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15:30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普通班)下学期第三学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我们把“道路”一词拆分为两个方面,将“道”比作“人生的大方向和趋势”,把“路”比作“生活的途经”,那么下面 关于这两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p><p>①“道”和“路”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p><p>②“道”和“路”体现了系统与要素的统一 </p><p>③“道”和“路”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p><p>④“道”和“路”体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p>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是发展的状态、趋势。将“道”比作“人生的大方向和趋势”,把“路”比作“生活的途经”, “道”和“路”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体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②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鸡蛋可提供必须的蛋白质,但是吃得过多,会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取,容易造成营养上的不平衡,也会给肝、肾增加负担。这启示我们</p><p>①要注重量的变化,优化事物结构</p><p>②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p><p>③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需要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p><p>④抓住时机促成飞跃</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中强调鸡蛋如果吃得过多,影响身体健康,启示我们要注重量的变化,优化事物结构,同时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故①③正确。题中强调鸡蛋吃得过多,对身体不利,并没有涉及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同时强调要把握适度原则,而并没有强调抓住时机促成飞跃,故排除②④。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购买过度包装商品,让消费者总有“买椟还珠”之感。“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的哲学寓意是</p><p>A. 要分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p><p>B.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p><p>C. 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p><p>D.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买椟还珠”成语说的是“椟”重要还是“珠”重要的问题,不涉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A不选;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说的是要抓住主要矛盾,而“椟”重要还是“珠”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是矛盾主次方面问题,故B不选,C正确;“买椟还珠”不涉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题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我们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开展工作,共同面对世界难题,在交流借鉴中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结合主席的讲话,我们应该(    )</p><p>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p><p>②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p><p>③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打破藩篱创造联系</p><p>④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树立全局意识,做好局部工作</p><p>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我们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开展工作”的观点肯定了互联网的作用,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①正确;“共同面对世界难题”体现了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树立全局意识,做好局部工作,④正确;②强调了创新意识,③强调了联系的客观的,均与材料无关。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国某妇女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  )</p><p>A. 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p><p>B. 要使客观符合主观</p><p>C. 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p><p>D. 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尤其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材料中的做法“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体现了没有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选A;B错误,要让主观符合客观;C错误,否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D错误,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自己的感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2月17日,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升空去探测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悟空”将在头两年对全天扫描,之后根据探测结果,对暗物质最可能出现的区域定向观测。这一探测思路的合理性在于</p><p>①着眼整体,抓住关键部分            </p><p>②立足共性,看清矛盾特点</p><p>③坚持两点,把握主要矛盾           </p><p>④抓住主流,反对均衡倾向</p><p>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让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升空去探测暗物质存在的证据,将在头两年对全天扫描,之后根据探测结果,对最可能出现的区域定向观测,体现了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抓住关键部分,要坚持两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①③符合题意。题干中的材料并没有体现共性与个性、矛盾的主次方面,所以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引用了“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认为国际金融形势出现各种问题的深层次根源为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消退而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这告诉我们</p><p>①要抓重点,不能“隔靴搔痒”,要“洞见症结”  </p><p>②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循规蹈矩”,要“全力而为”   </p><p>③要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纸上谈兵”,要“事必躬亲”  </p><p>④要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固步自封”,要“革故鼎新”</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主要矛盾、辩证否定观。①符合题意,“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体现了抓主要矛盾、抓重点,与“洞见症结”寓意一致;②不能入选,因为题肢前半句说要尊重客观规律,后面的不能“循规蹈矩”而要“全力而为”又说不能尊重规律,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明显前后矛盾;③不能入选,因为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即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通过知识的学习、传递获得的间接经验.题肢不能“纸上谈兵”,要“事必躬亲”的说法否认了间接经验的重要;④符合题意,习近平引用了中国古代先贤的说法是对古代智慧的保留,但对中国现行经济发展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又是一种发展,体现了“扬弃”。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她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 并运用现代技术提纯,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先驱性地发现了青 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由此可见,新事物的产生 (  )</p><p>①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p><p>②是对旧事物的抛弃 </p><p>③是辩证否定的过程 </p><p>④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由此可见,新事物的产生是辩证否定的过程,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新事物的产生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也不是对旧事物的抛弃,①②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占便宜成为一种习惯,离吃亏就不远了.”