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12:57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p><p>①全民学习      ②活到老学到老    ③终身学习    ④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故①③选项入选。②④选项均不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排除。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应做到</p><p>①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p><p>②继承传统文化   </p><p>③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p><p>④让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   </p><p>⑤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p><p>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我们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应做到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让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故正确答案选①③④⑤,②选项表述错误,对待传承文化要批判继承。④选项表述不当,排除。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p><p>A. 为人民服务    B. 集体主义    C. 诚实可信    D. 爱国主义</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故A选项正确入选。其他选项表述均错误,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p><p>A. 物质基础    B. 政治保障    C. 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 以上都不是</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故C选项表述正确入选。其他选项表述错误,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优秀文化作品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p><p>A. 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B. 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p><p>C. 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p><p>D. 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优秀文化作品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故B选项入选。A选项强调的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故排除。C选项是优秀文化作品的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具体的表现。D选项与题意不符。</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7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46.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td><td style="width:178.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增强人的精神力量</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3" style="width:1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p><p>同</p><p>点</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体现</p></td><td style="width:146.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只体现在主观领域</p></td><td style="width:17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体现在人的具体行动中</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侧重点</p></td><td style="width:146.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强调优秀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完善,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广度</p></td><td style="width:17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强调优秀文化作品对人的激励作用,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力度</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途径</p></td><td style="width:146.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p></td><td style="width:17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动接受优秀文化作品的熏陶</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72.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相同点</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丰富的精神世界必然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②优秀文化作品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又能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③二者都是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都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拥抱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材料说明了</p><p>A. 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p><p>B.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p><p>C. 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p><p>D. 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说明了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C说法符合题意。A说法片面,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可能不同。B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D说法不对,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40多位民俗学者建议:应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通过官方干预,复兴传统节日。这样做有利于</p><p>①继承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民俗  </p><p>②给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新的乐趣   </p><p>③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表达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 </p><p>④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p><p>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目前,40多位民俗学者建议:应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通过官方干预,复兴传统节日。这样做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民俗,给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新的乐趣,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表达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故①②③选项入选。④选项不是题目意义所在。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改善台海关系,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大陆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向和平与合作的方向发展,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主席连战及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对大陆进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破冰之旅”“和平之旅”的访问。这体现了</p><p>A. 台海两岸已经实现了和平</p><p>B.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p><p>C.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内容</p><p>D. 两岸关系不断趋向融合</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选项表述与事实不符,排除。B、D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排除。题目中,为改善台海关系,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大陆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向和平与合作的方向发展,同时台湾方面中国国民党、亲民党等领导也对大陆进行访问,这体现了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内容。故C选项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以及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驾齐驱的第四个自信。如何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成为当下中国的时代课题。关于文化自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①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p><p>②有了文化自信,才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p><p>③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既继承传统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p><p>④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p><p>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以及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故①④选项正确入选。②选项表述错误,他们之间不是因果关系。③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C。</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5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自觉</p></td><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自信</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含义</p></td><td style="width:15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p></td><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表现</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64.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都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关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64.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p></td></tr><tr style="height:66pt"><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要求</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64.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p><p>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根本之策是</p><p>A.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p><p>B. 抵制洋垃圾的进入</p><p>C. 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p><p>D. 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我国文化的发展主要依靠我国自己,选D。A、B强调的是外因,不是根本之策。C是提高文化影响力的作用,不是措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对我们先进文化发展的启示是</p><p>A. 既要重视文化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道德素质的培养</p><p>B. 文化教育是次要的,关键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p><p>C.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D.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要强调了一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道德品质,故启示我们在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文化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道德素质的培养。故A选项入选。B选项表述错误,排除。C选项将发展先进文化等同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故错误。D选项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应当 </p><p>①兼容并包,全面吸收            </p><p>②提高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  </p><p>③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p><p>④积极进行文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生活的“喜”与“忧”的理解。