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利津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回答题。</p><p>【1】在本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62名同志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65名同志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举办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有利于</p><p>①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p><p>②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p><p>③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p><p>④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2】全国道德模范王福昌是位伤残抗战老英雄,他一生省吃俭用,累计为灾区等多地捐款80多万元,还要捐献身后所有剩下的生活费。他的先进事迹</p><p>①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的要求</p><p>②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p><p>③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p><p>④彰显了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情怀</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p><p>【1】B </p><p>【2】B</p><p>【解析】</p><p>【1】试题分析:②选项表述错误,道德模范的评选提供的是精神力量。③选项夸大了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作用。举办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故①④入选。本题选B。</p><p>【2】试题分析:②选项表述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④选项表述错误,他人利益与个人利益都是对立统一的。全国道德模范王福昌的事迹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的要求。故①③入选。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在,微信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通过微信发信息、转帖子、抢红包等正逐渐成为一种新文化现象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微信的广泛使用</p><p>①使其成为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传播媒介</p><p>②使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更加丰富多彩</p><p>③能够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更加理性和健康</p><p>④迎合了人民群众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常见的传播媒介,故排除①。题肢③说法错误,微信的广泛使用与人们的消费观念无直接关系。题目中,通过微信发信息、转帖子、抢红包等正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微信的广泛使用使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合了人民群众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p><p>①2016国际儿童早期阅读与成长论坛在郑州举行</p><p>②柴达木盆地建成并安全并网大规模光伏电站</p><p>③2016年中国外交部提出和平解决克里米亚问题主张</p><p>④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美食热潮</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故①题肢④说法测现象属于文化现象。题肢②说法的是经济现象,题肢③说法的是政治现象。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两者相互交融的是</p><p>A.—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p><p>B.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一定能够发展</p><p>C.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p><p>D.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p><p> </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p><p>试题分析: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说明了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故D选项入选。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试行)》。《意见》规定,部分继承人未尽到精神赡养义务的,判决时可视情况减少或不分遗产。这一规定 </p><p>①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p><p>②使每个公民都能自觉传承孝道这一传统美德 </p><p>③有利于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p><p>④表明传统孝文化的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该《意见》规定,部分继承人未尽到精神赡养义务的,判决时可视情况减少或不分遗产。这一规定不能使每个公民都能自觉传承孝道这一传统美德。因为其夸大了这个《意见》的作用。排除②。题肢④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题目中,该《意见》的出台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生动体现,有利于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故①③入选。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1年7月30日是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各地推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他曾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一生当中的所有重大选择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从钱老身上我们可以看出( )</p><p>①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p><p>②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p><p>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p><p>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p><p>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 </p><p>【解析】</p><p>试题分析:②选项表述错误,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④选项表述错误,人民群众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材料中,从钱老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故①③入选,本题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红军与各民族团结一家亲,不仅确保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成为民族团结的光辉典范漫漫长征路,悠悠民族情。昔日,红军与各少数民族群众互帮互助,结下深情厚谊。如今,广大革命老区传承长征精神,不断做好民族工作,凝聚力量,砥砺前行。携手迈向全面小康。长征路上,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愈加芬芳。</p><p>材料二: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走好新长征路是红军长征的继续与延伸。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更有效率、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p><p>(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长征精神为什么在民族关系上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p><p>(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的意义。</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长征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③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体,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 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④长征精神具有深呼的民族性。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 维持杜会稳定的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p><p>(共6分,回答3条即可得满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p><p>(2)①文化与经济相影响,相互交融。弘扬长征精神有利干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文化塑造人生。长征精神作为优秀的文化,弘扬它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 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长征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弘扬 长征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④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⑤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加 强思想道德建设基础上,提高公民的两个修养。</p><p>(共10分,若只从③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最多的5分,其他每点2分)</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长征精神为什么在民族关系上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长征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同时它也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再者,通过长征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最后,这种精神起着维系社会生活、 维持杜会稳定的作用故在民族关系上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的意义。本题的综合性比较强,需要考生从文化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组织答案。可以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作用、对人的影响、对综合国力的影响的角度分析,还可以从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角度分别进行分析总结。</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不断完善。2016年3月17日,山东省政府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公布了《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考生夏季髙考考试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6个科目中选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p><p>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认识。</p><p> </p></div></div>
<div><p>【答案】(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p><p>(2)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分)</p><p>(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认识。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作用于意义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得知,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故国家要重视教育。再者,考生还可以从教育的意义角度分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故国家高度重视教育。</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p><p>材料一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p><p>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8.75pt"><td style="width:158.7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bottom"><p>发展历程<br /> </p></td><td style="width:299.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bottom"><p>重要成果<br /> </p></td></tr><tr style="height:36.75pt"><td style="width:158.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top"><p>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r /> </p></td><td style="width:29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bottom"><p>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br /> </p></td></tr><tr style="height:36.75pt"><td style="width:158.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top"><p>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br /> </p></td><td style="width:29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bottom"><p>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br /> </p></td></tr><tr style="height:37.5pt"><td style="width:158.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top"><p>改革开放时期<br /> </p></td><td style="width:29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top"><p>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目的成就。<br /> </p></td></tr></table><p> </p><p>(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p><p>材料二:2016年全国道德模范周美玲、秦开美、王林华、金汉、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 他们善良、勇敢、无畏,奋不顾身,解人危难;赴汤蹈火,抢险救灾。这样的大义情怀,激 荡天地浩然之气,鼓舞人们直面艰险、砥砺前行。官东、高德荣、许光、高宝来、王忠心…… 他们用日复一日的付出诠释劳动价值,用锲而不舍的进取演绎精彩人生。这样的崇髙境界, 感召人们心系国家、热爱事业,用实干奉献担当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p><p>(2)结合材料二,说明作为当代中学生应怎样向道德模范学习。</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分)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 自信。(3分)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3分)</p><p>(2)①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分)③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2分)</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表格中描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特别是通过重要成果的展示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表格中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表现出来。再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表明了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据最后一个成果,启示我们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通过各方面的创新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说明作为当代中学生应怎样向道德模范学习。首先,从材料中2016年的道德模范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各种优秀的品质:善良、勇敢、无畏,奋不顾身,解人危难等,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进行分析总结。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同劳动与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