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专题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9月,某校举行了以“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开学典礼,以此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p>①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②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p><p>③是抵制西方文化的迫切需要 ④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某校举行了以“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开学典礼,以此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②④适合题意;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①是错误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③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淮河抗洪为其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最突出的就是不再提倡“严防死守”,而是强调“科学防洪”。政府实行有效管理、科学防控,淮河防总办的同志用“科学防洪,依法防洪”八个字总结了我们在防洪工作中最明显的变化和特征。这一变化说明</p><p>A. 新时期要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p><p>B. 科学精神与法治精神应是当今时代精神应有的新的内涵</p><p>C. 只要坚持爱国主义精神,就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p><p>D.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从“严防死守”到“科学防洪,依法防洪”的变化不是有没有坚持爱国主义,而是爱国主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增加了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不符合题意,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新时期,我们仍需要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主要是因为</p><p>①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p><p>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p><p>③这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p><p>④这些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p><p>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①的说法错误,民族精神的形成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②的说法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材料的主体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精神,而②的主体却是中华民族精神,比材料主体的范围要大得多,所以不能选,正确答案是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传统道德中包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见贤思齐的自律精神,以及勤劳俭朴、自力更生、诚实守信等,都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秀道德遗产。这说明</p><p>A. 中国传统道德没有精华与糟粕之分</p><p>B. 在当代,民族精神得到了丰富和发展</p><p>C. 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p><p>D.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国传统道德属于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故A错误;材料所讲的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精华,而不是指在当代,民族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所讲的各种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故C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这说明,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p><p>①必须更高地举起伟大的抗战精神的火炬</p><p>②必须把弘扬抗战精神作为当前国家工作的重心</p><p>③必须把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p><p>④必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明,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更高地举起伟大的抗战精神的火炬,把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①③项符合题意;当前国家工作的重心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项说法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作用和必须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p><p>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div></div>
<div><p>【答案】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p><p>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p><p>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p><p>④必须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p><p>⑤让我们共同弘扬、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p><p>⑥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p><p>【解析】本题要求学生分析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属于措施类试题。学生可以从发挥主心骨作用、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从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北斗导航卫星、航空母舰、大飞机等重大科技项目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国人为之欢呼,为之自豪,为之鼓舞……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p><p>①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核心和主题 </p><p>②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p><p>③薪火相传,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p><p>④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这都是近年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这些科技成就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②③④适合题意;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①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引发外国媒体的高度关注。我们开展这些纪念活动的文化意义在于</p><p>①传承抗战精神,圆梦民族的伟大复兴</p><p>②激发爱国情怀,丰富人民的物质世界</p><p>③增强民族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④增强忧患意识,抑制外来文化的影响</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主要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抗战精神,圆梦民族的伟大复兴,故①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故③符合题意;激发爱国情怀,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故②说法错误;抵御外来文化的说法错误,故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大代表建议,随着网络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化民族精神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优秀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教育。其《文化生活》的依据是( )</p><p>①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流价值观”的作用</p><p>②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p><p>③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p><p>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传媒的商业性</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心骨”的作用,而不是坚持主流价值观,①不符合题意;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优秀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教育,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竞争。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p><p>A. 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p><p>B. 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p><p>C. 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p><p>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说明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选B;其余三项不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2015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公祭开始,全场高唱国歌,随后,防空警报拉响,车辆、轮船、汽笛长鸣,人们低头默哀。举行这一纪念日活动的意义在于( )</p><p>①慎终追远,注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p>③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面向未来,引领文化发展方向</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举行公祭仪式的目的是为了纪念为新中国诞生而牺牲的中华儿女,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实质是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都强调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故②③符合题意入选;①④选项在本题中没有体现。本题选D。</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