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己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上述材料再次印证了</p><p>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p>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p><p>③意识活动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p><p>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FAST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体现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项符合题意;也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②项符合题意;意识活动要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③项观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实践的社会历史性,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领导干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无论从党的建设理论还是实践看,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都是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这是因为</p><p>①不存在脱离正确世界观的方法论</p><p>②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需要进行具体地分析</p><p>③世界观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p><p>④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受到世界观的指导</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 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因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需要进行具体地分析,是因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受到世界观的指导,选D;①强调了方法论,不选;③与材料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我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表明( )</p><p>A.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 思维不能认识存在</p><p>C. 存在离不开思维 D. 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我国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而且通过不断努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表明我们可以认识这个客观的物质世界,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A选项入选。B选项属于不可知论,排除。C、D选项表述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p><p>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p><p>②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p><p>③“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p><p>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①中前者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①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中的前者体现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属于辩证法,后者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③都属于古朴素唯物主义,不符合题意,也应排除;④中前者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这一段话体现了</p><p>①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p><p>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p><p>③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p><p>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p><p>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体现的是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④项符合题意;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体现的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②项符合题意;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①项观点错误;③项观点正确,但题干没有涉及,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6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哲学</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具体科学</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rowspan="3" style="width:1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p><p>别</p></td><td style="width:34.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研究</p><p>对象</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整个世界</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某一特定领域</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34.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任务</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规律</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34.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作用</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4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p><p>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哲学家在他的代表作中写道:“一切现实的东西,唯有在它具有理念并表现理念的情况下才有。”在另一篇代表作中他又说:“只有符合概念的实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因为在这种实在里,理念使它自己达到了存在。”由此可见,该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属于</p><p>①主观唯心主义</p><p>②客观唯心主义</p><p>③不可知论</p><p>④可知论</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中的观点主要强调现实的东西即只能在理念中存在,而这种理念,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选项②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观点认识到思维能够认识存在,属于可知论,故选项④符合题意;选项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代许多人把日全食称为“天狗食日”。在许多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非常不吉利。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后汉书·五行志》)。上述观点属于( )</p><p>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p><p>B.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p><p>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p><p>D.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许多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非常不吉利。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项符合题意;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 )</p><p>A.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p><p>B. 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p><p>C.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p><p>D.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这表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A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项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人类的产生发展过程,C项不选;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观点错误,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事物运动变化的同时,也存在相对静止。静止是指</p><p>①事物的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稳定和永恒不变的 </p><p>②一种不显著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p><p>③事物的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p><p>④物质的空间位置相对于某个参照系而言永远不变</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事物运动变化的同时,也存在相对静止。静止是指—种不显麵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事物的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故②③入选。①、④选项错误,违背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选D。</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5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运动</p></td><td style="width:187.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静止</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2" style="width:1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p><p>别</p></td><td style="width:21.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含义</p></td><td style="width:159.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p></td><td style="width:187.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1.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特征</p></td><td style="width:159.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p></td><td style="width:187.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5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割裂二者的关系会陷入形而上学或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当地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提出了“人退沙退”的新思路,妥善安置牧民生活,并提出了“退休牧民”的新理念,使当地被践踏多年的脆弱的草原生态得到了喘息和初步逆转。“人退沙退”的治沙新思路,说明了( )</p><p>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退沙退”的治沙新思路,说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只有尊重自然规律,退出或减少对自然界的人为影响,才能使当地被践踏多年的脆弱的草原生态得到了喘息和逆转。①④项符合题意;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是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是正确地认识并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②项说法错误;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画像》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2/11/a34f7d96/SYS201808021138283728824373_ST/SYS201808021138283728824373_ST.001.png" width="520"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p><p>B.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p><p>C. 思维决定存在</p><p>D.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漫画《画像》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的自觉选择性说明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是可以选择的。