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神话故事常常反映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思考。下列古代神话中,反映了我国原始人类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1/25/10/d95a537d/SYS201811251002347078433458_ST/SYS201811251002347078433458_ST.001.png" width="496"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世界的本原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的问题。盘古开山是我国先民对世界的本原的思考的表现,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由盘古等古神创造的,是错误的,但确是对世界本原的思考,故C符合题意;选项ABD都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强调世界的本原问题,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p><p>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一元论和二元论</p><p>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因此,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个对子,故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和周围的事物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要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理念和学生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考虑处方和病情之间的关系。从哲学上归纳,就是要处理好</p><p>A.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B. 主观和客观的关系</p><p>C.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D.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学习计划、教学理念、医生的处方属于意识范畴,学习实际、学生情况、病情属于客观实在,处理这些关系,从哲学上看,就是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意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在于</p><p>①能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p><p>②有助于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时,得出正确的结论</p><p>③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p><p>④有助于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说法错误,故①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时,得出正确的结论,减少错误,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20日起,《胡锦涛文选》在全国发行。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强调,要把学习文选摆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理论学习培训的重要位置。《胡锦涛文选》的理论内容</p><p>①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最根本的出发点</p><p>③将成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新标准④说明马克思主义充满创新发展的活力</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胡锦涛文选》是在我党的重大实践中形成的,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发展来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活力,故①④腹黑体验;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国情这一客观实际,故②错误;检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是实践,故③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有些歌曲为什么会成为“洗脑神曲”?科学研究表明,这与一种叫“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某些歌曲中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p><p>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p><p>C.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人的大脑的构造的复杂性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材料中“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说明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故A符合题意;其余三项表述正确,但和题意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阅读下图, </p><p> </p><p>古语源自“雨生百谷”之说。古人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p><p>每年4月19日至21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节气,此后气温迅速回升,雨量增多,适合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进入繁忙时期,人们食香椿,赏牡丹,开始采摘谷雨茶。</p><p> </p><p>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p><p>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p><p>②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p><p>③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p><p>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考试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题型人们播种了,然后看到桑树上开始见到黄鹂鸟。谷雨节气后雨量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对农业的气候意义。由此可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故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自然的征服,故③错误;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错误,错在“完整”,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的特点包括</p><p>①科学实验性 ②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D客观物质性</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三个特点:具有客观物质性、具有能动性、具有社历史性,故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p><p>A. 物质性 B. 具体性 C. 客观性 D. 条件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故C符合题意;真理属于主观认识,不具有物质性,故A不符合题意;具体性和条件性是真理的特点,但不是其最基本的属性,故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图示是神舟十一号返回搜救的主要环节,这些环节前后衔接,环环相扣,启示我们掌握系统优化方法,需要</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1/25/10/d95a537d/SYS201811251002362341753481_ST/SYS201811251002362341753481_ST.001.png" width="403" height="2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B.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p><p>C. 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D. 注重系统外部结构的优化趋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这些环节前后衔接,环环相扣可以表明掌握系统优化方法,需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故C符合题意;A选项不是系统优化方法的方法论要求,故A不符合题意;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注重系统外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说法错误,应是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没有人是孤岛,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每个人都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属于这片土地。无论是庄园,还是海角,无论它属于你的朋友,还是属于你,只要被海水冲走一小块泥土,欧洲就会变小。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因为我是人类群体中密不可分的一员,所以没必要询问葬礼上的钟声是为谁敲响,它正在为你哀悼。约翰•堂恩这首诗《丧钟为谁而鸣》所反映的哲理是</p><p>A.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要在人类社会的全局中认识自身</p><p>B. 诗歌中的主观联系本质上是对客观联系的映射</p><p>C. 事物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p><p>D.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完全孤立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故A错误;诗歌中的主观联系本质上是对客观联系的映射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故B错误;事物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我是人类群体中密不可分的一员,所以没必要询问葬礼上的钟声是为谁敲响,它正在为你哀悼可表明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完全孤立的,要用联系的额观点看问题,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与这首古诗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p><p>A.