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15:39

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5月月考政治(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正在迈进“汽车社会"。“汽车社会”呼唤“汽车道德”、“司机文明”,这体现了(   )</p><p>A.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p><p>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p><p>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p><p>D.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正在迈进“汽车社会"。“汽车社会”呼唤“汽车道德”、“司机文明”,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适合题意,A、D是错误的;B材料没有体现,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河池市部分地区创造性地运用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有效解决了石漠化地区移民资金短缺问题,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路径。这说明创新能(   )</p><p>A.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p><p>B. 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p><p>C. 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p><p>D. 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创造性地运用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有效解决了石漠化地区移民资金短缺问题,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路径。这说明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适合题意。其他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早期的电灯泡,在灯泡使用不久后,灯泡内部就发黑。开始人们认为是其中的空气引起的,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定在尽可能地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可是发黑问题仍然存在。后来,米尔兰博士提出向灯泡内充入某种气体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实验,最后确定用氩气替代真空,解决了灯泡发黑的问题。上述材料表明 (    ) </p><p>①否定与肯定是辩证的统一         </p><p>②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p><p>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螺旋式上升的  </p><p>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p><p>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解决灯泡发黑的思路经历了“有空气--抽空气--充氩气”的过程,体现了认识在实践中的反复、上升和对原有思路的“扬弃”。问题的解决体现了逆向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①②③适合题意,④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一家不知一家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p><p>A.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p><p>B.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p><p>C.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p><p>D.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一家不知一家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也是没有的,C适合题意;A、B、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必须坚持立法为先,发挥立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从哲学上看,这里的“关键”是指(    )</p><p>A. 主要矛盾    B. 矛盾的主要方面    C. 次要矛盾    D. 矛盾的次要方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要矛盾的地位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抓重点、中心和关键,A适合题意;其他选项没有体现,排除。</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403.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2.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6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54.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矛盾</p></td><td style="width:154.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主要方面</p></td></tr><tr style="height:25.5pt"><td rowspan="5" style="width:1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p></td><td style="width:3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外延</p></td><td style="width:154.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p></td><td style="width:154.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p></td></tr><tr style="height:5.25pt"><td style="width:3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涵</p></td><td style="width:154.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矛盾是一个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完整的“矛盾体”</p></td><td style="width:154.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中的其中一个方面</p></td></tr><tr style="height:5.25pt"><td style="width:3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作用</p></td><td style="width:154.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p></td><td style="width:154.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p></td></tr><tr style="height:5.25pt"><td style="width:3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法论 </p></td><td style="width:154.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做工作要抓重点、抓中心,但又不能忽视一般,侧重于办事情该怎样</p></td><td style="width:154.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侧重于看问题该怎样</p></td></tr><tr style="height:5.25pt"><td style="width:3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关键词 </p></td><td style="width:154.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重点”、“中心”、“关键”、“要害”、“突破口”、“核心问题”等</p></td><td style="width:154.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流”、“主体”、“形势”、“性质”、“绝大多数”、“总体上说”等</p></td></tr><tr style="height:2.2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19.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②都是重点论所要把握的重点。③主要矛盾当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古人云: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生活需要低调,为人处世更不可不“低调”,低调代表着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示我们(     )</p><p>A. 任何哲学都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加聪明</p><p>B. 不学习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p><p>C. 哲学就是低调为人,低调处事</p><p>D.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光明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适合题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A说法绝对;B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排除;C是对哲学的错误理解,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洪荒之力”、“蓝瘦香菇”……各种网络流行用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xa0;&#xa0; &#xa0;)</p><p>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p><p>②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p><p>③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p><p>④人的意识能够能动认识、改造世界</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故选项①符合题意,应选;不同的网络热词的出现于流行,说明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故选项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②说法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排除;选项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天文学家称,他们目前在距离地球33光年的太空中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是迄今太阳系外距离地球最近且比地球小的行星。这一发现再次证明了(  )</p><p>①自然界是客观的           </p><p>②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p><p>③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p><p>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发现太阳系外行星,再次印证自然界是客观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①④项符合题意;②③项与题意无关;正确选项为 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曾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于敏,服从国家需要,隐姓埋名30多年,不懈地探索实践,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这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     )</p><p>①只要砥砺自我,就能走向成功        </p><p>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p><p>③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        </p><p>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②④适合题意;①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在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③夸大了客观条件的重要性,不适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江苏某市实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打破部门壁垒,增强整体合力——“计划一个头、土地一只口、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资金一本账、监管一条龙”。该市的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     )</p><p>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p><p>②表明局部之和必定大于整体</p><p>③注重整体内部优化组合           </p><p>④表明系统内有主次层次之分</p><p>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中实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打破部门壁垒,增强整体合力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使各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①③适合题意;②是错误的,④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干旱地区的农民经过长期探索,发明了“母亲水窖”——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储存,从而解决了饮水难题。“母亲水窖”创意的形成说明(    )</p><p>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p>B. 认识的主体决定了实践的结果</p><p>C. 认识对实践有决定作用</p><p>D. 科学想象是获得新认识的来源</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可用排除法来做。干旱地区的农民经过长期探索,发明了“母亲水窖”——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储存,从而解决了饮水难题。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A适合题意,B、C是错误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是错误的,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清明节有到了,中国祭祀时人们从最初的烧纸钱,到如今的烧“房子”,烧“轿车”,烧“美女”,甚至烧纸币。究其原因,有人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有人为了显示自己如今“有钱了”,有人为了“赶时髦”等,这说明了(    )</p><p>①意识来源于祭祀者的自我体验         </p><p>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p><p>③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p><p>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②④适合题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①是错误的;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上世纪末,医学领域只能检测到几十种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到现在已能检测到三千多种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这一发展过程表明,认识具有</p><p>A. 反复性    B. 上升性    C. 全面性    D. 曲折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医学发展过程表明,认识具有上升性,B适合题意,其他选项没有体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的是</p><p>A. 