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同步君》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10.1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曾经出现过一个“无产阶级文化派”,他们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建立无产阶级的数学和天文学,建立无产阶级的新铁路。他们写道:“为了我们的明天-我们将拉斐尔火葬,我们要把博物馆破坏,我们将艺术的花朵加以摧残。”以上观点是</p><p>A. 无产阶级的否定观 B.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p><p>C. 辨证的否定观 D. 虽不完全正确,但有一定的合理性</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无产阶级文化派”所主张的彻底否定,完全割裂新旧事物的联系,不可能实现事物的发展,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B适合题意,排除C;A、D不符合题意,排除。</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87%;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1.75pt"><td style="width:25%;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37%;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辩证的否定观</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形而上学的否定观</p></td></tr><tr style="height:54pt"><td style="width:25%;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否定的动力</p></td><td style="width:37%;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身的否定</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事物的否定是事物的外因作用的结果,是外力、主观强加于事物的</p></td></tr><tr style="height:54.75pt"><td style="width:25%;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否定和肯定</p><p>的关系</p></td><td style="width:37%;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否定中包含肯定,肯定中包含否定,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否定和肯定都是绝对的,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p></td></tr><tr style="height:61.5pt"><td style="width:25%;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否定同联系发展的关系</p></td><td style="width:37%;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辩证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是“扬弃”</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是联系与发展环节的中断,不是“扬弃”</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名言蕴含的哲理是</p><p>A. 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p><p>B. 没有疑问的读书就不能取得进步</p><p>C. 敢于怀疑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p><p>D. 既肯定又否定是认识事物的源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体现了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A适合题意;B、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实践是认识事物的源泉,D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时候某富人宴客,定席位时,把年少的朱某安排在年长的孔某的上手位,孔某不高兴,便出一上联云:眼珠子,鼻孔子,孔子(暗指孔子及孔姓)反在珠子(暗指朱熹及朱姓)下?朱某听罢应下联云:眉先生,须后生,后生却比先生长。结合对联的寓意,分析“后生要长过先生”需要( )。</p><p>①先生超越自我,积极地扶持后生成长,促使后生不断进步 </p><p>②后生尊重先生,继承优良传统,同时与时俱进,实现超越 </p><p>③后生对先生及其旧思想进行彻底否定,实现跨越式前进 </p><p>④先生对后生及其观念进行辩证地否定</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对旧思想、旧观念要坚持辩证地否定,对其合理思想要加以继承,故③的说法错误;后生要对先生及其观念进行辩证地否定,而不是先生对后生,故④的观点错误;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选择》体现的哲理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c20da887/SYS201801021837113385359573_ST/SYS201801021837113385359573_ST.001.png" width="212"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p><p>②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p><p>③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否定 </p><p>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根据漫画中国文字 “对他人的经验学会选择,否则会成为一种负担”可知,本题漫画体现了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辩证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而不是事物之间的否定,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漫画寓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孙子兵法》传到日本后热过一阵,随后很快转入被批判,日本首部兵学著作《斗战经》就是批判《孙子兵法》的产物。它认为孙子的“兵者诡道也”“奇正”“虚实”“用间”等思想,皆出自畏敌;而日本兵法的核心则是一个“刚”字:“兵道者,能战而已”“军者有进止,而无奇正”。这给我们的启示是:</p><p>A. 要具有革命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p><p>B. 科学思维方法是我们做事成功的源泉</p><p>C. 思维的变化与发展决定着事物的成败</p><p>D. 创新要求人们先分清事物的优点与缺点</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斗战经》是批判《孙子兵法》的产物,这启示我们要具有革命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A项正确;实践是我们做事成功的源泉,B项错误;思维的变化发展并不决定事物的成败,C项错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有优点与缺点,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白塔寺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藏式佛塔。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市推出了“白塔寺再生计划”。该“计划”一方面要求保留传统的同时要引入有创意的现代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在重建过程中,要调整不适宜首都功能定位的业态,引入符合北京区域规划的新元素。“白塔寺再生计划”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有( )</p><p>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p><p>②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p><p>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p><p>④矛盾的特殊性是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的</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白塔寺再生计划”要求保留传统的同时要引入有创意的现代内容,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①符合题意。“白塔寺再生计划”立足于首都整体定位,引入符合北京区域规划的新元素,说明整体统率着部分,②符合题意。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要坚持保留与创新的结合,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关系,而非主次矛盾关系,排除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④观点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1G到4G,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有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数据传输速度大幅提升,能够提供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功能,而到了4G时代,相关技术会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p><p>①人类科技进步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p><p>②科技实践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创造物质条件</p><p>③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应该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④实践创新与认识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p><p>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科技进步是对已有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推翻,①观点错误。