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同步君》高二政治人教必修3 10.2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患者命悬一线急需手术,而其家属却还没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作为医生,此时做不做手术成为难以抉择的问题。这说明</p><p>A.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道德上的“两难选择”</p><p>B.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还缺乏价值判断的正确标准</p><p>C.医生要救死扶伤就必须提高个人医疗水平</p><p>D.作为医生要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反映了医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上的“两难选择”,A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标准,B观点错误。CD均与题意无关,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在有太多人得了手机依赖症,这些高科技产品明明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结果却让家人朋友之间的距离更远了。桌上,你我仍然沉浸在虚拟社交的热络中,忙着各自刷屏,却忽略了身旁父母落寞的身影和朋友们欲言又止的尴尬神情。由此可知</p><p>①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漠</p><p>②人们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培养健全人格</p><p>③应通过自律、自省等方式,促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p><p>④人们要告别传统生活方式,敢于走进社会交往新天地</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手机依赖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之间感情的淡漠,故我们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通过自律、自省等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并不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人间亲情的淡漠,而是因为人们使用不当。④说法错误,对于传统生活方式,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是非不明、荣辱颠倒的现象。如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诚实守信被看成“老古板”,遵纪守法被当作“不开窍”。再如,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这启示我们必须</p><p>A. 提倡积极的、健康的、进步的思想道德观念</p><p>B. 加强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p><p>C. 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p><p>D.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是非不明、荣辱颠倒的现象,说明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的问题,需要正本水清源。启示我们必须提倡积极的、健康的、进步的思想道德观念,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观,明辨是非,引领风尚。A项符合题意;加强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做法不够具体,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中没有涉及关于传统文化的信息,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群众的文化需要没有得到满足,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22日,安徽省政协举行对口协商会,聚焦助力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促进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此举目的在于</p><p>①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p><p>②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p><p>③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促使公民提高文化素养</p><p>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经济效益</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免费开放图书馆等属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属于文化产业,①符合题意,排除④。材料没有反映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排除②。图书馆等的免费开放,发展了科学文化事业,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③符合题意。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告诉我们</p><p>A.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p><p>B. 读书能使人致富,书中自有“黄金屋”</p><p>C. 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p><p>D. 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在书中学习他人,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这体现了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C说法正确;A强调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对科学文化修养的意义,与题意不符;BD与题意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就是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这一做法的依据是</p><p>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p><p>②传统文化能引领文明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p><p>③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提升</p><p>④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和教育的重要作用。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②表述错误,传统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引领文明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③④符合题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就是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因为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858年6月,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收到青年科学家华莱士关于物种进化的论文,论文观点与达尔文二十多年的研究不谋而合,但当时达尔文还没有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谦恭和不图私利使达尔文最终战胜了自我,他建议编辑部公开发表华莱士的论文,而华莱士则提议将这一理论称为“达尔文进化论”。这段佳话表明</p><p>A. 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能够统一</p><p>B. 科学文化修养越高则思想道德修养越高</p><p>C. 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p><p>D. 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表现</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达尔文因还没有正式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建议编辑部公开发表华莱士的论文,而华莱士则提议将这一理论称为“达尔文进化论”。这表明了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能够统一的。故A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不正确。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说:“富”就是有钱、有物;“贵”是一种受人尊敬的状态。一个人的生命观高尚,价值观就高尚;价值观高尚,人生观就高尚;人生观高尚,肯定会赢得人们的尊重,这种人走到哪里就把生机带到哪里。从此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p><p>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p><p>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p><p>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p><p>④个人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从此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精神富有,道德高尚的人,不仅受人尊重,而且能带来勃勃生机。说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个人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③④项符合题意;①②项与题意没有关系;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与漫画《品质篇》的主旨最贴近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1/05/10/770fc7b6/SYS201811051006426094653680_ST/SYS201811051006426094653680_ST.001.png" width="200"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品质篇</p><p>A.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p><p>B. 发挥思想道德修养的引领作用</p><p>C. 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p><p>D.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漫画揭示了人们追求完美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C符合题意。A、B、D均没有直接反映漫画的主旨,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今,现代人对着手机屏幕的浅阅读盛行,真正对诸多经典书目“啃读”却日益衰微。针对这个问题,有政协委员连续15年呼吁设立“国家阅读节”。建议把孔子诞辰日9月28日设为国家阅读节,以仪式感对疏于阅读的人们加以警示和唤醒。要让国民养成“不读书会有饥饿感”的习惯。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设立国家阅读节的目的在于</p><p>A. 正确看待儒学文化,保存传统文化的稳定性</p><p>B. 树立和弘扬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文化“一元论”</p><p>C. 突出加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p><p>D. 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公民的文化修养</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们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不是保持传统文化的稳定性,A项不选;坚持文化指导思想“一元论”,不是坚持文化“一元论”,B项不选;加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指的是思想道德建设,与设立国家阅读节的目的没有直接关联,C项不选;设立国家阅读节的目的是要让公民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公民的文化修养,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和好评。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这一活动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p><p>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p><p>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p><p>③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p><p>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p><p>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家风”属于传统美德范畴,弘扬传统美德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③符合题意。中央电视台播出 “家风”系列报道,希望人们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④符合题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转化为物质力量,①中“直接”说法错误。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排除②。选C。</p></div>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看守所在押未成年人中,初中毕业的不足17%,大多数是小学毕业,还有近20%连小学都没毕业。而且他们中近40%是辍学或被学校开除、劝退人员,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初进看守所时不会写信,甚至连明信片都不会写。这些未成年人大都缺乏家庭温暖。被家庭遗弃的流浪儿占41%。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崇尚金钱,奉行拜金主义。</p><p>(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p><p>(2)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未成年在押人员科学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往往是非不分,善恶难辨,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或答“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未成年在押人员大都缺乏家庭温暖,不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③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拜金主义等腐朽文化扭曲了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最终使其走向犯罪道路。</p><p>(2)①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②反对消极、有害、落后的思想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③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道德实践中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p><p>【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设问指向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限定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知识。阅读材料,学生可获取以下几点信息:文化素养比较低;缺乏家庭温暖;崇尚金钱,奉行拜金主义。由此学生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组织答案,即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能够塑造人生。</p><p>(2)本题考查“怎么做”问题。学生对材料获取了准确信息,即可从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三观”;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等角度组织答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于2017年2月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获得 2016 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的分别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 36 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飞、训练中壮烈牺牲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军、让众多患者挺直脊梁的好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量子通讯的领潘建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这些人物,感染我们视觉,给我们心灵上的洗涤。</p><p>十几年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关注普通百姓生活,记录时代前进足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影响越来越广泛,使广大观众受到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进一步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模范、关爱模范、崇尚模范、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p><p>《感动中国》人物对我们青年学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何启示?</p></div></div>
<div><p>【答案】①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p><p>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p><p>③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p><p>④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p><p>【解析】本题要求学生分析说明《感动中国》人物对我们青年学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何启示,属于启示类试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明确,即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学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以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加强自身修养等角度具体展开回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