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15:10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全线贯通。为解决海上桥梁的耐久性问题,科研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提出“港珠澳模型”等一系列防腐防震措施,系统地保障了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达到120年。这说明(   )</p><p>①科学实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p><p>②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p><p>③人类的幻想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    </p><p>④社会进步有赖于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①错误;“为解决海上桥梁的耐久性问题,科研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体现了实践具有能动性。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巴西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在实验室中培养出具有特定DNA序列的蛛丝蛋白,进而制作出人造蛛丝。这种人造蛛丝不仅具有弹性好、韧性大等优点,还能够生物降解,未来有望在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   )</p><p>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创造出理想的世界</p><p>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将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p><p>③发现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p><p>④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就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能创造出理想的世界,①错误;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通过实践能够把人们观念中是事物转变为现实的事物,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载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成功对接说明(   )</p><p>A. 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p><p>B. 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p><p>C.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p><p>D. 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不表明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成功对接说明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造,D错误。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星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连成直线,太阳投射的光线被水星挡住。从地球上观测,太阳上有一个小黑点,即为“凌日”现象。天文迷期盼的“水星凌日”于2016年5月9日现身,美国太空总署(NASA)在其网站上对这难得一遇的天象奇观进行了直播。这一天象发生前,天文学家已经做出了精确的预报。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p><p>①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p><p>②意识具有主动创造生,都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p><p>③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br />④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运动的特点,对规律的认识。“水星凌日”现象体现了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天文学家已经做出了精确的预报”说明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的很多民间俗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下列俗语中与“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p><p>①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p><p>②牵牛要牵牛鼻子   </p><p>③解铃还须系铃人  </p><p>④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粮食连年丰收的形势下,我国粮食部门全力抓好粮食收购和产后服务,大力实施“粮食产后服务工程”,为售粮农民提供烘干、清杂、过筛服务,促进粮食提级进等,帮助农民减损增收,避免损失浪费。材料说明(   )</p><p>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p><p>②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联系具有多样性</p><p>③充分认识并正确发挥联系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事物的发展</p><p>④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①错误;粮食部门抓收购和产后服务,实施“粮食产后服务工程”促进粮食提级进等,避免损失浪费,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充分认识并正确发挥联系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事物的发展。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当常数大于0小于1时,轨迹是椭圆;当常数等于1时,轨迹是抛物线;当常 数大于1时,轨迹是双曲线。上述结论表明(   )</p><p>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p><p>②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p><p>③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p><p>④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p><p>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联系的多样性。“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②错误。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的哲学依据是(   )</p><p>①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p><p>②只要部分功能达到最大化,整体功能就能实现最大化  </p><p>③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p><p>④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分清主流和支流</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系统优化方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体现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用综合思维的方式认识问题;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状态存在时才能使整体功能实现最大化,②错误。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黑白不容颠倒,是非不容混淆。2016年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地区》白皮书,重申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和政策,强调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材料告诉我们(   )</p><p>①真理标志客观与主观要符合的哲学范畴  </p><p>②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p><p>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p><p>④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①错误;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白皮书重申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和政策,强调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体现真理的客观性,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要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上述观点旨在强调(   )</p><p>①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p><p>②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p><p>③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p><p>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p><p>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③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④错误。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p><p>①哲学的全部价值在于以正确的世界观为研究对象</p><p>②人们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有关</p><p>③离开了具体科学知识作为基础,哲学就会失去其价值</p><p>④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p>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使得好与坏调和,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发现好与坏总是在一起。同样,悲与欢也总是结合在一处,看到恶的地方也总能看到善。