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16:17

山东省锦泽技工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8日,是爱迪生逝世85周年的纪念日。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有人讥讽他一事无成。爱迪生则说:“我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从爱迪生的回答可以看出(  )</p><p>①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p><p>②认识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p><p>③认识的真理性要靠实践来证明</p><p>④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践决定认识的知识。爱迪生通过多次试验找到了做灯丝的材料,也证明了很多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这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决定认识,选项②④说法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56起,避免人员伤亡4674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2.69亿元。这一事实表明(  )</p><p>A. 自然现象与人的活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p><p>B. 人的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p><p>C. 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p><p>D. 成功的预测取决于事物本身</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自然界是客观的,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人的意识要通过实践才可以,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成功的预测取决于是否尊重规律,与人的意识活动有关系,故排除。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蔬菜,根据海拔高度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p><p>A.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p><p>B. 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p><p>C. 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p><p>D. 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规律的客观性的知识。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说明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故选项C正确。选项AB说法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思维规律也是客观的,故排除。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这一说法(   )</p><p>A.只看到了绝对运动</p><p>B.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运动</p><p>是一种诡辩论的观点</p><p>D.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静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太阳在短时间的物理性质及运动变化规律是没什么变化的,体现了相对静止;但是今天的太阳跟昨天的太阳也是有区别的,每天都是新的。所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A不准确,材料中的说法同时也看到了相对静止。B错误,运动是绝 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错误,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这说明(  )</p><p>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p><p>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p><p>③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p><p>④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p><p>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中主要考查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知识。选项②③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庄周之所以无法解决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不承认(  )</p><p>①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p><p>②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确定性</p><p>③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客观性</p><p>④人的认识结论具有不确定性</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世界的物质性的知识。庄周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他没有看到事物存在的确定性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客观性,②③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是原因。故正确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1年7月15日,渤海湾溢油事故现场附近出现巨大赤潮带。赤潮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近年来,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看(  )</p><p>①赤潮不能消灭但能有效扼制</p><p>②赤潮治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p><p>③人类总有一天能够消灭赤潮</p><p>④赤潮不能消灭也不能扼制</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规律的客观性的知识。赤潮作为一种现象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因此我们不能消灭它,但能认识并利用它,①②符合书本观点,应选;③④项要么夸大人在规律面前的作用,要么忽视人在规律面前的作用,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p><p>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p><p>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p><p>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p><p>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p><p>①②&#xa0;&#xa0;&#xa0; B.②③&#xa0;&#xa0;&#xa0;&#xa0; C.①④&#xa0;&#xa0;&#xa0;&#xa0;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往往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仅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故③④正确,①说法本身错误,②不是合理性的表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9年是达尔文200周年诞辰,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有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     )</p><p>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p><p>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p><p>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p><p>④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②的说法错误,自然选择说应该是生物进化的外部原因,不是根本内因;④的说法正确但不是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观点;①③的说法符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A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两个市场调查员对同一地区的调查之所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是由</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850e890d/SYS201801021912249708543806_ST/SYS201801021912249708543806_ST.001.png" width="225"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反映客观世界的侧重点的不同决定的</p><p>②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的不同决定的</p><p>③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p><p>④是否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决定的</p><p>A.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们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结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主观上,由人的立场、角度、世界观人生观不同决定,客观上是历史条件的限制,但是我们结合漫画的主旨,不是强调客观原因,而主要是主观方面的,出现不同结论是因为两个市场调查员的创新意识的差别和是否做到真正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另外一个调查员缺乏创新意识,而且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所以得出了“不穿鞋”的结论,所以我们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质灾害的预报堪称世界性难题,目前对地质灾害的预报仍然是一门不准确的科学,这说明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p><p>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p><p>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p><p>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p><p>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是错误的,①不选;真理是客观的,与谬论有严格的区别,所以②错误。选项③④符合题意主旨,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给我们的启示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850e890d/SYS201801021912251739590911_ST/SYS201801021912251739590911_ST.001.png" width="158"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p><p>选自《信仰的沙漠》</p><p>A.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            </p><p>B.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 </p><p>C.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            </p><p>D.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是哲学漫画启示类选择,要审清漫画的标题和人物的行为。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成败取决于客观,A说法错误;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B错误;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理性分析有正误之分,且材料与理性分析无关,是在强调找方法,C排除;D正确且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的地震,造成当地人员伤亡、建筑毁坏。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p><p>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p><p>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p><p>C.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规律,就可以防止地震的发生</p><p>D.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于客观规律的掌握</p><p>&#xa0;</p></div></div>
<div><p>【答案】 D</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    )</p><p>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p><p>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鲁迅先生这段话强调的是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都不能“天马行空”,都不能离开客观实际,强调了意识依赖于物质,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哲理相同的是(  )</p><p>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p><p>②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p><p>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p>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题干表明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此相同的是B项。①表明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④体现事物的变化发展。故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21日,长沙地区“地球一小时”活动在中南大学启动。来自各高校环保社团的大学生们呼吁大家“为我长沙,熄灯一小时”、“爱长沙,爱生活,低碳2016”。“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p><p>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p><p>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p><p>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p><p>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中主要考查的是实践的特点的知识。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②④的说法都错误的理解了实践的特点,故本题选B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人鱼”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形象创作的。许多孩子都是读着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习俗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鱼”形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A. 人们对“美人鱼”的认识是对现实存在的美人鱼的反映</p><p>B. 童话中的“美人鱼”体现了安徒生主观能动性的随意发挥</p><p>C. “美人鱼”雕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p><p>D. 人们心中的“美人鱼”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意识作用。人们对“美人鱼”的认识是人们主观想象的结果,A项排除;童话中的“美人鱼”是安徒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的结果,但非随意发挥而是有其创作的意图,B项排除。D项错误。世博会上的“美人鱼”是建设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选C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  )</p><p>A.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p><p>B. 形式和内容的统一</p><p>C. 社会和个人的统一</p><p>D. 继承和创新的统一</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意识本质的知识。意境是意识的体现,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说法与题意不符合题,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0月,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发布2015年1-9月份全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报告,经核定,1月-9月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4.8亿人次受灾,107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28.1亿元。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破坏。从哲学上看(  )</p><p>①洪水与自然灾害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p><p>②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p><p>③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p><p>④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的物质性、联系的知识。选项①说法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如果尊重规律的话,不会引发自然灾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嫦娥二号等。这表明(  )</p><p>A. 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p><p>B. 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p><p>C. 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p><p>D. 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界的客观性。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是利用自然的表现。A、C、D项都是错误的,故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选项中最能体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  )</p><p>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p><p>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p><p>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p><p>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p><p>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主观能动性。“天意” “举杯消愁”没有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②③符合题意。</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政府工作报树立“互联网+”九大风向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了十一大重点行动中的“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八大行动方向,而“互联网+”政府服务则由“互联网+”益民服务大框架中剥离上升为相对独立的行动方向,这也彰显了我国政务服务亟待改革的迫切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些企业不能适应变化,无奈地走进历史的黄昏,有些企业在艰难的改革和转型,而还有些企业,顺应时代的发展,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商业传奇。</p><p>请用辩证唯物论道理,阐释企业应怎样积极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革。</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调整发展战略;</p><p>(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企业经营者要积极主动认识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规律;</p><p>(3)规律是客观的,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只有认识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规律,才能利用规律,发展自己。</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论道理,阐释企业应怎样积极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因此考生首先可以从物质决定意识的角度说明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其次可以从意识的反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树立正确战略的作用;最后考生可以从规律的客观性的角度分析说明,该企业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锦泽技工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