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17:43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就是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就是让亿万人民与祖国共同成长的过程。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意思一致的合理说法有                </p><p>①中国共产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工作的价值指向  </p><p>②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发展的新起点  </p><p>③党的奋斗目标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p><p>④改善民生是当前改革的根本目的</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表述错误,党的奋斗目标不是来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④选项表述错误,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材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工作的价值指向,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发展的新起点。故①②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中国制造业这一奋斗历程表明(   )</p><p>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p><p>③事物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④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历史的统一</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表述错误,排除。④选项表述错误,应该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奋斗历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故①②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p><p>A. 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p><p>B. 书本知识学习不如实践本身重要</p><p>C. 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p><p>D. 实践是改造社会和自然的直接现实性活动</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袁隆平认为:“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实践是改造社会和自然的直接现实性活动。故D选项正确入选。A选项表述错误,认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实践水平的提高。B、C选项表述错误,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这强调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p><p>A. 特别重视事物量的积累</p><p>B. 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p><p>C.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p><p>D. 既要承认绝对运动,又要承认相对静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我们要深化改革,要处理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要防止不作为,都需要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选B;A强调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与材料无关;C强调了曲折性和前进行的关系,不选;D与材料主旨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 通过审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哲学角度看,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是(  )</p><p>①“二十四节气”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总结</p><p>②“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意识的主动创造性</p><p>③“二十四节气”彰显了中国人自然观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p><p>④“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建立的人与自然的具体联系。</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彰显了中国人自然观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②③项认识正确;①项认识错误;“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与自然的联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是建立的人与自然的具体联系,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第三季度经济数据中GDP增速为6.9%,是2009年以来首次跌破7%。经济发展从数据总体来看稳中有进、喜忧参半。下列对GDP增速“破7”的看法合理的是</p><p>①解读宏观经济数据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p><p>②只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就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p><p>③经济发展的途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p><p>④只有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功驾驭中国经济航船</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②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③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题目中,2015年第三季度经济数据中GDP增速为6.9%,是2009年以来首次跌破7%,但是从总体来看,稳中有进、喜忧参半,这告诉我们解读宏观经济数据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只有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功驾驭中国经济航船。故①④入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下列与这一观点相符合的是</p><p>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实践的归宿</p><p>B. 追求真理性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p><p>C. 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圆圈式的循环活动</p><p>D. 认识与实践是统一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王守仁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观点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故D选项表述正确入选。A选项中“认识是实践的归宿”表述错误,排除。B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C选项表述错误,否认了认识的上升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句名言分别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所谓“门槛”跨过去就是门,跨不过去就是槛。</p><p>最简单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p><p>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p><p>②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 </p><p>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p><p>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p><p>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③②</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哲学原理;“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体现了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的哲学道理;“所谓“门槛”跨过去就是门,跨不过去就是槛”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哲学原理。“最简单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体现了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的哲学原理,故依次体现的哲理是③①④②。故B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p><p>①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是对以往哲学的概括总结和升华</p><p>③是绝对的真理和科学理论                   ④能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指导</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指导,故题肢①④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对以往哲学的概括和总结,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澳两国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成功地将煮熟的鸡蛋蛋清变回生鸡蛋蛋清。该技术将减少癌症治疗费用,工业奶酪制造者、农民也将因此获取更高利润。这体现了(  )</p><p>①科技进步实现了事物的辩证否定  </p><p>②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人的活动的烙印  </p><p>③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p><p>④实践水平决定了自在事物联系的客观性</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中“将煮熟的鸡蛋变回生鸡蛋”,不是辩证否定,因为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该实验体现了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人的活动的烙印,“该技术将减少癌症治疗费用,工业奶酪制造者、农民也将因此获取更高利润”体现了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选B;④错误,因为联系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将人权建设纳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当中,并将人权保障纳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流,纳入到发展过程的方方面面。这一做法体现了</p><p>A. 要着重把握认识的规律性</p><p>B. 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p><p>C.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p><p>D. 统筹考虑能更好地实现目标</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为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将人权保障纳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流,纳入到发展过程的方方面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统筹考虑我国的人权状况,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故D选项表述正确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我国就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就业总量压力巨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步步紧逼,这种矛盾还会日益加剧。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同人群的需要,国家将出台富有弹性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但各方对此方案反应不一。这表明</p><p>①由主观向客观的转化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p><p>②科学规划有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p><p>③新事物被人们接受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p><p>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针对我国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巨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的特点,我国出台了富有弹性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这说明了科学规划有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故②入选。