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A项符合题意;B项与题意不符;存在决定思维,不是思维决定存在,C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错误;材料不体现意识对人体机能的调节和控制,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这个论断的根据是( )</p><p>①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p><p>②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的发展</p><p>③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p><p>④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表明蚂蚁对光线的感觉能力和直觉能力比人类要高,但人在这方面的成就却高于蚂蚁,这并不是因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感觉和直觉能力超过了蚂蚁,而是因为在实践中人可以深化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通过实践发展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提高了分析综合能力,②③正确;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并不是人在认识光线上的成就超过蚂蚁的原因,①不选;人类靠直觉是不能认识事物本质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历经9年多的星际旅行,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矮行星的人类探测器。之后不久,美国科学家收致了“新视野”从52亿千米之外传回的信号,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冥王星的高清照片。科学家对冥王星开展探测研究活动表明( )</p><p>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p><p>②科学实验是认识的源泉</p><p>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p><p>④科学实验促进了认识的发展</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②选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③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从52亿千米之外传回的信号,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冥王星的高清照片,这说明了科学家对冥王星开展探测研究活动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科学实验促进了认识的发展;故①④入选。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习近平强调,全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这说明( )</p><p>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p><p>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习近平强调,全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这体现的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③项符合题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项符合题意;①②项观点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这两项,①②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82.5pt"><td style="width:7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理内容</p></td><td style="width:336.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p><p>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72.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法论</p></td><td style="width:3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②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10月26日下午出席了在京召开的军队领导干部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人民军队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这体现的方法论要求是( )</p><p>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干中要求选择的是方法论要求,①物质决定意识,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是方法论,①③项不合题意;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体现的方法论要求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④项符合题意。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赢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确认了</p><p>A. 世界上不存在正确的认识</p><p>B. 人们的观点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p><p>C. 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p><p>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世界上不存在正确的认识观点错误,A项不选;人们的观点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项不选;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它确认了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但该观点并没有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项正确,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辣椒本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湖南浏阳“辣椒大王”杨意红从2011年开始用外地引进的辣椒做父本,以本地辣椒为母本,杂交培育辣椒树。经过3年多的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3米多高可连续多年挂果的辣椒树,据测算,亩产能达到3000千克以上。辣椒树“无中生有”说明</p><p>①人们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p><p>②人们可以根据真理性的认识构建事物之间新的具体联系</p><p>③通过科学实验深化人的认识可以摆脱客观性条件的制约</p><p>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辣椒树“无中生有”说明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①项符合题意;也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④项符合题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②项观点错误;实践决定认识,人的认识不能摆脱客观性条件的制约,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赫胥黎的这句名言揭示了( )</p><p>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r />②真理起源于谬误之中</p><p>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br />④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真理</p><p>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始于异端,终于迷信”是说不能迷信某一真理,应根据具体的条件而去发展真理,这揭示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正确;真理起源于谬误之中说法错误,②不选;“始于异端,终于迷信”是说真理一开始总是在质疑中发展,但如果迷信某一真理,而不根据具体情况而去发展,真理就会终结,这揭示了追求真理应是一个过程,③正确;不同的人也可能获得相同的真理,且材料中的名言也没有揭示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真理,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夺得奥运会冠军,再次登顶。为了更好地提高作战水平、为国争光,在备战期间,女排团队制定了严密、详实、科学的生活和训练计划;重点研究了巴西、美国等女排强队的技战术特点;深入研究女排运动的规律。在长期的女排运动中,中国女排形成了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不仅使中国女排不断创造辉煌,而且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p><p>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p><p> </p></div></div>
<div><p>【答案】①为了提高作战水平、为国争光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重点研究强劲对手的特点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深入研究女排运动规律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这些都体现了意识在人能动地认识世界中的作用。(4分)</p><p>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女排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我们一定能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体现了这一点。(4分)</p><p>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高昂的精神能催人向上,使人奋进。女排精神是一种高昂的精神,对我国女排运动员和教练员有强大的激励作用,从而能不断取得辉煌的成绩体现了这一点。(4分)</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考生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表述然后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材料中中国女排为了为了提高作战水平、为国争光,她们不但制定了了严密、详实、科学的生活和训练计划,而且还对其他国家的女排强队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在长期的女排运动中,中国女排形成了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女排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我们一定能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伞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传统产品,某伞业集团却不断赋予它新的功能。他们以小博大,以雨伞为主要产品,囊括伞具、雨衣、锁具生产,把一个小产品做成了—个大产业。前些年他们敏感地从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紫外线增强的新闻中意识到,防紫外线产品是个大市场。于是及时组织国内告专家、技术人员研发出获国家专利的防紫外线系列新产品,一问世就畅销国内和国际市场,企业茯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控制低挡伞产品数量,集团兼并了两家国有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p><p>结合材料,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相关知识,分折该公司成功的经验。</p></div></div>
<div><p>【答案】①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尊重客观规律。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p><p>律办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p><p>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基</p><p>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该公司在经营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p><p>分析研究市场,开发新产品。</p><p>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p><p>革命工作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该公司成功的经验就体现</p><p>了这一点</p><p>【解析】设问要求分析该公司成功的经验。考生分析时要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围绕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考生可以从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尊重客观规律。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办事;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该公司在经营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研究市场,开发新产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工作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等方面分析该公司成功的经营。</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我们正在践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理念。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说明我们越来越尊重自然,尊重人民的感受。山清水秀但贫困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富裕强大但环境污染也不是美丽中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引下,通过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一定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p><p>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认识。</p><p> </p></div></div>
<div><p>【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从人定胜天到美丽中国,目的是推动国家永续发展。</p><p>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面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严峻形势,提出“美丽中国”的理念,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p><p>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理念的 变化,说明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设问范围明确,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设问指向具体,谈谈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认识,属于认识类的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的限定,然后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最后依据知识点+材料分析的思路,组织答案即可。具体可从以下角度作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