水是世界的本原</p><p>B.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p><p>C. 气是世界的本原</p><p>D. 物是观念的集合</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物是观念的集合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适合题意;A、C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均不适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2017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这些要求蕴涵的哲理有</p><p>①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p><p>②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按规律办事</p><p>③存在的变化是对思维变化的反映   </p><p>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互不相容的</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体现的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故选项①符合题意,应选;“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说明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按规律办事,故选项②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③说法错误,思维的变化是对存在的反映,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事物的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5年1月8日清晨,哈尔滨市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1·2”灭火英烈集体追悼会在天河园殡仪馆举行。万余名社会各界群众自发走上街头,送别5名“90后”消防战士杨小伟、侯宝森、傅仁超、张晓凯、赵子龙最后一程。这一事件表明(&#xa0;&#xa0;)</p><p>①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p><p>②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p><p>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p><p>④人生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题肢①是价值观的含义,与题意无关,故排除。万余名社会各界群众自发走上街头,送别5名“90后”消防战士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体,故题肢②③正确。题肢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再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每一次尝试都有新的收获。这说明   (    )</p><p>A. 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提供新的经验,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p><p>B.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p>C.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p><p>D. 认识总是能正确指导实践</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知识比能力更重要,素质比知识更重要,品德比素质更重要”。这告诉我们(   )</p><p>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p><p>②社会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p><p>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p><p>④人的价值的实现需要自身主观条件</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①选项的观点与题意不相符,故不入选;②选项的观点表述错误,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故不入选;③④选项的观点与题意相符,故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    )</p><p>①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p><p>②总结和概括了所有的认识成果</p><p>③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p><p>④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p>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它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它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②中的“所有”说法错误,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俗语中,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p><p>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p><p>B.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p><p>C.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p><p>D.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体现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A不合题意;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B不合题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C适合题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不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商品的营销方式不断发展,最早是小货郎营销,后来是大小商铺的实体营销,再到广告营销,现在又出现了依托网络的网商、微商等营销方式。这说明(    )</p><p>A. 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变化</p><p>B.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p><p>C.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p><p>D. 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商品的营销方式不断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是永恒的,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适合题意;发展是上升的运动变化,A是错误的;C、D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人大代表将城市和农村比喻为人的两条腿。现在农村这条腿短,不补齐这条短腿,就要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这反映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p><p>A.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p><p>B.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p><p>C.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p><p>D.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联系具有普遍性,但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A是错误的;城市和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农村这条腿短,不补齐这条短腿,就要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这体现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B适合题意;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太极拳是讲求身体动静平衡的体育运动。动中存静势,静中寓动机,此太极之妙也。太极拳体现了以下哲理(    )</p><p>①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xa0;&#xa0;&#xa0;       </p><p>②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xa0;&#xa0;&#xa0; </p><p>③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都是不存在的&#xa0;&#xa0;&#xa0; </p><p>④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的平衡状态。 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在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时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②③均是错误的;运动与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xa0;,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两会上,有委员指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有根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根,今天的发展也是过去的延续,必须和时代精神结合、与时代的发展结合才能使文化继续发展。”“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代精神结合才是有生命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p><p>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克服其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做到与时代精神的结合。</p><p>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传统文化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不断丰富发展,做到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p><p>③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要有创新意识,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传统文化的发展要通过创新实现,只有立足于时代的发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p><p>【解析】本题知识指向明确,即“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要求学生说明传统文化应如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首先明确该知识点包括辩证否定观和变着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肯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做到与时代精神的结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传统文化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不断丰富发展;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要有创新意识,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传统文化的发展要通过创新实现,只有立足于时代的发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住房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级政府部门开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住房问题。为实现“住有所居”,某省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把解决最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放在优先位置,除重点改善城市特困群体住房条件,煤矿、林区的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外,还把其他工矿的棚户区改造逐步纳入资助范围。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建设规划。有能力提供廉租房实物配租的地方,加快建设;没有能力的地方,保证廉租补贴的发放,维修和利用现有旧房,改善现有居民的住房条件。</p><p>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说明某省政府是如何搞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答案:①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某省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把解决最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放在优先位置,重点解决城市特困住户,煤矿区、林区的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抓住了主要矛盾,同时还把其他工矿的棚户区改造纳入政府资助范围,恰当处理了次要矛盾,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某省政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建设规划,根据地方能力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解析】本题以住房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矛盾分析方法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本题考查矛盾分析方法,设问指向某省政府是如何搞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解答时首先明确矛盾分析法主要包括: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统一、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搞好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下,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环保意识已深入人心,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p><p>运用有关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道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p><p>&#xa0;</p></div></div>
<div><p>【答案】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面对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环保意识,强调低碳生活方式。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环保意识、低碳生活方式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p><p>【解析】本题以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增强环保意识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知识。试题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指向对材料的认识,属于认识类题目。题目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比较明确,可以从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等知识角度思考,然后对接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回答时从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角度分析。</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5月月考政治(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