“但各方对此方案反应不一”这表明新事物被人们接受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故③入选。①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④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17日,我国在2016年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首获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这一获奖的应用项目可以让气象预报精确至每公里,更精准。这标志着我国科研人员正将超级计算的速度优势转化为应用优势。这说明</p><p>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p><p>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p><p>③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为人类谋福利      </p><p>④实践是认识的根本任务</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并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更好地为人类谋福利。④选项表述错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的根本任务。题目说明了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①②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发生了误解。从哲学上看,这种法律上的认识错误</p><p>A. 是法律、法规上的认识错误</p><p>B. 是违法者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客观基础</p><p>C. 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p>D. 其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识的来源。题目中,人们对于法律上的的认识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种认识仍然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C选项表述正确入选。A选项表述错误,排除。B选项错误,意识不能来源于主观思维。D选项错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里奥·本格认为,思想的哲学将随着精神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映照,因此现实社会的发展将促进哲学的发展。这表明</p><p>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p><p>②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p><p>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概括和升华 </p><p>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思想的哲学将随着精神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映照,因此现实社会的发展将促进哲学的发展。这表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概括和升华。故①③入选。选A。</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7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哲学</p></td><td style="width:194.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具体科学</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3" style="width:1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p><p>别</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研究对象</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整个世界</p></td><td style="width:19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的某一特定领域</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任务</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揭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p></td><td style="width:19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作用</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td><td style="width:19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72.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反复探索和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1980年至今,是现行生育政策的提出、完善与稳定阶段。随着我国人口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13年底,中央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部署实施“单独两孩”政策,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做出修改,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新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p><p>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你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断完善的认识。</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口形势是计划生育政策制定和完善的基础。②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我国人口形势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也要因时而变。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反复探索和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p><p>【解析】本题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中认识论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命题,有利于绝大多数考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分度。</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你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断完善的认识。本题实际上是在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特点、认识的特点等相关知识。首先,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的角度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是来自于对社会实践的探索;其次,从真理的特点角度说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要因时而变;最后,从认识的特点角度说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反复探索和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经过四局对决最终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这是继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后,中国女排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p><p>女排精神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今天的中国女排继承发扬了这种精神,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告诉我们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前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身处歧路还是低谷、成败几何,重要的是拼搏的态度,即便面对挫折和苦难,依然有继续拼搏的勇气。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p><p>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女排精神对战胜对手夺得冠军的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女排坚持比赛、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精神激奋中国球队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战,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女排精神极大激发了中国女排的斗志,增强了战胜对手的信心。</p><p>【解析】本题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取得冠军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中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目在设计上尊重教材,查的是考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其意图在于了解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答案的组织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女排精神对战胜对手夺得冠军的作用。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意识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本题首先可以从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方面说明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女排坚持比赛、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其次,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的角度分析出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从而产生了战胜对手的信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上海东方卫视报道,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立即部署安排,对该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处理。同时,发出紧急通知再次强调各地要结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检查执法工作的通知》精神,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p><p>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做法的正确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针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立即部署安排,对该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处理,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检查执法工作的通知》精神,有利于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立即部署安排对上海福喜食品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处理,并要求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这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p><p>【解析】本题以社会热点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注重考查考生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系数不大,但是要组织好答案还需要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做法的正确性。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设问指向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做法的正确性。解答本题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的角度,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