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18:22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积淀了丰富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子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警示和启迪。这体现了</p><p>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p>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不变</p><p>③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p><p>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警示和启迪。这体现了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③④项符合题意;①项题中没有体现;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②项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能识文断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提笔忘字、书写困难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p><p>①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p><p>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p><p>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没有根基    </p><p>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①不选, 因为我们更不能固守传统文化,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②正确,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所以我们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③正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④不选, 因为文化创新要反对守旧主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p><p>①读书能提髙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②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有功能</p><p>③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p><p>④积极参加阅读活 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材料中“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体现了读书能提髙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阅读活 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选A;②不选, 因为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③不选, 因为只有读优秀的书籍才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上述材料体现了</p><p>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     ②互派留学生是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p><p>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大众传媒</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即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体现了互派留学生是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选B;①强调了商业贸易,与材料无关;④不选, 因为学生不是大众传媒。</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创意改变生活,设计创造未来。2016年5月30曰,江苏省淮安市发布了“智创淮安”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通知。部署安排了欠赛各项赛事活动,为大赛的顺利举办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大赛为纽带,汇聚创意设计资源,提升创意设计水平,促进创意成果转化,推动文化、创意、互联网等融合发展,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让创意找到市场,让企业发现商机,让百姓亲近艺术,努力提高淮安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p><p>    大赛设计了以下参赛原则:突出文化导向,注重中华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创意设计;突出时代特征,注重新产品新业态新糢式的研发;突出成果转化,推动创意设计与企业需求对接、与消费需求对接,促进大赛成果落地转化。</p><p>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江苏省淮安市设计上述参赛原则的依据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①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因此创意设计要突出文化导向,注重中华文化与地方特色的融合。(4分)         </p><p>②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因此创意设计要突出时代特征,注重新产品、新业态的研发。(4分)     </p><p>③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因此创意设计要与企业需求对接、与消费需求对接,促进大赛成果落地转化。(4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知识限定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设问指向设计原则的依据。首先考生要明确相关知识包括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以及文化创新。其次,要在材料中提取设计原则是三个突出。最后把理论与材料相结合,创意设计要突出文化导向说明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创意设计要突出时代特征说明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意设计要突出成果转化说明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6年以来,我国各地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发展,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显著。</p><p>    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山区贫穷的根源除了资源贫乏外,另一个主要症结是人口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差。贫困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法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长期的贫困文化积淀,又反过来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p><p>(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注重解决文化贫困的合理性。</p><p>(2)请你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精准扶贫书写两条公益广告语。</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扶贫可以消除贫困的文化因素,有利于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4分)</p><p>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通过文化扶贫,可以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4分)</p><p>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解决文化贫困,能够转变贫困地区群众落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热情,实现脱贫致富。(4分)</p><p>(2)答案示例:  ①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   ②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事业;</p><p>③扶贫济困,践行友善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回答该题时,首先要明确该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与生活,设问指向是说明在扶贫工作中注重解决文化贫困的合理性。其次找关键句,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作答时可以从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等角度分析。</p><p>(2)此题要求就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精准扶贫书写两条公益广告语,属于开放性题目,没有固定答案,只要紧扣“参与精准扶贫”这一主题,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