这告诉我们(   )</p><p>①任何事物都有好与坏的两面  </p><p>②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不可解决的  </p><p>③矛盾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  </p><p>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但不一定都是好与坏的两面,①错误;“好与坏总是在一起。同样,悲与欢也总是结合在一处”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中国国家天文台和北京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在距离地球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231中隐藏着超大质量双黑洞。这是科学家首次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表明</p><p>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p><p>②科学实验是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  </p><p>③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p><p>④科学的认识方法能突破人类认识的有限性</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科学家发现类星体Markarian231中隐藏着超大质量双黑洞”说明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能动作用;科学实验是实践的一种形式,体现科学实验是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答案为A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十八大以来,每年“五一”前夕,习近平主席都要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问候。他在多个场合都表达过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理念。从人类社会的产生的角度看,我们之所以要尊重劳动,是因为(   )</p><p>①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促进了语言和意识的形成</p><p>②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p><p>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p>④劳动决定了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产生。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人脑的生成,促成了社会关系;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④错误。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要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要实现材料中的诸多“加快”,就必须(   )</p><p>①充分认识和利用事物间的有利联系,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  </p><p>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p><p>③积极创造条件,加快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p><p>④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在解决矛盾中的关键作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④错误;要实现材料中的诸多“加快”需要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的有利联系,推动事物的发展,加快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的飞跃。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作为以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全新通信技术,量子通信被视为可以解决人们的担忧、无条件保障通信安全的最有效方式。材料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p><p>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  </p><p>②只要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就能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取得成功  </p><p>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人们对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认识和利用  </p><p>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p><p>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体现了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不属于辩证法,④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在缺乏警察与适当监管的十字路口,往往容易形成拥堵。原因很简单,即每位驾驶者都按照自己的逻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和最佳的空间通过。在这里,个人理性的集合,完全有可能形成整体的非理性状态。要改变交通拥堵现象,必须(   )</p><p>①遵循交通事业发展的规律  </p><p>②注意遵循交通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p><p>③注重交通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p><p>④对交通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系统优化方法。要改变交通拥堵现象,必须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答案为 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希望掌握一种可以预知疾病的方法,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进行防范,但一直未能如愿。如今,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检测技术的完善,人们可以通过基因检测预测自己的健康走向,个性化预防疾病已经成为可能。这表明(   )</p><p>①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受实践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制约</p><p>②人类对疾病的认识随疾病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p><p>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能提高做事的预见性</p><p>④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一直希望掌握一种可以预知疾病的方法,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进行防范,但一直未能如愿”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检测技术的完善,人们可以通过基因检测预测自己的健康走向”说明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能提高做事的预见性。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描写天地与山光水色的古诗词名句中,蕴含同一哲学道理的是(   )</p><p>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p><p>②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p><p>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p><p>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p><p>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体现了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和绝对的;“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体现了规律的普遍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人们的立场不同、观点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开化的根雕艺术强调天人同构、寻奇觅美、巧借天然、突出意趣、独特创意,尊重树根的自然形态,挖掘其自然天成的美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p><p>①根雕艺术来源于人脑,对改造世界具有能动作用</p><p>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工匠精神具有相对独立性</p><p>③艺术是意识建构的联系,体现创作主观性与社会历史性的统一</p><p>④根雕艺术拓展了人类的想象力,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可知论,意识的能动作用。根雕艺术体现了文化的创新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①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能主观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③错误。根雕艺术尊重树根的自然形态,挖掘其自然天成的美感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今,“延迟退休”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观察漫画(作者:尹正义),得出的哲学结论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61f152eb/SYS201801021926415992922838_ST/SYS201801021926415992922838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p>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p><p>③政策的制定受制于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等因素</p><p>④不同主体的认识之间存在着差异性</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认识具有反复性。