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的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 )</p><p>①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br />②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p><p>③哲学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br />④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哈佛大学秉承“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 的校训,培养出各级各类杰出人才,可见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②④项符合题意;哲学指导具体科学,但科学家要取得科学成,除了正确的哲学观念之外,还需要必要的工具、充分的知识等很多条件,①项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 )</p><p>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p><p>B.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p><p>C.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p><p>D. 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自我实现的预言”认为,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A选项入选。B选项混淆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C选项与题意无关。D选项表述错误,世界观不能起决定作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观</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法论</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8月27日,台风“帕卡”在广东台山东南部沿海登陆。对于这次台风,科学家已经做出了准确的预报。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p><p>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p><p>B.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p><p>C.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D.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材料中“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体现了人们可以认识世界,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选B;A和C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与材料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p><p>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p><p>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p><p>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p><p>D.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根据题意,题中朱熹的观念“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是主观唯心主义,朱陆之争实质上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故C入选。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朱熹和陆九渊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没有唯物主义,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朱熹与陆九渊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观点,没有唯物主义观点,不存在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p><p>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p><p>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p><p>A. ③→④→② B. ②→③→④ C. ③→②→④ D. ②→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本题与其相符合的是③→②→④;①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下列关于科学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p><p>①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 </p><p>②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p><p>③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p><p>④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p><p>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性的,就在于它坚持实践的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①②项符合题意;③④项是指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十九大,习总书记的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发展。之所以说它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p><p>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p><p>②是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p><p>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p><p>④是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②选项的表述不是题目的原因,故排除。④选项错误,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题目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其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①③选项入选。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哲学成为“事前诸葛亮”,体现在( )</p><p>①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br />②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p><p>③批判旧制度和旧思想,更新人的观念<br />④直接改造客观世界</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体现在: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人民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①③适合题意;②中的物质基础错误,排除;哲学不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说明( ) </p><p>①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p><p>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p><p>③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p><p>④认识是不断变化的,真理是永恒的</p><p>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②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④选项表述错误,真理也需要不断向前发展。题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故①③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下列对哲学中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p><p>①物质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集合</p><p>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p><p>③物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p><p>④物质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形态,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这一客观实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②③项符合题意;物质并不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集合,而是对各种具体形态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①项说法错误;物质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形态,是抽象的,但并非不可捉摸,而是可以认识的。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通过太空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以此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使人类在科学揭示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说明</p><p>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有了新的有力证据 ②说明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客观的</p><p>③自然界的事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④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以此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使人类在科学揭示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说明自然界的事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进一步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有了新的有力证据。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问题,②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要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这是基于(  )</p><p>A. 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p><p>B. 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对自然的征服</p><p>C.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p><p>D. 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要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因为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故D选项入选。A选项“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表述错误。B选项中“实现人对自然的征服”的表述错误。C选项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p><p>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p><p>C.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项错误;材料表明日、月、“寒”“暑”都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事物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这说明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相对静止的观点,“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选;材料强调的是物质是运动的,并没有强调运动是物质的运动,D项不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p><p>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p><p>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p><p>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p><p>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p><p>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①④选项入选。②③选项没有体现。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有人因此认为人工智能会拥有自主意识,这一说法错在</p><p>①认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p><p>②否认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p><p>③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的智力的物化</p><p>④肯定了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故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或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认为人工智能会拥有自主意识,这一说法错在否认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否认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①②适合题意;人工智能是人的智力的物化,③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国际天文界再次被引力波刷屏。多国科学家10月16日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及其伴随的电磁信号,本次LIGO项目组宣布发现的引力波,是来自距地球约1.3亿光年处的双中子星合并。与之前观测到的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不同的是,中子星合并除了产生引力波外,还发出了大量的电磁波。进一步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一旦发现了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开宇宙的各种谜团,甚至了解宇宙的开端和运行机制。这表明</p><p>①意识活动的能动性能够深刻认识世界</p><p>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能够正确预测未来</p><p>③意识活动的创造性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p><p>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③选项错误,实践可以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④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认识世界不是改造世界。