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13:07

河南省鹤壁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代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版“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p><p>①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p><p>②践行孝道的方式要顺应时代的变迁 </p><p>③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源泉 </p><p>④“孝道”的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中强调我国的孝道在继承古代孝道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因时而变,体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源头,但本题强调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念,与时俱进,因时而变,①③选项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p>【考定定位】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40.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比较<br />&#xa0;</p></td><td style="width:19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相对稳定性<br />&#xa0;</p></td><td style="width:229.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鲜明的民族性<br />&#xa0;</p></td></tr><tr><td style="width:40.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涵<br />不同<br />&#xa0;</p></td><td style="width:19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br />&#xa0;</p></td><td style="width:229.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指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br />&#xa0;</p></td></tr><tr><td style="width:40.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强调的侧重点不同<br />&#xa0;</p></td><td style="width:19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br />&#xa0;</p></td><td style="width:229.2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br />&#xa0;</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6北京市西城区“百姓戏剧展演”于5月开幕。展演剧目不仅为百姓的原创剧,还由百姓演,请百姓免费看。“百姓戏剧展演”活动自2014年起已成功举办两届。材料主要说明</p><p>A.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p><p>B. 每个人都是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p><p>C. 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p><p>D.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历史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展演剧目不仅为百姓的原创剧,还由百姓演,请百姓免费看”说明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故C选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主要表明(  )</p><p>A. 文化在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发展</p><p>B.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p><p>C. 文化创新过程必须体现时代精神</p><p>D. 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幽默”、“基因”、“沙发”等词语来自英语,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说明文化在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发展,A符合题意;B、C、D均与材料意思不符;故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6山东潍坊期中)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作风,所以与人讲话总会记得要保持一段距离;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  )</p><p>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p><p>②英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截然相反</p><p>③英国人与阿拉伯人难以交流</p><p>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英国人、阿拉伯人对交往方式的不同认识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习惯,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选项②说法错误,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37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途径</p></td><td style="width:315.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容</p></td><td style="width:315.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②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特点</p></td><td style="width:315.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潜移默化;②深远持久</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结果</p></td><td style="width:315.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5江西南昌十校联考)“50后”的毕业照可谓中规中矩;“60后”的带着“铁饭碗”时代的烙印;“70后”“文艺青年”的抱着吉他背靠字画;“80后”“90后”的开放、搞怪让人印象深刻。毕业照的变迁印证了(  )</p><p>A. 不同的时代孕育了不同的文化</p><p>B. 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p><p>C. 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正确反映</p><p>D. 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毕业照属于文化的范畴,这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毕业照的变迁印证了不同的时代孕育了不同的文化,A适合题意;B、D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但不一定是正确反映,C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这说明</p><p>①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p><p>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个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体现了个人对社会具有促进作用,体现了①;志愿者,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②正确,选A。③错误,夸大了思想道德水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④强调了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不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热门电视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上映当天凭借35%的排片超越同期其他影片,首日报收6 800万登上票房榜榜首。《奔跑吧!兄弟》电影版再次搅动舆论,它甚至惊动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媒体,三天2.3亿的票房再次让很多中国人甚至世界人民抓狂。这表明</p><p>①影视作品应该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p><p>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p><p>③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上有很强的竞争力</p><p>④文艺作品要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p><p>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奔跑吧!兄弟》电影版票房再次让很多中国人甚至世界人民抓狂,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故选项②符合题意;《奔跑吧!