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这是人类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们在移动通信领域认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③不符合材料主旨。从1G到4G,人类在吸收已有成果上不断创新,在辩证否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实现了科技的飞跃,这体现了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实践创新和认识发展,④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从“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到修改选举法实现城乡居民“同票同权”;从调整和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生育政策,到修改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为地方改革发展注入新活力,一系列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对民生理念和方法的建设性戗新。党的民主探索体现了党</p><p>A. 坚持真理、发展真理的责任担当</p><p>B. 在不断自我否定中追求民主真谛</p><p>C. 以实现中国特色民主为最高利益</p><p>D. 通过改革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本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材料中党的民主探索体现了党在不断自我否定中追求民主真谛,故B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D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经济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将与过去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这表明</p><p>①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p><p>②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p><p>③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时候可能出现暂时的倒退</p><p>④肯定现存事物的合理存在,有时就必须抛弃旧事物</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新”意味着不同以往,这是承认了物质的绝对运动,“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这是承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材料表明了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正确;“与过去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这是坚持了辩证否定观,表明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事物发展出现暂时的倒退,③不选;材料中对旧事物是要批判继承,不是“必须抛弃旧事物”,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经济领域新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不,马云的无人超市在杭州开张了。马云的无人超市到底是什么?无人超市就是没有营业员的超市。消费者第一次进超市店时,拿出手机,打开淘宝,扫门口的二维码进店。一旦进入,全程无需再掏手机。所以,没有营业员被理解为无人超市的突出特点。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也是促成无人超市形成的原因。无人超市无论从资本投入的角度上看,还是从消费的需求来看,以及从经营的角度来看都有其吸引人的优势。当然,无人超市同样有其劣势,如:用户的体验降低,大部分消费者对销售价格比较敏感,假如说销售的价格相对差不多的情况下,想要消费者心动,产生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是现场服务价值品牌+情感价值,而这部分正是无人便利店缺失的部分:还有,无人超市里的商品品种相对单一,等等。无人超市的“快”速出现,打破了原有的零售模式,是一种创新,也是新的零售方式即将进入的下一个风口。</p><p>请运用“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如何看待无人超市?</p><p> </p></div></div>
<div><p>【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马云的无人超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互联网行业发展、移动支付的发展,线下支付场景的拓宽等因素紧紧相联系的,不是凭空产生和发展的。</p><p>②发展是普遍的,整个世界处于一个永恒变化和不断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和僵化保守思想。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快”,打破原有的零售模式,是一种创新,因而无人超市的出现符合事物是发展的原理,也是一种创新的体现。我们应该肯定、支持它的产生、发展。</p><p>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分析无人超市的优劣,同时要坚信只要给他创造足够的条件,它就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展。(若从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观点,或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正确看待它,言之有理,也可给分。但本点不能超过3分)</p><p>④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有保留,它的实质是“扬弃”。因而我们要坚持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推动无人超市的发展创新。</p><p>【解析】本题请考生运用“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如何看待无人超市,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即唯物辩证法的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说明如何看待无人超市,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联系的普遍性、发展的普遍性、矛盾的观点、辩证的否定观等角度来分析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名是历史命运的容器,是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城市建设的推土机轰鸣驶过,大量古建筑遭到毁坏,由于对地名文化缺乏认知,地名随意更改和废止现象屡禁不止,致使很多意蕴丰富的地名不断消失。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约有6万个乡镇名称、40多万个建制村名称被废弃。</p><p>很多离家远行的游子都有 过这样的感受:离家多年,家乡变化令人欣喜,但地名变了让人惆怅。乡愁无处寄,梦里寻踪迹,地名不仅承载了大量的个体记忆与情感,也承载着传统文化和城市的历史密码,众多独特地名其实都是历史留下的“活化石”,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令人痛惜的是,一个个生拼硬造的怪名、洋名抹去了很多富有丰富内涵的老地名。</p><p>珍惜那些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才能留住我们的乡愁;精心设计有文化内涵的新地名,接续和发展地名文化,传统文化才能有血脉传承,城市才能有厚度和温度。</p><p>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如何“接续和发展地名文化”。</p></div></div>
<div><p>【答案】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要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接续和发展地名文化”需要继承和弘扬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老地名。</p><p>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接续和发展地名文化” 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体现时代精神,精心设计有文化内涵的新地名。</p><p>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接续和发展地名文化”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p><p>【解析】本题以接续和发展地名文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辩证否定观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接续和发展地名文化”。我们可以从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以及辩证否定观的实质等角度说明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内涵丰富的老地名,并要推陈出新,推出有文化内涵的新地名。</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