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B.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p><p>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运动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体现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流水不腐,户枢不蠧体现了事物是运动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联系的关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了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因此,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体现的哲理是</p><p>A.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p><p>C.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因为坚持,所以胜利,说明不断进行量的的积累,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选项ABD都正确,但与题干不符,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说明</p><p>A.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B.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p><p>C. 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D.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该题考查辩证否定观,题干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体现了否定的重要性,没有否定就没有事物的发展,故B观点符合题意;A观点错误,错在“只要就”,C观点错误,错在“一切”,D观点太绝对了,怀疑不等于创新,故答案应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78275台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表明</p><p>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p><p>②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p><p>③科技创新总是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p><p>④科技创新总是通过推翻传统技术而实现</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体现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性,故①符合题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体现了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也在不断发展,故②符合题意;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故③错误;科技创新总是通过推翻传统技术而实现说法错误,应该是科技创新总是通过超越传统技术而实现,故④错误。故答案应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p><p>A. 自然地理环境 B. 人口因素</p><p>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 生产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的内涵,社会存在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故C符合题意;选项AB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这说明</p><p>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p><p>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社会意识。有时又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这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p><p>A.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p><p>B.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p><p>C. 社会意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p><p>D.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阶段始终存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之所以说“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是因为矛盾具有普遍性,社会基本矛盾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故选项D正确;选项AB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年不变的深耕基层、踏实亲民的作风,使习近平赢得“平民书记”的赞誉。他说,“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这表明我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p><p>A. 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p><p>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亲民爱民为民,表明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故D符合题意;选项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北京市三元桥大修工程整体换梁施工从正式启动到完工,仅用47小时,令世界惊叹。在工程中,施工团队创造性地运用千吨级驮运架一体机实现了1350吨桥梁整体换梁,创造了大吨位整体换梁新技术范例,在国内尚属首次,在国际上也是技术领先。这表明</p><p>A.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p><p>C.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D. 人民群众的实践不受客观条件制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创造了大吨位整体换梁新技术范例,在国内尚属首次,在国际上也是技术领先强调的是在技术领域的突破,表明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故B符合题意;AC选项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C不符合题意;人民群众的实践不受客观条件制约说法错误,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北京东四北大街,有一家广义修笔行。近九十岁高龄的张广义老先生被称为京城“最后一位修笔师傅”。六十多年中,他为五十多万名顾客修好了钢笔。他说,能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一辈子不容易。如果你为他点赞,最佳的选项是</p><p>A. 爱国 B. 敬业 C. 自由 D. 公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能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一辈子不容易突出体现了敬业精神,故B符合题意;选项ACD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放弃国外的优越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在极其艰苦的大西北,长期从事核物理研究,被尊称为“两弹元勋”。这表明</p><p>A. 只有在艰苦的条件下,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贡献</p><p>B. 个人对社会能否做出贡献,个人奋斗是唯一条件</p><p>C. 人生价值的实现,既有社会条件,也有主观条件</p><p>D. 人生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个人所处的历史条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只有在艰苦的条件下,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贡献说法错误,故A错误;个人奋斗是唯一条件说法错误,故B从错误;放弃国外的优越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在极其艰苦的大西北,长期从事核物理研究可表明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也需要个人的坚持努力顽强拼搏以及嘉定的理想信念和个人素质,故C符合题意;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最根本的是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 价值,关键在于个人所处的历史条件说法错误,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两问选择一问作答。作答时应注明所选题号;如两问都答,则以第一问计分。</p><p>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象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注:文中“形而上学”指哲学。)</p><p> 一黑格尔:《逻辑学》第一版序言</p><p>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犹疑所困扰,也许这就是哲学家在我们的时代仍然能为学哲学的人所做出的主要事情。</p><p>——罗素:《西方哲学史》</p><p>请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p></div></div>