兄弟》在电视综艺节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又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故选项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影视作品应该立足于社会实践,面向市场并满足市场需求,排除;选项③从材料不能直接得出,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甲骨、金属直到数字化屏幕,每次汉字载体的变革都带来书写和阅读的巨大变化。这表明</p><p>①读写技术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p><p>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p><p>③文字载体的变化对认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p><p>④知识的传播方式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③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每一次汉字载体的变革都带来书写和阅读的巨大变化,说明文字载体的变化对认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说明知识的传播方式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故入选。①②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事物发展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也没有涉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慕课(MOOC)”是近来涌现出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促进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它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p><p>①是推动文化变化发展的根本因素</p><p>②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p><p>③使教育方式和手段发生重大变革</p><p>④促进了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发展</p><p>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慕课是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这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使教育方式和手段发生了重大变革,③正确;慕课是“为了促进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表明现代信息技术能促进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④正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是推动文化变化发展的根本因素,①错误;教育(而非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排除。故答案选C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手机已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至 2012 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 11 亿。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p><p>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p><p>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手机属于电子产品,其多样化的功能已成为消费时尚,这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①符合题意;人们用手机支付、办公、社交等等,这体现文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故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科技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排除;③说法错误,价值取向作为社会意识应该由社会存在决定,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p><p>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p><p>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p><p>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p><p>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文化在人们生活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不是主导地位,故排除;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排除;题题肢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必须提高(  )</p><p>A. 国家的民族精神    B. 国家的文化竞争力</p><p>C. 国家的科技水平    D. 国家的综合实力</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要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5湖南长沙模拟)美国一直标榜“不受限制的互联网”是它的“国家商标”,互联网只有“公海”没有“领海”。然而,以“棱镜”为代号的美国网络监控计划的披露让人们发现,多年来,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谷歌、微软、苹果等9家互联网公司的中央服务器,通过提取视频、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其他国家进行网络监控,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超过6.1万项的网络攻击。这表明(  )</p><p>①一切文化都是政治发展的工具</p><p>②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p><p>③现实社会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p><p>④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将长期存在</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美国通过文化推行霸权主义,可见现实社会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同时表明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将长期存在,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文化不一定都是政治发展的工具,排除;选项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不同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开封刺绣、禹州钧瓷,越来越多的河南产品走出国门,为河南人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同时,这也让本土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这说明(  )</p><p>①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p><p>②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p><p>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p><p>④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河南产品走出国门,为河南人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让本土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这说明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①②适合题意;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是错误的;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古人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强调晚辈对长辈的绝对顺从;现代我们提倡的“孝”,则是晚辈在平等基础上对长辈的孝敬、关爱和陪伴。这说明</p><p>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p><p>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p><p>③文化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p><p>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但古人与今人在孝行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这既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也体现了文化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①③正确,②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糟粕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发展,④错误。故答案选A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京剧因其凝重、洗练、端庄、大气的美学品味和精致细腻、声情并茂的表现力被称为“国剧”,成功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申遗成功有利于</p><p>①保护、继承与发展京剧艺术</p><p>②更好地向世界宣传京剧的文化价值</p><p>③促使国人自觉抵制落后文化</p><p>④增强世界人民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p><p>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京剧申遗成功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有利于保护、继承与发展京剧艺术,更好地向世界宣传京剧的文化价值,选B;③不选,因为京剧申遗与抵制落后文化无关;④不选,我们京剧申遗有利于增强本固人民的自豪感,而不是世界人民的自豪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每年的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但知道这个日子的人并不多。