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在消费某一物品时,随着消费数量(OQ)的增加,人们从每一增加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感(OMU)却逐步递减。这一心理现象可能会导致企业</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0957d85e/SYS201801021955048712270516_ST/SYS201801021955048712270516_ST.001.png" width="151"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0957d85e/SYS201801021955048712270516_ST/SYS201801021955048712270516_ST.002.png" width="67" height="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发展优势产品,扩大生产规模</p><p>②实施创新驱动,生产适销对路产品</p><p>③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品种</p><p>④尊重消费者权益,提高产品质量</p><p>A. ①②</p><p>B. ②③</p><p>C. ③④</p><p>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 "随着消费数量(OQ)的增加,人们从每一增加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感(OMU)却逐步递减"和上述图像可知,这种心理会促使企业优化产品结构,丰富品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故题肢②③正确;题肢①错误,错在了"扩大规模";题肢④与题意无关;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结合下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关于某商品需求量或供给量由D1到D2的变动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0957d85e/SYS201801021955053399286241_ST/SYS201801021955053399286241_ST.001.png" width="437"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0957d85e/SYS201801021955053399286241_ST/SYS201801021955053399286241_ST.002.png" width="67" height="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商品打折促销会出现图l所示的变动</p><p>B.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出现图Ⅱ所示的变动</p><p>C. 互补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该商品出现图Ⅲ所示的变动</p><p>D. 政府出台鼓励该商品生产的政策措施会出现图Ⅳ所示的变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商品打折促销会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而图1是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格会降低,需求量会上升,与题中图2相符,故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互补品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量下降,而不是上升,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政府出台鼓励政策会导致供给量增加,而不是减少,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通常情况下,投资者将黄金作为对冲美元贬值风险的资产。因此,美元汇率与黄金价格的走势具有较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黄金价格连续出现创新高的走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p><p>A. 黄金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p><p>B. 国际市场美元的购买力上升</p><p>C. 黄金的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p><p>D. 国际市场美元的购买力下降</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商品价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故A项不题意,不能入选;C项中的观点与实际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题中材料“美元汇率与黄金价格的走势具有较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黄金价格连续出现创新高的走势”,据此可以选出D项,排除B项。因此,答案是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p><p>A. 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p><p>B. 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p><p>C.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p><p>D.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一定要准确理解“跳跃如果不成功,为什么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主要是说商品卖不出去,商品的价值就不能实现,商品所有者的活动就是徒劳,不被社会承认。因此这启示商品的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这样才能顺利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商品的价值,A正确;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生产者得到的是商品的价值,失去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B错误;货币在充当商品交换媒介时是现实的货币,C错误;货币在物物交换中只是起媒介的作用,不起决定作用,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世纪90年代初,某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1万多元人民币,年销售量不足1000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2016年该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不到900元人民币,年销售量达100万部。这说明</p><p>①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降低</p><p>②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使用价值量增加</p><p>③该商品的市场售价不断降低,刺激了需求量不断上升</p><p>④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断增加,导致了其价值不断降低</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就会不断降低,故选项①符合题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说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使用价值量增加,故选项②符合题意;“2016年该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不到900元人民币,年销售量达100万部”说明该商品的市场售价不断降低,刺激需求量不断上升,故选项③符合题意;选项④说法错误,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而不是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描述的是2016年7~12月某商品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0957d85e/SYS201801021955059181251890_ST/SYS201801021955059181251890_ST.001.png" width="397"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p><p>B. 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p><p>C. 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p><p>D. 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通过材料中表格我们可以看到,该商品的价格在不断上升。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所以该商品可能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生产者利润增加,或许会扩大该商品生产;该商品的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该商品的需求,转而消费其替代品,但是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C错误,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般来说,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2月,全球一系列重大节日的相继到来,使得黄金消费量保持旺盛,推动了黄金价格的走高。