这 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  ) </p><p>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p><p>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p><p>③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p><p>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占便宜成为一种习惯,离吃亏就不远了”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也表明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客观的,①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面对股市的风险,一些股民高唱《死了都不卖》,以示他们炒股的决心和勇气,从哲学上说他们的做法缺乏(   )</p><p>①辩证看问题的观点           </p><p>②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p><p>③分清主次矛盾看问题的方法           </p><p>④两点论看问题的方法</p><p>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面对股市的风险,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而不应该只看到风险,也即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故①②④正确。主次矛盾的问题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故排除③。本题正确答案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中的小男孩违背了(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978cc003/SYS201801021924476727407118_ST/SYS201801021924476727407118_ST.001.png" width="171"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联系的普遍性 ②联系的可变性 </p><p>③联系的客观性 ④联系的条件性</p><p>A. ①②    B. ③④</p><p>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做漫画题关键把握其揭示的社会问题。漫画中的小男孩的观点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小男孩把自己的成绩与朝韩危机联系起来,是一种主观臆造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③④符合题意,选B。①②不符合漫画所揭示的问题,不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选择》体现的哲理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c20da887/SYS201801021837113385359573_ST/SYS201801021837113385359573_ST.001.png" width="212"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p><p>②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p><p>③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否定        </p><p>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根据漫画中国文字 “对他人的经验学会选择,否则会成为一种负担”可知,本题漫画体现了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辩证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而不是事物之间的否定,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漫画寓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在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经济过热、结构失衡等现象,引起人们对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的高度重视,人们认识到如果没有合理的投资结构,就会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2014年我国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继续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从哲学上看。优化投资结构要着眼(  )</p><p>①事物的整体性 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③联系的多样性 ④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没有合理的投资结构会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说明投资结构要着眼于整个产业结构,着眼于整体,①正确;优化投资结构要注意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④正确;②③与题意不符。该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位父亲在生命行将终结时,把他的十个孩儿叫到床前。父亲让孩子们每人拿起一根筷子,然后用力折,结果孩子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筷子折断了。父亲再让孩子们拿十根筷子合成一把,然后用力折,结果无论如何使力也折不断这把筷子。这个故事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p><p>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p><p>②局部之和必定大于整体 </p><p>③注重整体内部优化组合 </p><p>④团结就是力量</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局部之和不一定大于整体。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故②项错误。“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的故事,体现的哲学道理说明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重整体内部优化组合。本题选B项。④项不是哲学道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星云大师在《螃蟹行为》中说:竹篓中如果只有一只螃蟹,一定要将竹篓口盖住,否则螃蟹会爬出。如果竹篓中有两只以上的螃蟹,不需盖上竹篓盖,因为只要其中一只螃蟹想爬出,另一只螃蟹为了要让自己顺利逃生,就会死命地将前一只往下拖。材料佐证了</p><p>A.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p><p>B.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p><p>C. 整体由部分构成,具有部分问不具备的功能</p><p>D.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体现了两只螃蟹相互斗争表明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由此可见,A选项说法符合题意,应选。B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次心理测试发现:被试者在观察有少量黑点的白纸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快速关注到黑点,而忽视黑点之外的大片空白。该测试启示我们(   )</p><p>①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p><p>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p><p>③要兼顾好矛盾的主次方面     </p><p>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全面的看问题。材料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快速关注到黑点,而忽视黑点之外的大片空白”启发我们要坚持全面的观点,要兼顾好矛盾的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③④正确,选B;①②强调了主次矛盾的关系,不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部门指出: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增速6.9%,与预期增长目标基本一致。展望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具有良好的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下列对专家的话蕴含的哲理对应有误的是</p><p>①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p><p>②与预期增长目标基本一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客观事物</p><p>③2016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分清主流与支流</p><p>④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选项说法错误,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应选。②选项说法正确,不选。③选项说法正确,不选。④选项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条件性,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应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5G是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许多当前技术的演进,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2020年及更长的未来过渡。可见(    )</p><p>①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实现了科技创新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p><p>②科技创新是在与传统模式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的</p><p>③科技创新是辩证的否定,以革命批判精神破除过去的观念和技术  </p><p>④科技创新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的理解。此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审清题意,其次把握好设问,最后采用排除法,把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材料中,“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2020年及更长的未来过渡”,这说明了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5G吸取、保留和改造4G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及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实现了科技创新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故①④正确;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科技创新说法过于绝对,属于形而上学否定观,故②错误;过去的观念和技术也有可借鉴之处,因此,“破除过去的观念和技术”说法不正确,故③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加大创新驱动力度,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述政策的哲学依据是</p><p>①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p><p>②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p><p>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p><p>④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和动力</p><p>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群众观点。