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同步君》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基于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世界互联网大会主题由第三届的“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发展为第四届的 “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大会主题”的发展演变体现了</p><p>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p><p>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p>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p><p>④认识具有客观性、上升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与材料没有逻辑联系,排除;④中“认识具有客观性”说法错误,认识是主观的,具有上升性、无限性、反复性;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是个地震活跃地带,地震经常发生。自从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国家事实上加强了对地震监控,但地震仍然很难精确预报。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p><p>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p><p>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p><p>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p><p>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地震预报”属于一种认识,“仍然很难精确预报”说明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③④符合题意。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人们最终可以获得正确认识,即真理,①错误;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真理性认识不能包含谬误的成分,②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的关键词也相应地发生了由“适度从紧”,到“适度宽松”,再到现在的“稳健”的变化。从哲学上看,这种变化</p><p>①坚持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②说明认识是对客观物质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p><p>③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p><p>④真理在否定中不断发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内容不同,说明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正确;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这说明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也应当是无限发展的,即认识具有无限性,③正确;不是任何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错误;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否定,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④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宇宙天然“透镜”的扭曲、放大下,天文学家观测到90亿年前一次超新星爆炸形成的被称为“爱因斯坦十字”的四重像。这种爱因斯坦100年前在广义相对论中预测的奇特天文现象,曾在类星体中观测到过,但对超新星而言还是第一次。这佐证了</p><p>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人类认识受客观条件制约 </p><p>③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爱因斯坦科学预测奇特天文现象并得到证实,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①正确;宇宙天然“透镜”的出现对超新星进行了第一次观测,这说明人类认识受客观条件制约,②正确;宇宙天然“透镜”不是实践的结果,故排除③;④材料未体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23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称,近三分之二的癌症基因突变可归咎于健康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的DNA复制随机错误,而不是遗传基因或环境因素。许多科学家批评说,该结论只分析了乳腺癌等几种癌症的数据且严重低估癌症预防的作用,是一种“危险的误导”。这表明</p><p>①认识的发展要求推翻和超越已有的真理</p><p>②对同一确定对象可以有多个真理性认识</p><p>③真理性认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p><p>④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对同一确定对象真理只有一个。①②项认识错误;③④项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9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式交付使用。风云四号卫星将大幅度提高我国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并广泛应用于多领域。这表明</p><p>①实践最终以服从和服务于认识的发展为目的</p><p>②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p><p>③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p><p>④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决定着认识的深度、广度</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式交付使用,将广泛应用于多领域,表明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②③项符合题意;认识最终服从服务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①项说法错误;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决定着认识的深度、广度,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外存在智慧的生命是人类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假说,但至今也没有得到证实。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发射了携带着地球人多种信息的宇宙飞船,希望有朝一日能被太阳系之外可能存在的智慧的生命收到并发回音讯。但据专家估计,飞船要飞到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体系,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这说明</p><p>A.正确认识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p><p>B.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具有有限性</p><p>C.有些认识只能依靠逻辑推导证实</p><p>D.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p><p> </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p><p>A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C选项表述错误,认识正确与否,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选项表述错误,认识取决于实践的发展。题目中,针对地球外是否存在智慧生命,至今也没有得到证实,说明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具有有限性。故B入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7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全景报道。</p><p>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把改革向纵澡推进。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注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和深刻变革。它透过一个个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回应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时代关切,也深刻作答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道路,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课题。</p><p>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如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p><p> </p></div></div>
<div><p>【答案】①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党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把改革向纵深推进。</p><p>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追求真理也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全面深化改革回应了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等时代关切,作答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道路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生活中真理的知识点,题目类型措施类,答题范围生活与哲学,知识限定:真理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中“它透过一个个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可知,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全面深化改革回应了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等时代关切,作答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道路等一系列重大课题,体现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7月27日,作为建军90周年献礼片,《战狼2》登陆国内各大院线。影片以中国海外撤侨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中国退伍军人冷锋在非洲战乱地区不顾个人安危营救同胞和异国难民的英雄故事。该片借助商业电影的叙事模式、融入特效等手段而又契合商业化元素,通过年轻观众乐于接受的手段有效传递了英雄主义,努力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p><p>中国军人身上所展现的家国情怀和赤胆忠诚,早已超越了西方叙事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蕴含着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大爱与大义。但令人遗憾的是,针对呈现这类故事的一部影片,国际舆论场上却出现个别阴阳怪气的论调:英国有媒体刊文称《战狼2》的热映是因为迎合了当下中国的民族主义热潮;韩国论坛上,有网友用“夸张”“虚张声势”等词汇来形容影片中中国军队的形象;有印度媒体妄言这部影片显示出中国萌生了领导世界的冲动。</p><p>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过程的相关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出现个别怪论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主体来看,认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p><p>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西方国家有些人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影响,不了解中国的发展状况,不了解中国是促进和平的重要力量,因而,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错误的认识。</p><p>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以及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西方国家的有些人没能走出陈旧的零和思维,注定不可能看懂中国电影,更不可能清醒认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p><p>【解析】回答本题,学生可从认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主客观影响因素不同,因而对《战狼2》有不同的评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西方国家有些人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影响,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立场、观点、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西方国家的有些人没能走出陈旧的零和思维,因而会出现个别怪论的角度进行说明。</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