这说明影响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是( )</p><p>A. 黄金的使用价值增多</p><p>B. 黄金的市场需求增大</p><p>C. 黄金的价值不断提高</p><p>D. 黄金的市场供给增加</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材料中“全球一系列重大节日的相继到来,使得黄金消费量保持旺盛,推动了黄金价格的走高”说明影响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是黄金的市场需求增大,故B选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p><p>A. 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p><p>B. 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的大米</p><p>C. 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p><p>D. 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学生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注意两点:一是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和表现形式,二是明确本题是一道逆向选择题。选项A生产钻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比生产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故正确,不能入选;选项B、D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也不能入选;选项C明显属于欺诈行为,违背价值规律,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假设某企业2016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17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p><p>A. 4元、4元、60万元</p><p>B. 6元、8元、90万元</p><p>C. 4元、6元、90万元</p><p>D. 8元、6元、120万元</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直接关系。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该企业2011年的个别价值=6÷(1+50%)=4 。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变,社会价值仍为6元。商品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产品的价值量。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商品数量为10×(1+50%)=15。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6元,2011年价值总量=15×6=90.本题选C项。</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资料显示,目前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各国首都中排名百位之后,每年缺水均在4亿立方米左右。据报道,北京三年后将喝上经淡化的渤海水。受海水淡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淡化海水的价格一直备受关注。</p><p>(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请你预测淡化海水价格可能的走势并说明其理由。</p><p>(2)简要分析淡化海水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1)走势:先高后低。理由: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受海水淡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淡化海水初期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较多,成本较高,价格就高。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淡化海水价格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渐降低。(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p><p>(2)①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可以根据商品价格的涨跌来决定是否购买以及购买多少。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②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下降,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p><p>【解析】本题以淡化海水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分设两个小题进行考查。</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请你预测淡化海水价格可能的走势并说明其理由,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关键字句,获取有效答题信息。从材料“受海水淡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淡化海水的价格一直备受关注”可以推断出,当前淡化海水的技术不成熟,淡化海水的成本较高,因此起初淡化海水的价格会比较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淡化海水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因此其价格会逐渐降低。</p><p>(2)本题要求考生简要分析淡化海水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明确,即淡化海水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世界奢侈品报告蓝皮书》称,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占据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大部分集中在服饰、香水、珠宝、手表等,但私人度假酒店、顶级家私、艺术品投资、豪华游艇也逐渐受到中国买家的关注。</p><p>材料二:一位学者表示,奢侈品消费将在中国形成“排浪式”的浪潮。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有消费能力的富人阶层,他们追求品位和个性化消费;二是在首先富裕起来的阶层中,奢侈品形成一种示范效应,也让白领、小老板开始追逐,变成“排浪式”的消费浪潮;三是现在许多独生子女踏入社会,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改变,而且家庭也有实力支撑他们的这一消费观念。</p><p>奢侈品在中国成了贫富不均的代名词,但矛盾的是,它不仅是中国有钱人“为了面子”的基本装备,也是一些中低收入人群想获得别人关注和尊敬的特殊装备。</p><p>(1)结合材料,分析奢侈品消费将在中国形成“排浪式”的浪潮的主要原因?</p><p>(2)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从消费者的角度谈谈你对奢侈品消费的看法。</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普遍增加。②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存在贫富两极分化,先富起来的部分人成为购买奢侈品的主力军。③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人们争相购买奢侈品受到了炫富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的影响。</p><p>(2)①应结合自己实际的经济条件和消费能力,选择是否进行奢侈品消费。(阐述原因)②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具体内容略)</p><p>【解析】本题以《世界奢侈品报告蓝皮书》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分设两个小题进行考查。</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奢侈品消费将在中国形成“排浪式”的浪潮的主要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差距、物价的变动、消费心理等都是影响消费的因素。考生可围绕上述几点进行阐述。</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从消费者的角度谈谈你对奢侈品消费的看法,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仔细阅读材料,不难发现本题实质上考查的就是“做理性消费者”的知识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做理性的消费者包括的内容主要有: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