<div><p>【答案】①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p><p>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p><p>哲学的作用</p><p>哲学与时代精神</p><p>②选(1)需结合题中观点进行论述,选(2)需结合自身生活进行论述</p><p>【解析】(1)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象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强调哲学的作用,可考虑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作用;哲学与时代精神。</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抗生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使许多疾病消失无踪,如今,抗生素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然而抗生素的大规模应用使其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一是它的副作用,如氯霉素会导致血液疾病等;二是它的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的耐药茵、顽固的超级细菌的诞生使得细菌耐药问题成为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在医学界也不再把抗生素看成灵丹妙药,而是慎重使用抗生素。</p><p>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以及使用方法体现了实践和认识之间怎样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及使用方法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p><p>【解析】本题要求从哲学角度回答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以及使用方法体现了实践和认识之间怎样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并把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然后一一分析材料,与哲学观点对应作答。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以及使用方法都来自于实践,体现实践决定人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然而抗生素的大规模应用使其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体现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实践检验认识。</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一场“丢书大作战”活动从英国传入中国,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但也引起了大家对阅读问题的关注。李华参加了一个“有书共读”活动,活动团队每月发布书单,参与者每周共读一本书尹轮流语音领读,完成读书笔记。一年下来,可以汲取52本图书的精华。</p><p>请选用一个恰当的辩证法观点分析这一读书方法的优越性。</p></div></div>
<div><p>【答案】①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p><p>矛盾的普遍性。</p><p>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p><p>②结合自身生活进行论述</p><p>【解析】本题要求选用一个恰当的辩证法观点分析这一读书方法的优越性。有书共读表明我与他人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具有普遍性;活动团队每月发布书单,参与者每周共读一本书尹轮流语音领读,完成读书笔记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年下来,可以汲取52本图书的精华强调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读下面两幅图,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手机与人的生活”这一问题的认识。</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1/25/10/d95a537d/SYS201811251002386704888922_ST/SYS201811251002386704888922_ST.001.png" width="419"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如图人类的进化? 如图家庭聚会</p></div></div>
<div><p>【答案】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要重视量的积累。一年阅读量的积累和坚持,有利于实现质的飞跃,提高读书的质量和水平。</p><p>(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p><p>【解析】本题要求运用矛盾的观点,谈谈对“手机与人的生活”这一问题的认识。依据漫画中的信息可考虑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要重视量的积累。一年阅读量的积累和坚持,有利于实现质的飞跃,提高读书的质量和水平。</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班同学对《生活与哲学》的部分章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各组分别遇到了困难,请根据各组要求,为他们提供帮助。</p><p>(1)甲组同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一节编列了知识提纲,请帮他们补充完整。</p><p>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p><p>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p><p>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现”等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p><p>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____和费尔巴哈的____。</p><p> (2)乙组同学自主学习了《探究世界的本质》一节。在学习中,他们混淆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请你帮他们区分。</p><p>物质的唯一特性: </p><p>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p><p>(3)丙组同学为《社会发展的规律》一节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容制作了图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1/25/10/d95a537d/SYS201811251002387904409029_ST/SYS201811251002387904409029_ST.001.png" width="453"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1)辩证法,唯物主义</p><p>(2)客观实在性,运动</p><p>(3)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p><p>【解析】(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批判的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p><p>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属性(根本属性)是运动。</p><p>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故A出应该填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故B出填上层建筑。</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p><p>材料一 为何拖着小履带的瓦力让人心生萌意,《人工智能》的机器孩子大卫却能唤起观众由衷的同情和感触?当机器人化身《西部世界》的主角时,就引起了人类的恐惧和反思?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曾于1970年提出“恐怖谷”理论,当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和动作上逐渐接近时,人类对其正面情感会逐步攀升,但当它与人类相似超过一定程度,比如图%时,这份情感会骤然下降。他的理论依据是对于那些不够“拟人”的机器人,人类会自然而然将它们当作“机器”对待,但当它们展现出大量逼真的人类特征时,我们的潜意识会将它们视作人类的一员,于是那些非人类特征就变得格外显眼,令我们产生怪异、可怕的感觉。</p><p>许多视觉艺术家在创作时都会参考“恐怖谷”理论,或谨慎避免,或巧妙利用。著名的皮克斯公司深谙这一原理,动画师制作《怪物公司》的人类小女孩,故意加上许多卡通元素,使其偏离“像人”的轨道,出落得伶俐可爱;而对于《玩具总动员3》的“巨大”婴儿,他们就赋予其酷似真人的种种面部特征,使得婴儿现身俯视众玩具的场景犹如哥斯拉降临城市般恐怖感十足。动画片角色若要从外貌上逼近真人,非得像《丁丁历险记》一样采取动作捕捉,才不至于坠入“恐怖谷”;否则如《最终幻想》,即使技术已经达标,也仍需保留动画角色的那份虚拟感。</p><p>(1)依据材料一,概括“机器人与人的相似度”和“人类对机器人的好感度”之间的关系。</p><p>(2)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说明动画公司应如何利用“恐怖谷”理论制作动画,吸引观众。</p><p>材料二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鼓励人民群众的不断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p><p>(3)依据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p></div></div>
<div><p>【答案】(1)当机器人与人类相似度提高时,人类对机器人正面情感会逐步攀升,但当它与人类相似度超过一定程度时,人类对机器人的情感就会骤然下降。</p><p>(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动画创作者可以根据“恐怖谷”理论,针对不同类型的动画电影的需要,构思出符合观众正面情感的类人形象或给观众带来恐怖与厌恶的动画角色。</p><p>(从其他角度作答,如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等,言之有理,亦可给分)</p><p>(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可以推动社会发展。</p><p>【解析】本题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背景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第(1)问要求概括“机器人与人的相似度”和“人类对机器人的好感度”之间的关系。当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和动作上逐渐接近时,人类对其正面情感会逐步攀升,但当它与人类相似超过一定程度时,这份情感会骤然下降。他的理论依据是对于那些不够“拟人”的机器人,人类会自然而然将它们当作“机器”对待,但当它们展现出大量逼真的人类特征时,我们的潜意识会将它们视作人类的一员,于是那些非人类特征就变得格外显眼,令我们产生怪异、可怕的感觉。</p><p>第(2)问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说明动画公司应如何利用“恐怖谷”理论制作动画,吸引观众。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并把握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有关知识。许多视觉艺术家在创作时都会参考“恐怖谷”理论,或谨慎避免,或巧妙利用,据此创造了不同的任务形象:动画师制作《怪物公司》的人类小女孩,故意加上许多卡通元素,使其偏离“像人”的轨道,出落得伶俐可爱;而对于《玩具总动员3》的“巨大”婴儿,他们就赋予其酷似真人的种种面部特征,使得婴儿现身俯视众玩具的场景犹如哥斯拉降临城市般恐怖感十足。动画片角色若要从外貌上逼近真人,非得像《丁丁历险记》一样采取动作捕捉,才不至于坠入“恐怖谷”可考虑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p><p>第(3)问要求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假的本题可考虑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