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漫画“延迟退休”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p><p>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p><p>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原子是世界的本原”</p><p>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p><p>④“存在即被感知”与“我思故我在”</p><p>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观点,二者同属于唯物主义,②不符合题意;“存在即被感知”与“我思故我在”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④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引用古语“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下列与“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所蕴含哲理相似的是(  )</p><p>①毫厘之差,或致弊于寰海 </p><p>②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 </p><p>③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p><p>④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p><p>A. ①②    B. ②③</p><p>C. ③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意思是说禁某事于开端容易,抢救在终结时就很困难,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故题肢①④正确;“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故排除题肢②;“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意思是指从古至今,管理百姓在于讲诚信,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贵,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故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为5天),“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这意味着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干涸了。“三候”现象表明(  )</p><p>A.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B. 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p><p>C. 认识事物应基于人的主观需要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三候”现象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认识事物应从客观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人的主观需要出发,C错误。答案为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如果说一个美丽的乡村要让人“记得住乡愁”,那么一座美丽的城市则要让人“望得见天际线”。</p><p>在城市之中极目远眺,透过一些高低结合、疏密得当、错落有致的古今建筑,看到近处的湖光水色、远处的山脊轮廓,以及更远处的日月星辰,能够随时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浑然一体的融合,享受到恬淡、闲适之美。这样的天际线,美在眼中,醉在心上。</p><p>城市天际线是城市的象征,是城市个性的浓缩,是城市繁荣的机缘。虽然城市天际线与城市是如此息息相关,但在很多情况下在城市的规划中它的地位并未得到体现,没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天际线规划使得城市形态不伦不类,出现不协调,而城市建设却是鲜有修补余地的。</p><p>(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城市天际线建设的重要性。</p><p>(2)试从哲学角度给城市的天际线建设提两点建议。</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城市天际线与城市建设息息相关。②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城市天际线建设能够使城市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浑然一体的融合状态;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城市天际线是城市的象征,是城市个性的浓缩,天际线建设可以使城市具有鲜明的特色。(每点4分,共12分)</p><p>(2)示例:①城市天际线建设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结合城市自身特点来进行;②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城市天际线建设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每点2分,共4分,其他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p><p>【解析】(1)题目限定了知识范围,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城市天际线建设的重要性。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发展和矛盾,考生要联系材料,运用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矛盾的特殊性等原理分析说明。</p><p>(2)设问要求从哲学角度就城市天际线建设提出两点建议。考生要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取答题知识原理,理论与材料相结合,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等方面分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坚持中西医并重,有利于极大地助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民健康权益的维护。</p><p>中医药从古至今在人们生活中形成的顺应天时自然、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和经验,与现代社会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理念高度契合。要古为今用,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文化,担起服务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的时代使命。</p><p>坚持中西医并重,须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分别来源于东西方文化的中医和西医,其各自短长愈显互补,而将中西医优势汇聚、提供最佳医疗养生保健方案,无疑是保护生命健康的最理想境界。针对西医学的短处,应当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和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p><p>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西医并重的认识。</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中医与西医是一对矛盾,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②中医与西医具有一致性。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其各自短长愈显互补。③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中西医是两套理论系统,二者存在着摩擦甚至冲突。④矛盾双方在对立统一中推动事物向前发展。我们应不断探索研究,寻求中西医交汇点,提供最佳医疗养生保健方案。</p><p>【解析】本题属于认识类简答题,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考生在分析时要结合材料,从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斗争性表现,矛盾同一性表现,矛盾斗争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矛盾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等方面说明。 </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1日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9周年纪念日。作为在中国首个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从来都是世界瞩目的“娇儿”。从呱呱坠地到风华正茂,在“一国”基础上充分发挥“两制”优势的香港,具有“他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全球竞争中屡创佳绩。但如同朝气蓬勃的青年,19岁的香港特区有着远大理想,期待更好的发展,却不得不面对眼下由内外环境变化和深层次矛盾激发的种种难题。贫富分化现象严重、竞争力下降、政治争拗不休……年轻的特区承受着沉重的压力,“一国两制”实践也面临新的课题。当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香港特别行政区正不断展现智慧和能力,在中央政府一如既往的坚定支持下努力破解难题,努力挥别“成长的烦恼”,稳步迈向“一国两制”实践的新航程。</p><p>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香港走过的风雨历程。</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从呱呱坠地到风华正茂,香港在全球竞争中屡创佳绩,说明了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着的。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香港特别行政区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印证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9年来,香港在全球竞争中屡创佳绩,但也不得不面对“成长的烦恼”,不过,最终会稳步迈向“一国两制”实践的新航程。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从呱呱坠地到风华正茂,香港在全球竞争中屡创佳绩,经过量的积累,实现了质的飞跃,如今又开始新的量变,稳步迈向“一国两制”实践的新航程。</p><p>【解析】题目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要求运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分析香港走过的风雨历程。考生在分析时要紧扣知识范围,理论结合材料,从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发展的状态等方面分析说明。</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