戏剧不像电影、音乐等大众艺术,具有快速传播性、可复制性。一部片子、一首乐曲,一夜之间,一日之间,就可以飘得很远。戏剧是剧场艺术,具有现场性、难以复制性,传播效果多是慢热。一部戏要演一段时间才能逐渐为人知晓。下列有助于戏剧文化发展的措施是</p><p>A. 加强学校的戏剧教育普及戏剧文化知识</p><p>B. 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戏剧推动戏剧文化发展</p><p>C.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决定戏剧文化发展方向</p><p>D. 摒弃传统戏剧桥段融入时代精神</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的相关知识点。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者重要角色。加强学校的戏剧教育普及戏剧文化知识有利于戏剧文化的发展,入选。B说法错误,对待戏剧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选。C说法错误,现代科技手段有利于戏剧文化的发展,但是不能决定戏剧文化发展方向,不选。D说法错误,对待传统戏剧桥段要坚持辩证的否定,不选。故答案: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甘肃环县是著名的“皮影之乡”。为了保护皮影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2012年环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保护传承暂行规定》、《传承人管理办法》和《戏班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并尝试通过学校教育等方式培养传承人。目前,环县从事皮影演出和雕刻的有500多位艺人,环县皮影艺术团先后11次应邀出访欧洲。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环县的皮影产品向多样化迈进,已开发出皮影挂历、香包、鞋垫等12大类160多个产品。</p><p>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评析。</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立足社会实践,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环县政府制定出台《保护传承暂行规定》《传承人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调动了群众热爱、参与皮影艺术的积极性。</p><p>②文化创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充分利用传统皮影艺术中的合理因素,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开发出皮影挂历、香包、鞋垫等多个产品。           ③充分发挥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功能。环县政府尝试通过学校教育等方式培养传承人。</p><p>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环县皮影艺术团先后11次应邀出访欧洲,体现了这一点。</p><p>【解析】本题以民间艺术皮影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创新、文化传播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评析,属于评析类的解答题。环县政府制定出台《保护传承暂行规定》《传承人管理办法》和《戏班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尝试通过学校教育等方式培养传承人”是充分发挥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功能的体现;“环县皮影艺术团先后11次应邀出访欧洲”说明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说明文化创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文化产业发展最发达的国家,其产值目前已经占到GDP的31%;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日本文化产业的盈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盈利。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巨大逆差。来自政府文化部门和专业公司的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逆差至少是10∶1。为此,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p><p>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对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意义。</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强国能够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强国战略,可以推动文化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③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可以防止外来文化的渗透和西化,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④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p><p>【解析】本题以文化产业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综合国力的关系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对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材料: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曾经说,他一生中对父亲的艺术继承的多,新创作的少,因为父亲梅兰芳大师留下那么多优秀的梅派经典,亟需抢救和继承,实在无暇顾及新剧目创作。在这个意义上,他的一生是“保守”的一生,而不是“创新”的一生。</p><p>梅葆玖先生的“保守”,是为了要“保”住京剧传统艺术之精华,为中华民族保住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保”住这份遗产,“守”住梅派的精华,是京剧健康发展的基础,他的“保守”的文化意义,丝毫不输于创排几出新剧目。当然,梅葆玖先生并不僵化。他从不排斥各种新颖传播手段,他的表演绝不拘泥于重复前辈大师表演的表象,他所做的传承不是机械的复制。</p><p>梅葆玖先生和他弟子们的精湛演出,让无数青年观众回到剧场,感受京剧和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进而激活新一代青年人细胞里的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p><p>(1)梅葆玖先生对梅派艺术的传承是“保守而不僵化”。你是否赞成这种传承方式?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p><p>(2)京剧要发展需要有其群众基础。请就如何让京剧吸引更多年轻人提出两条合理建议。</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赞成这种传承方式。理由: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就没有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京剧是国粹,要传承。梅葆玖守住梅派的精华而不僵化,把传统文艺和它的魅力传承下来延伸下去,供人们享用,在青年人中植下了根,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p><p>②反对这种传承方式。理由:其一,文化只有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创新之路是京剧的发展之路;其二,京剧创新的根本来源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表现的是时代精神;其三,梅葆玖为守住梅派的精华做出了贡献,要褒扬,但不能因此就把它作为社会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p><p>(2)答案示例:</p><p>①在传统京剧中加入一些青春和现代元素,对形式、题材等进行创新。</p><p>②通过媒体扩大京剧影响,让京剧进入青年人的生活。</p><p>【解析】本题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的相关论述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分设两个小题进行考查。</p><p>(1)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是否赞成梅葆玖先生的这一传承方式,并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本题属于半开放性试题,考生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若考生赞成这一观点,可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进行说明;若考生反对这一观点,可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就如何让京剧吸引更多年轻人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属于半开放性试题,没有限定答题的知识范围,因此考生所提的建议只要符合题干主旨,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即可,难度不大。如:在传统京剧中加入一些青春和现代元素,对形式、题材等进行创新;通过媒体扩大京剧影响,让京剧进入青年人的生活。等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鹤壁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