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讲话强调,走好新长征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需要以长征精神继续凝聚力量、激荡信仰、滋养理想、守卫初心。这表明</p><p>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一个民族和国家起促进作用</p><p>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③中华文化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p><p>④中国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强大精神动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文化有先进的文化,也有落后、腐朽的文化,并不是都对国家民族起促进作用,①不选;“以长征精神继续凝聚力量、激荡信仰、滋养理想”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正确;爱国主义是鼓舞和动员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③不正确;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强大精神动力,④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订立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过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同时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微笑是一朵动人的花朵,微笑是最美丽的语言,当每个人每天笑容洋溢,开心喜乐,没有纷争,没有烦恼,人心洗涤了,心灵净化了,社会因此而祥和。这说明( )</p><p>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p><p>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p><p>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p><p>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人们在实践中感悟到微笑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微笑可以促进人类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时,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①③正确;材料没体现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②不适合题意;文化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p><p>A. 平等交流,相互借鉴</p><p>B. 排除陋习,移风易俗</p><p>C. 博采众长,求同存异</p><p>D. 批判继承,推陈出新</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材料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我们提倡“常回家看看”就是孝的一种形式,体现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选D;A和C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B错误,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陋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日前公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供给侧、洪荒之力”……每一个活色生香的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 。这表明</p><p>A. 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如实反映</p><p>B. 与时代精神结合是文化创新的途径</p><p>C. 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繁荣</p><p>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选项表述错误,文化不一定都是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如实反映。B选项表述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其次还有基本途径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表明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故D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唐代著名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p><p>①作者触景生情,吟诵诗歌是文化活动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一种文化现象 </p><p>③吟诗作赋是诗人为了表现文化素养的高低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张继的这首诗中写道的情景属于一种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来源于他的实践活动,故④选项正确入选。另一方面,作者触景生情,吟诵诗歌的行为属于一种文化活动,故①入选。②选项表述错误,属于一种自然现象。③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经据典:“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心不正,焉能正人。”……大量媒体对这些典故追根溯源,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并从文化角度阐述和传播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这表明</p><p>①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p><p>②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p><p>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p><p>④传统思想顺应时代要求才能生存</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大量媒体对这些典故追根溯源”表明了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题目中“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并从文化角度阐述和传播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表明了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故②③入选。①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④选项表述错误。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4日晚,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在西子湖畔震撼上演。一曲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的对话,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水上芭蕾舞表演《天鹅湖》将虚拟成像和真人表演完美结合,优雅的舞者穿梭于银河流光般的古桥之上,令人赞叹不已。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p><p>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p><p>②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p>③文化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p><p>④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故排除①选项。③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通过题目材料我们可以体会到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故②④入选。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这表明</p><p>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p><p>②哲学思想是文化的重要形式</p><p>③只有哲学知识才能丰富人生 </p><p>④哲学对人类文明起决定作用</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③选项表述错误,排除。只要优秀、健康向上的文化都能够丰富人生。④选项表述错误,哲学不能起决定作用。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这表明哲学思想是文化的重要形式,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一个德国人阐释的中国人与德国人表达个人观点的方式。这反映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8f748ed1/SYS201801021846140167890664_ST/SYS201801021846140167890664_ST.001.png" width="109" height="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①中华文化优于德国文化 </p><p>②两国现行的经济、政治制度不同 </p><p>③两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p><p>④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p><p>A.①② B.②③ </p><p>C.①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人与德国人表达个人观点方式的不同,反映两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故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人与德国人表达个人观点方式的不同,反映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故入选。①选项观点错误,世界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而不是中华文化优于德国文化,故排除。②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中国人与德国人表达个人观点方式的不同,反映了文化的不同,而不是经济政治制度的不同,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已超越小菜成为韩国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离家在外的韩国人认为回家陪妈妈腌泡菜是一种孝道,有人甚至从腌泡菜中悟出“幸福婚姻之道”。这反映</p><p>①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具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p><p>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所特有 </p><p>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p><p>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p><p>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已超越小菜成为韩国文化的一部分”说明了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具有相应的物质载体。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的特色。故本题选A项。选项②④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退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p><p>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p><p>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p><p>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p><p>④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这些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①正确;“彰显着世界文化的归属感”观点错误,②不选;这些雕塑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味,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③正确;这些雕塑并不能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祠堂是尊祖敬宗、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p><p> </p></div></div>
<div><p>【答案】①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p><p>②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剔除与改造带有封建宗法性质的内容。</p><p>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文化的发展等有关知识,要求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属于体现类主观试题。学生要仔细审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依据文化的继承与文化的发展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即可。首先,一定要指出祠堂文化属于传统文化,为后面的答案奠定基础;其次,依据材料中传统祠堂文化的积极作用,指出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的作用;再次,礼堂文化的在建设的过程中,看到祠堂文化具有的两面性,坚持了批判继承的态度,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要指出礼堂文化的成功还在于坚持了文化创新。学生可以从以上角度具体说明理由即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的理念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强调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注重“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理论依据。</p><p> </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加快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我国“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p><p>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p><p>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p><p>【解析】本题以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理念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中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本题目在设计上尊重教材,查的是考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其意图在于了解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答案的组织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注重“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理论依据。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知识。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一个整合能力与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文化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文化对人的作用、文化对政治、经济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