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中学新高二暑假开学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其中,之所以把国家主权放在首位,是因为( )。</p><p>①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拥有自己的主权 </p><p>②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p><p>③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p><p>④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③④适合题意,①②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在很多民主党派成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 )。</p><p>①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执政 </p><p>②坚持了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地位 </p><p>③有利于保障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 </p><p>④是保障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根本条件</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教材中提到我国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但我国的执政党只能是中国共产党,所不能把“参政”理解为“参与执政”,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当然也不是“保障我国民主党派实现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②③适合题意;①④是错误的;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登台之年。中共中央提出,规划内容分为预测性、导向性、约束性三个部分,取消预期性指标,更加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 )。</p><p>①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体现 </p><p>②科学执政、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体现</p><p>③求真务实,发挥组织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 </p><p>④与时俱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上述材料中中国共产党在十三五规划取消预期性指标,这体现共产党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是坚持科学执政,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题肢②④适合题意;题肢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题肢③中组织经济建设是政府的职能,中国共产党不履行政府职能,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将开展“中国梦:世界需要中国”演讲比赛。一位比赛选手准备发言的内容是:近年来,亚洲稳定面临新的挑战,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亚洲国家间贸易和投资依存度不断上升。下列选项中,适合用作比赛选手发言题目的是</p><p>①顺应潮流 平等互利 </p><p>②睦邻友好 合作共赢 </p><p>③迎接挑战 呼唤和平 </p><p>④求同存异 政冷经热</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近年来,亚洲稳定面临新的挑战,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亚洲国家间贸易和投资依存度不断上升可以看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世界还不安宁,发展还面临问题,故要顺应潮流、平等互利、睦邻友好 合作共赢,①②适合题意;③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2月15日,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发起“汇众智·编规划”活动,邀请广大网友用手指点击键盘,滑动鼠标,通过网络留言的方式,写下自己对“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意见建议。我国政府坚持开门编规划有利于( )</p><p>①尊重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力</p><p>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提案权</p><p>③发挥网络在民主监督中的独特作用</p><p>④激发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的热情</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政务公开,有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④适合题意;提案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②是错误的;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恐怖主义法、反家庭暴力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任命张述元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由此可见</p><p>A. 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立法权、任免权</p><p>B.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立法工作发挥领导作用</p><p>C. 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p><p>D.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恐怖主义法、反家庭暴力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任命张述元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立法权、任免权,A适合题意;中国共产党对立法工作发挥领导作用,B是错误的;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决定指出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直接目的在于( )</p><p>A. 增强公职人员的宗旨意识</p><p>B.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p><p>C. 增强公职人员的法治观念</p><p>D. 根本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决定指出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直接目的在于增强公职人员的法治观念,C适合题意;A、B、D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环保法》对政府“严格”,表现之一是与干部的考评机制挂钩,本级政府要考评两个对象,一个对象是这级政府当中环保局及其局长的表现。二是下一级政府的政府首长的表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p><p>【1】针对过去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新环保法加强了对政府的严格考评,体现了:</p><p>A.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总是一致的</p><p>B. 对人民负责是政府活动的基本原则</p><p>C. 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p><p>D. 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p><p>【2】新环保法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环境保护不仅需要有法可依,更需要严格执法和监督。对政府执行新《环境保护法》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是</p><p>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 </p><p>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p><p>③各级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 </p><p>④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p><p>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p><p>【1】B</p><p>【2】C</p><p>【解析】试题分析:</p><p>【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当然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对人民负责为基本原则。新环保法加强了对政府的严格考评,体现了这一原则,B适合题意,D是错误的;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p><p>【2】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既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也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题干设问指向对政府执行新《环境保护法》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属于外部监督,但不是国家机关,①不符合题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②符合题意;各级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③不符合题意;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是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司法机关,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讲话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下列选项中,体现党坚持依法执政的是</p><p>①依法行使制定、修改和废除基本法律的权力 </p><p>②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p><p>③依照法律规定、遵循法定程序实施行政管理 </p><p>④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②④适合题意;①的主体是全国人大,不适合题意;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③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下半年到明年三月份我国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围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责。 </p><p>结合材料提供的背景,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依照要求,填写下表空格内容。</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7/42c4f1f1/SYS201801021750390694861458_ST/SYS201801021750390694861458_ST.001.png" width="618" height="2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p><p>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p><p>②国务院是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坚持党的领导。</p><p>③全国人大会议审议、表决通过国务院提交大会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p><p>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决定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p><p>⑤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修改建议。</p><p>【解析】</p><p>试题分析:</p><p>本题是表格类填写题目。这类题目相对较简单。在实际的作答时主要结合表格中给出的具体的部门的相关知识进行作答。比如,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方面,这样作的原因主要从党的地位、性质以及执政方式等方面去考虑;国务院方面这样做的原因主要从政府的性质方面去考虑;全国人大应该怎样做主围绕审议、表决通过国务院提交大会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这方面去思考;这样做主要从人大的性质以及坚持的原则等方面考虑作答;全国政协应该怎样做主要从政协的职能方面考虑作答。</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共产党宜宾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宜宾市翠屏区举行。全会听取了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一致认为,市委四届九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实施“2365”发展战略,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创新驱动,突出民生福祉,注重城乡统筹,全面改革开放,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全面从严治党,全市总体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p><p>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宜宾市委召开此次会议的依据。</p><p> </p></div></div>
<div><p>【答案】</p><p>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宜宾市委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②宜宾市委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全面从严治党,是依法治国的体现,更是依法执政的需要。</p><p>③市委突出民生福祉,改善民生体现了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p><p>④科学发展观是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宜宾市委注重城乡统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说明市委重视科学发展,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p><p>【解析】</p><p>试题分析:</p><p>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宜宾市委召开此次会议的依据,试题类型是原因类,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宜宾市委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知识包括:性质宗旨、执政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等;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分析现实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p><p>中国正努力让古老丝路恢复往日的辉煌,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认同和支持。“一带一路”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以及非洲东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44亿人口联系在一起,实现40多个国家的互惠共赢。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展开阶段。</p><p>运用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一带一路”战略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p><p> </p></div></div>
<div><p>【答案】</p><p>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p><p>②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体现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p><p>③“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各国人民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体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之一。</p><p>④“一带一路”战略实现40多个国家的互惠共赢,推动各国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p><p>【解析】</p><p>试题分析:</p><p>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一带一路”战略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目标、宗旨以及坚持的原则等。考生在实际作答时需要结合材料联系课本的相关知识进行作答。首先,考生需要答出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其次,要指出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体现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第三,根据材料答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最后,要求考生明确一带一路战略实现40多个国家的互惠共赢,推动各国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