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同步君》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鸟衔着树枝飞越海洋,饿了累了,它把树枝扔到海面上捕鱼、休息。谁能想到,小鸟的成功借助的仅仅是一小截平时没什么用处的小树枝呢?如果小鸟把窝、食物这些日常必需用品全都带上,那它还能飞越海洋吗。小鸟的成功从哲学角度启示我们,实现既定目标应该善于</p><p>①把握主次矛盾的均衡 ②把握矛盾双方的转化</p><p>③从共性中概括出个性 ④分析具体事物的矛盾</p><p>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办事情要分清主次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①观点错误,属于均衡论,应排除;平时没什么用处的小树枝,在小鸟飞跃海洋时发生了大作用,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小鸟把握了矛盾双方的转化,顺利飞跃了海洋,②符合题意;小鸟飞跃海洋时只带树枝,不搬鸟窝、日常必需品,是具体分析事物矛盾作出的选择,④符合题意;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要善于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③观点错误;故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有战斗力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时有发生。由此可见</p><p>①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问题 </p><p>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p><p>③腐败现象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p><p>④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p><p>A.①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由“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有战斗力的”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①④正确揭示了这一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②与题意无关。腐败现象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但不是不可避免的,③观点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哲理有</p><p>①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次矛盾 </p><p>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p><p>③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p><p>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p>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①本身说法不对,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不是主次矛盾。从题干中的诗中,人生有优,也有痛苦、挫折和失意,告诉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不对,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卖枣了,卖枣了,大枣小核,小枣没核!”卖枣者的吆喝声招来了众多的买枣人。旁边一位卖核桃的小伙子见到此情此景,也学着大声吆喝:“卖核桃了,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没仁。”结果无人问津。从哲学上看,卖核桃的小伙子错在</p><p>A. 没有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p><p>B. 陷入了形而上学的一点论</p><p>C. 过分强调了不同质的事物之间的区别</p><p>D. 忽视了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卖核桃的小伙子错误在于没有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认识核桃和枣的不同特点,从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处理不同的问题,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站在今天看封建社会,有人认为封建制度是一种可笑而令人厌恶的制度,但若回到奴隶社会,就会感到封建制度是人类的一种美好制度,期待它早日来临。这表明</p><p>①认识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 </p><p>②不存在评价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p><p>③历史就是在不断总结中向前发展的 </p><p>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真理具有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历史事物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①④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历史的总结,③与材料无关;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精准扶贫重在精准。扶贫切忌“大水漫灌”,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帮扶;切忌“蜻蜓点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切忌“作秀走过场”,要改“输血”为“造血”,用好用活帮扶措施;切忌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要求和其体现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p><p>①切忌“作秀走过场”,要改“输血”为“造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②切忌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③切忌“大水漫灌”,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帮扶——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p><p>④切忌“蜻蜓点水”,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量变必然引起质变。</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切忌“作秀走过场”,要改“输血”为“造血”体现了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正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属于唯物辩证法道理,②不符题意;切忌“大水漫灌”,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帮扶,这体现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正确;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观点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考察回来》中的人错在没有认识到</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1/058498ae/SYS201801022122299704163328_ST/SYS201801022122299704163328_ST.001.png" width="269"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借鉴外地经验就能发展好本地经济</p><p>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p><p>C. 发展本地经济主要靠本地人民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p><p>D. 矛盾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漫画,当考察回来后,不顾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把外来的经验原本原样的拿回来,这种做法与当地的事实是不符的,故漫画《考察回来》中的人错在没有认识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故B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均与题意不符。</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7年5月23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专题协商会。有政协委员提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是加快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需要。</p><p>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制造”质量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产品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质量形势依旧严峻,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领域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品牌建设严重滞后,这些问题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p><p>质量之魂,存于匠心。2017年,中国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p><p>结合材料,运用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制造”质量的情况。</p></div></div>
<div><p>【答案】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分析“中国制造”质量的情况,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中国制造”质量取得了长足进步,又要看到不足;还要坚持重点论,分清主流和支流,“中国制造”质量,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是主流,部分领域质量不高,是支流。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部分领域质量不高问题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p><p>【解析】本题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分析“中国制造”质量的情况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中国制造”质量取得了长足进步,又要看到不足;还要坚持重点论,分清主流和支流。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去分析“中国制造”质量的情况等角度进行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7年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宣布暂停在北京市新増投放共享单车至此广州、北京4个一线城市在内,全国共有12个城市先后宣布暂停共享单车的新増投放。</p><p>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投放量达1500多万辆。共享单车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切切实实的便利,其倡导的共享理念更是迅速被公众所接受,国内共享单车已带动10万人就业。然而,围绕着共享单车的运营、服务的话题争议一直在持续。共享单车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野蛮生长”引发的无序停放,影响群众出行安全和城市环境;共享单车技术标准规范不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对此,单车企业应在运营维修上下功夫,解决好乱停放、车辆维修难等热点问题,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在市场投放趋于饱和的状态下,共享单车行业竞争已进入“下半场”,这个时候企业更应该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吸引用户,赢得口碑。</p><p>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共享单车惹争议的原因,并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对待共享单车。</p><p> </p></div></div>
<div><p>【答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和客体的影响。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以及知识结构、认识水平不同,具体的实践水平不同,导致大家对共享单车的运营、服务持不同的看法。共享单车问题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也影响了人们的认识。</p><p>①坚持两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既看到共享单车对市民出行和就业的积极影响,也看到共享单车影响群众出行安全的问题。共享单车带来的积极影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带来的问题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积极支持共享单车的发展。②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单车企业要正视共享单车带来的问题,提高运营水平和管理水平,搞好相关服务,认真解决问题。</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共享单车惹争议的原因,并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对待共享单车。</p><p>本题其实是两个问题,一是说明共享单车惹争议的原因,要求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二是说明如何对待共享单车,要求用用矛盾的观点说明。使用知识多,综合性较强,答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厘清知识范围,准确选择所用知识要点,围绕问题要求加以说明。如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共享单车惹争议的原因,可从认识的差异性和认识具有反复性特点说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以及知识结构、认识水平不同,具体的实践水平不同,导致大家对共享单车的运营、服务持不同的看法。同时共享单车问题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也影响了人们的认识。</p><p>如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对待共享单车问题,可从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共享单车对市民出行和就业的积极影响,也看到共享单车影响群众出行安全的问题;矛盾双方地位和作用不同,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积极支持共享单车的发展;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单车企业要正视共享单车带来的问题,提高运营水平和管理水平,搞好相关服务,认真解决问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