实事,并公开向社会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问需于基层,问计于群众。</p><p>(1)上述材料中,公民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p><p>(2)你认为公民参与《辽宁省2015年重点民生实事安排(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有什么意义?</p><p> </p></div></div>
<div><p>【答案】13.(1)①在决策形成前,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决策。②在决策形成之后,公民可以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p><p>(2)①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辽宁省2015年重点民生实事安排(征求意见稿)》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和和谐社会建设。③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p><p>【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进行描述和阐释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辽宁省2015年重点民生实事安排(征求意见稿)》通过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民心网等省内主要媒体同时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学生很容易想到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由于材料并没有说明这一公示是在决策前还是在决策后,故不能简单地归类为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在决策形成前,那反映的就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如果是决策形成后,则是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p><p>本题是一个意义类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只需要调动和运动民主决策的积极意义的相关知识,对《辽宁省2015年重点民生实事安排(征求意见稿)》这一现象进行论证和探讨即可。</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64岁的成都量具集团某退休工人报名参加全国、四川省和成都市各类听证会23场,人称“听证专业户”。该退休工人也因此曾被网友质疑为政府安排在听证会上的“托儿”。为此,老人拿着整理出的详细的参加听证的材料,证明自己不是“托儿”。当被问及为什么如此多次地被选为听证会市民代表时,她说主要是报名的人太少。比如成都高污染车限行,要8个市民代表,只有9个人报名。同时她还表示,即使有网络质疑,她也将继续报名参加听证会,因为听证会是“民主进程助推器”。</p><p>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p><p>(1)你如何理解“听证会是‘民主进程助推器’”?</p><p>(2)针对老人谈及的被多次选为听证会市民代表的原因,你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公民应怎么做?</p><p> </p></div></div>
<div><p>【答案】14.(1)社会听证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渠道。听证会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听证会有利于促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p><p>(2)①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与政治参与能力。②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民主权利,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p><p>【解析】(1)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对题中问题进行论证和探讨的能力。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讨“听证会是‘民主进程助推器’”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实质上是一个原因类分析说明题。学生可从听证会在民主决策中的重要性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