材料中强调了要用发展的新理念破解三农难题,加大创新力度,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坚持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则坚持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①③正确;②不选, 因为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④不选, 因为学习也是获得认识的途径之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闻名硅谷的“创意实验室”创始人BILL GROSS。成立过100多家公司、经历过多次成败,BILL GROSS总结出决定创业成败的“五要素”:创意、时机、团队、盈利模式、融资。在比对了200多家公司的数据后,他的结论是:再次是创意。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p><p>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p><p>②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p><p>③创造条件抓住时机是我们做好事情的关键所在</p><p>④既要善于抓住关键,还要统筹兼顾</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中强调了“创意、时机、团队、盈利模式、融资”的重要性,尤其的创意的重要性,即创新的作用,体现了创造条件抓住时机是我们做好事情的关键所在,同时成功和失败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体现了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①③正确,选B;②④与材料无关。</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colspan="2" style="width:13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r />&#xa0;</p></td><td style="width:13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的同一性<br />&#xa0;</p></td><td style="width:132.4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的斗争性<br />&#xa0;</p></td></tr><tr><td rowspan="3" style="width:6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br />&#xa0;</p></td><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含义不同<br />&#xa0;</p></td><td style="width:13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br />&#xa0;</p></td><td style="width:132.4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br />&#xa0;</p></td></tr><tr><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特点不同<br />&#xa0;</p></td><td style="width:13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特征<br />&#xa0;</p></td><td style="width:132.4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br />&#xa0;</p></td></tr><tr><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作用不同<br />&#xa0;</p></td><td style="width:13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为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br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面相互利用、吸取有利因素来发展自己,推动事物的发展<br />③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趋势<br />&#xa0;</p></td><td style="width:132.4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br />②矛盾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限,使旧的统一体瓦解,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br />&#xa0;</p></td></tr><tr><td colspan="2" style="width:13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br />&#xa0;</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276.4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br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br />&#xa0;</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刘邦屡屡打败仗,可是,“垓下之战”大胜,导致楚霸王自刎乌江。从哲学角度看,“垓下之战”证明了(  )</p><p>A. 整体决定部分</p><p>B. 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决定整体的性能</p><p>C. 整体和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p><p>D. 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一战定胜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决定整体的性能,B项入选。其他各项均与题意不符。</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成立于2000年的中国某女子打击乐团,多次走出国门进行商业演出,得到了海外观众的认可。它的成功可归结为三个因素:一是打击乐本身世界通行,即使演奏中国民乐也不需要更多解释;二是没有生硬运用 “中国红”、“民族乐器”等中国元素,而是通过节目编排和整体设计使它们融入节目中,既特色鲜明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三是加强了娱乐性,女孩与鼓、夸张的服饰、情景剧般的情节使节目的可看性大大提升。</p><p>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分析我国某女子打击乐团成功的原因。</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2)顶层设计遵循了系统优化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的要求,统筹考虑改革与发展的全局。(3)顶层设计贯彻了系统优化方法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的要求,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4)顶层设计遵循了系统优化方法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要求,协调各利益群体,实现系统的最大功能。  解析 回答本题时,要注意知识限定是“系统优化法”。学生可以从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分析我国某女子打击乐团成功的原因,本题的知识范围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我国某女子打击乐团成功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等角度来分析说明我国某女子打击乐团成功的原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从战略管理的高度统筹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通过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互动,让地方、社会及各个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进来。  </p><p>分析材料中我国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3分)</p><p>②顶层设计遵循了系统优化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的要求,统筹考虑改革与发展的全局。(3分)</p><p>③顶层设计贯彻了系统优化方法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的要求,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3分)</p><p>④顶层设计遵循了系统优化方法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要求,协调各利益群体,实现系统的最大功能。(3分)</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系统优化方法,题目类型体现类。系统优化其基本理论包括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系统优化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优化方法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的要求;系统优化方法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要求;然后分别对应我国改革的顶层设计进行逐一分析,即顶层设计遵循了系统优化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的要求,统筹考虑改革与发展的全局;顶层设计贯彻了系统优化方法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的要求,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顶层设计遵循了系统优化方法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要求,协调各利益群体,实现系统的最大功能。</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普通班)下学期第三学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