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理)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p><p>A. 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p><p>B. 旁听一次价格听证会</p><p>C. 2018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p><p>D. 就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向环保局提出建议</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政治现象、经济现象,C项属于文化现象;A项属于经济现象;BD项属于政治现象;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网络时代,不少网友会利用智能手机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凡人善举拍下来,传到网络上与大家共享,使更多老百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间的温暖。这说明了</p><p>①美德凭借现代传媒才得以传播 </p><p>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 </p><p>③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p><p>④平凡的人生才能体验到文化的魅力</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通过网络传递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善举,使更多老百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间的温暖。这说明了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文化对人产生影响,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②③项符合题意;美德可以通过多种传媒进行传播,①项说法错误;材料说明平凡的人生也能体验到文化的魅力,而不是平凡的人生才能体验到文化的魅力,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p><p>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这说明</p><p>A. 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p><p>C.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 D. 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体现了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立性。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这是因为</p><p>A. 只有先进文化才能反作用于社会</p><p>B. 文化决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p><p>C. 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p><p>D. 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这是因为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无论先进文化还是落后文化,都能反作用于社会,A项说法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B项说法错误;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社会发展,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乡音难改,乡情难舍,乡思难断”,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定居了几十年,但到了晚年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思想。这体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p><p>A. 潜移默化的特点 B. 深远持久的特点</p><p>C. 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 差异性的特点</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定居了几十年,但到了晚年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思想,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表现在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都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潜移默化是强调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与题意不符。C、D不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雪莱这一名言体现了</p><p>A. 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p><p>B.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p><p>C.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D. 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认识活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雪莱这一名言体现了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C项符合题意;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p><p>A. 民族节日 B. 宗教信仰 C. 风土人情 D. 文化遗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文化遗产,D项说法正确;ABC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p><p>A. 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p><p>B. 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p><p>C. 经济全球化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p><p>D. 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意义。“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这表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D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p><p>A. 口语 B. 电视 C. 互联网 D. 手机短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现实生活中,不同传媒有不同的特点,其中,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口语,故A符合题意;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菊儿胡同“是东方的,并且是中国的”,这主要说明</p><p>A. 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的烙印</p><p>B. 文化具有多样性</p><p>C.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p><p>D. 文化具有世界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菊儿胡同“是东方的,并且是中国的”,这主要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的民族性,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微博时代”。微博以其快捷、创新的沟通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名人”和“草根”加入,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这表明</p><p>A. 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p><p>B. 科技进步促进了优秀文化的发展</p><p>C. 文化决定着人的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p><p>D. 旧的传媒正逐渐被新的传媒替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网络属于大众传媒的一种形式,微博以其快捷、创新的沟通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名人”和“草根”加入,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说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沟通的强大功能,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A符合题意。微博等文化现象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故B排除。C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错误,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p><p>A.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p><p>B.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p><p>C.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p><p>D.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清明祭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在保留基本特征的同时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不体现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也不涉及对传统文化的取舍和对外来文化的利用,ABC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p><p>A. 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步的</p><p>B.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p><p>C. 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p><p>D. 对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材料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孝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B项符合题意;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A项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如果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C项说法错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能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而是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连,表达着我们的渴望和期待。热词“正能量”的出现表明</p><p>A. 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p><p>B. 文化创新来源于作者的灵感</p><p>C. 文化创新的动力是推陈出新</p><p>D.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热词“正能量”的出现表明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吸取智慧。”材料表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p><p>A. 不断创新的过程</p><p>B. 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p><p>C. 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p><p>D. 学习外域文化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材料表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而不是仅考虑其中的一个方面,AB项均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不涉及外来文化,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要倡导全民阅读活动,标志着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李克强总理指出,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希望全民阅读能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阅读既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终生受益。</p><p>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文化塑造人生,体现在哪些方面</p></div></div>
<div><p>【答案】①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②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p><p>③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p>(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p><p>【解析】</p><p>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主要体现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个方面。本题按照这三个方面回答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p><p>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p><p>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p><p> </p></div></div>
<div><p>【答案】①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人。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p><p>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传承的知识,问题指向是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解答本题考生可首先明确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含义:“使我们成为我们”,是指保持民族文化发展的特色,要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是指保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其次是调动文化传承的知识从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角度来分析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的漫长发展史中,不同民族和社会形成了自身的传统和文化。正是多样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使得人类形成了多样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形成了多样的信仰和思想体系,形成了多样的文化艺术成果。当今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凸显。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成就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成就了当今世界的多彩和灿烂。</p><p>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尊重和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p> </p></div></div>
<div><p>【答案】(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p><p>(2)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p><p>(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尊重和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p>对于原因类问题,要从其必要性、重要性及意义等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可从</p><p>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对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对于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等方面说明,一定要结合材料,最好把知识和材料揉合起来,防止答成两张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