是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①说法太绝对,应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p><p>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p><p>②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p><p>③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p><p>④坚决抵制腐朽文化</p><p>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我们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故①②③④选项表述均正确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p><p>【1】孔子的话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是</p><p>A. 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p><p>B.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p><p>C. 必须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p><p>D. 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p><p>【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是 </p><p>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p><p>②都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感召性、劝导性</p><p>③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p><p>④法治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精神文明</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B</p><p>【2】C</p><p>【解析】本题以孔子的思想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1】题目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意思指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故他的话启示我们今天国家的建设需要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故B选项表述正确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恩格斯这段话说明了</p><p>A. 文化就是对社会经济的反映</p><p>B.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p><p>C. 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p>D. 其实经济并不能决定文化</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也就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说明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D项错误。本题选B项。A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域文化具有封闭性特征,但是随着人口流动,它又具有向外的传播性,客家文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客家是汉族的独特民系,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如客家的围屋在中国民居中是独树一帜的,客家话形成一种独特的方言。当客家人向海外移民时,又将中国文化带到异国他乡。完成下面小题。</p><p>【1】除客家文化外,我们还可以将文化划分为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这种划分文化的标准是:</p><p>A. 民族    B. 时代    C. 国家    D. 地域</p><p>【2】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 </p><p>①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      </p><p>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p><p>③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而岭南文化是落后文化</p><p>④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p><p>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D</p><p>【2】A</p><p>【解析】本题以客家文化随着人口流动,向外不断传播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1】根据题目的表述,除客家文化外,我们还可以将文化划分为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这种划分文化的标准是地域,故D选项表述正确入选。其他选项错误,排除。</p><p>【2】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表明了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故①②选项入选。③④选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p><p>A. 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p><p>B. 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有多层次的需求</p><p>C. 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p><p>D. 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A中“飞速”提高的说法不对。题干中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说明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化的特点,B说法符合题意。C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体现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文化不同。D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体现文化影响政治生活。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p><p>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间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3分)</p><p>②“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3分)</p><p>③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分)</p><p>④“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各民族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3分)</p><p>【解析】本题以费孝通先生针对文化的多样性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文化的多样性知识的理解。可以从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等方面结合材料回答。</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辨析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完全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p><p>&#xa0;</p></div></div>
<div><p>【答案】(1)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因此,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有一定的合理性。(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此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3)仅仅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归结为汉字和史书典籍是片面的。</p><p>【解析】本题属于辨析类题目。本题要求考生辨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完全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p><p>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审读题目,把握其中心意思。首先,考生需要明确,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这个教材的基本观点。其次,还需要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角度说明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最后总结,该观点具有片面性。</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71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毛泽东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者必须和人民群众相结合。71年来,《讲话》犹如精神灯塔,指引我国文艺事业和文化建设不断谱写辉煌篇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讲话》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p>(1)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与人民群众相结合?</p><p>(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从哪些方面去努力?</p><p>(3)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及我国文化建设实际,谈谈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有利条件。</p><p>&#xa0;</p></div></div>
<div><p>【答案】(1)我们的文艺是人民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文艺创作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因此,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群众的生活和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p><p>(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    </p><p>(3)①文化的发展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具有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②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③文化的发展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领导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⑤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当前,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高涨,我们建设文化强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p><p>【解析】本题以71年前毛泽东的讲话指引我国文艺事业和文化建设不断谱写辉煌篇章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1)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与人民群众相结合。解答这道题需要考生明确我们发展的文化是什么样的文艺,即我们的文艺是人民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从这一点出发,从而说明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首先分析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次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本题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小问题,考生在实际组织答案的过程中需要依次进行作答,不要混答。第一个问题,难度较小,考查的是教材的基础知识。第二问题,考生在认真审读材料的基础上,着重可以从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以及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p><p>(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及我国文化建设实际,谈谈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有利条件。解答本题一方面需要考生认真解读材料,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充分发散思维进行作答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 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p><p>(1)你认为,许衡心中的“主”是指什么?</p><p> (2)请分析“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给我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启示。</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许衡心中的“主”是指高尚的道德情操,至高的思想道德目标。</p><p>(2)“该不该摘”反映了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从许衡的行为中我们应认识到加强自身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重要性。通过自省、自律的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在加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6分</p><p>【解析】本题以元代许衡虽饥渴但是不摘路边的梨子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第(1)问,要求考生分析,许衡心中的“主”是指什么。解答本题主要从文化生活中思想道德的角度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材料的解读,许衡虽饥渴但是不摘路边的梨子,即表明了他有着较高的思想道德情操,其中,“主”即指高尚的道德情操,至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第(2)问,要求考生分析“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给我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启示。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解析试题。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归纳为什么要这样做。故考生从加强自身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以及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等角度分析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