根据题目的表述,多国科学家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及其伴随的电磁信号,而且,进一步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这对揭开宇宙的各种谜团,甚至了解宇宙的开端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表明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能够深刻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能够正确预测未来。①②选项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大、中、小所有学段教材中的“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修订的哲学依据是</p><p>①历史事实会随着认识的深化而变化 ②历史事实是修订的唯一可靠的根据</p><p>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 ④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就是伴随着谬误修正的过程</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大、中、小所有学段教材中的“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这一改修订的哲学依据是尊重历史史实,历史事实是修订的唯一可靠的根据,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②③项符合题意;历史事实具有客观性,不会随着认识的深化而变化,①项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但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真理发展的过程并不是谬误修正的过程,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所体现哲理一致的是(   )</p><p>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p><p>③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④钓多识鱼性,樵多知树名</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④两项与题干所体现的哲理一致,都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C项符合题意;②强调的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强调的是获得间接经验,都与题干所体现的哲理不一致。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我国大力发展“创意经济”,努力将各项创意转化为现实产品,发挥“创意”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这说明</p><p>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p><p>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p><p>③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p><p>④实践是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我国大力发展“创意经济”,努力将各项创意转化为现实产品,发挥“创意”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这说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②④适合题意;①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真理和谬误的共同点是</p><p>A. 都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p><p>B. 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p><p>C. 都属于系统化的理论体系</p><p>D. 都经过实践检验并证明是正确的</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与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就是真理,而不是谬误,二者的界限不容混淆。故B选项入选。其他选项错误,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论语•学而》中有一语“无友不如己者”,古今注疏多有分歧。第一种解释: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为朋友;第二种解释: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第三种解释:不要结交那些与自己志趣不相投,不志同道合的人。相比较而言,前两种解释都有矛盾之处,最后一种解释更接近孔子的思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p><p>①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和主观条件的限制</p><p>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p><p>③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p><p>④认识只有超越历史条件,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论语•学而》中有一语“无友不如己者”,古今注疏多有分歧。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和主观条件的限制,①适合题意;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③适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面二孩的放开,使得人口政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我国人口状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但究竟应该怎么调整?、应该在何时调整?各学界、专家给出的意见都不尽相同。这表明</p><p>①认识有主体差异性</p><p>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有很多</p><p>③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中的错误是会被发现的</p><p>④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人口政策的市政问题上,各学界、专家给出的意见都不尽相同。这表明认识有主体差异性,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①④项符合题意;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②项说法错误;真理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正确认识,真理和谬误是有严格界限的,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今天的中国变成现实。十余次神舟起飞,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航天开始迈向空间站时代。“蛟龙”问世,历经了八年,经过了无数次试验,下潜深度不断刷新,实现从零到7062米水深的跨越,面对难以捉摸的天气和复杂海况,科研人员说:“我们要有冒险精神,但我们绝不是赌徒。”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无论上天还是入海,每一次试验都要限定严密的条件,依靠专家制定精细的预案;都要攻克通信、能源、控制、生命等一系列技术难关。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攀登科学高峰,不断探索大自然奥秘,中国人从未停下脚步。</p><p>(1)请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科研人员“上天入海”如何不断取得新突破的?</p><p>(2)中国科研人员“上天入海”的过程,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div></div>
<div><p>【答案】(1)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上天入海”的成功是尊重科学,按规律办事的结果。</p><p>②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上天入海”的成功是科研人员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敢于冒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p><p>③科研人员“有冒险精神,但绝不是赌徒”的做法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因而获得了成功。</p><p>(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次次科学实验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p><p>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研人员在不断的探索实验中,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p><p>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实验的不断成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攀登科学高峰,不断探索大自然奥秘,中国人从未停下脚步。</p><p>【解析】</p><p>本题以我国攀登科学高峰,不断探索大自然奥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1)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科研人员“上天入海”如何不断取得新突破的。材料中,“上天入海”的成功是尊重科学,按规律办事的结果,故可以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上天入海”的成功是科研人员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敢于冒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故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科研人员“有冒险精神,但绝不是赌徒”,故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p><p>(2)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分析中国科研人员“上天入海”的过程,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本题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命题,有利于绝大多数考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分度。材料中,科研人员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许多经验,故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故可以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但是我们对大自然的探索从未停止,故可以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7年夏天,共享单车风靡鄂尔多斯。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不仅有效缓解了“最后一公里”难题,也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时尚。</p><p>材料一:共享单车是指企业提供共享单车,推出手机APP,消费者通过手机下载App,在完成一系列注册、绑定程序后,通过扫描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即可以享受无桩自行车借还车服务。</p><p>有人认为,共享单车快速发展,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也让自行车行业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大好时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短途出行不便、缓解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发展前景非常光明。但也有人对共享单车发展前景并不看好,认为后期运营成本巨大:初始投放单车成本姑且不算,后续自行车维修、清洗、整理的成本无法估量,而且共享单车在各地都出现了乱停乱放、车身被故意毁坏、“公车私用”等问题,企业最终会因难以维系运营成本而退出市场。</p><p>材料二:成都市政府尊重市场规律,为鼓励共享单车发展,2017年3月3日,出台了全国首个鼓励共享单车发展试行意见《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试行意见》。针对共享单车发展中遇到乱停乱放,妨碍交通;单车被蓄意损毁,私人占有等问题,《意见》明确全体市民,而不仅仅是使用者,要爱护共享单车和停放设施等公私财物,违法要追责;管理部门、企业、使用者,共同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系统。</p><p>(1)从认识论角度,分析说明人们对共享单车发展前景存在不同看法的原因。</p><p>(2)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说明成都市出台《意见》的正确性。</p></div></div>
<div><p>【答案】(1)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p><p>②从认识的主体看,在评价共享单车前景时,人们因为立场、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差异,从而形成对共享单车前景预估的不同看法。</p><p>③从认识的对象来看,共享单车由于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影响了人们对它的认识。</p><p>(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成都市政府针对目前共享单车运营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p><p>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成都市政府出台《意见》鼓励和支持共享单车发展,有利于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系统。</p><p>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成都市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制定《意见》,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p><p>【解析】</p><p>本题以共享单车有效缓解了“最后一公里”难题,也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时尚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1)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从认识论角度,分析说明人们对共享单车发展前景存在不同看法的原因。主要考查认识反复性的相关知识。即主要从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认识的主体的角度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然后再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p><p>(2)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说明成都市出台《意见》的正确性。解答本题需要考生认真审题,明确答题的范围。首先,成都市政府针对目前共享单车运营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次,成都市政府出台《意见》鼓励和支持共享单车发展,有利于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系统,故可以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成都市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制定《意见》,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故可以从按客观规律办事情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