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12:09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是一个历史意味格外浓重的年份。清算战争罪责、真诚反思历史,考验着一个民族构建正确认知的能力。对于有历史罪责重负的国家而言,培育、提升这个能力,更是必修课。令人欣慰的是,德国最终向世界交出了反思历史的合格答卷。与德国相反,同为二战发起国的日本,却在战争罪责问题上反反复复,逆动不止。德日两国在反思侵略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值得对比,日本方面迄今显示的认识差距不容忽视。由此可见</p><p>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p><p>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质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p><p>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p><p>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②选项说法错误,价值判断有明确的判断标准,故排除;③选项中客观不可能随主观的变化而变化,故排除。①④选项表述正确。根据题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谈到党内监督问题时,习总书记提出要抓住“关键少数”。这个“关键少数”就是指一把手领导干部,着力点是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监督制约,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抓住“关键少数”是因为</p><p>①“关键少数”离不开领导干部这个整体</p><p>②“关键少数”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领导干部这个整体起决定作用</p><p>③“关键少数”这个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进程中处于支配地位</p><p>④抓住“关键少数”这一主要矛盾,就把握住了领导干部的主流</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在谈到党内监督问题时,习总书记提出要抓住“关键少数”,这是因为“关键少数”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领导干部这个整体起决定作用,这个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进程中处于支配地位。故②③入选。①选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④选项错误,关键少数是支流,不是主流。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以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强化日常管理,抓早抓小,确保如期实现国家监察工作目标。材料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有</p><p>①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p><p>②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③树立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p><p>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要以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强化日常管理,确保如期实现国家监察工作目标,体现了树立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③项符合题意;抓早抓小,确保如期实现国家监察工作目标。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①项符合题意;②④项在题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中的这一做法没有看到:</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67ffee9e/SYS201801021923570925202331_ST/SYS201801021923570925202331_ST.001.png" width="198"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是相互对立</p><p>②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具有同一性</p><p>③要拥有真正幸福必须走出狭隘的自我</p><p>④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中,两辆车遇到一起,谁也不让谁,结果是谁也过不去,如果“你想过去,就必须让对方先过去”,所以漫画中的这一做法没有看到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具有同一性,要拥有真正幸福必须走出狭隘的自我。故②③入选。①选项错误,只看到了对立,没有看到统一。④选项与漫画主旨不符。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江苏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这种创新举措在当地网友的微信朋友圈引发热议。该举措的积极意义在于</p><p>①护理院创新的管理方式,成为中华传统美德最主要的传承者  </p><p>②唤起子女及社会的道德自觉,弘扬社会正能量</p><p>③引导子女正确处理工作与孝敬的关系,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     </p><p>④提醒子女更多地用金钱孝敬父母</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苏州该护理院推出的“奖孝金”管理制度在当地网友的微信朋友圈引发热议。该举措的积极意义在于唤起子女及社会的道德自觉,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子女正确处理工作与孝敬的关系,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故②③入选。①选项表述错误,排除。④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有</p><p>①两者的分歧主要受客体变化的复杂性制约    </p><p>②两者存在的分歧反映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p><p>③两者观点凸显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p><p>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的观点属于可知论的观点,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其根本分歧在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故②④入选。①选项表述错误,排除。③选项表述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蕴含的哲理是有</p><p>①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p><p>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p><p>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p><p>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应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从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但是如果一直持续滥砍滥伐,最终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这说明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应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故②④选项正确入选。①选项错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选项表述不是从辩证法的角度来阐述的。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相对于现行的民法通则来说,在“对胎儿利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民事责任年龄”等方面做了不少修改,亮点鲜明。这折射出()</p><p>①反映公民意是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p><p>②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p><p>③国家致力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权益</p><p>④我国民主法制的不断进歩</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民法通则在“对胎儿利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民事责任年龄”等方面做了不少修改,亮点鲜明。折射出我国民主法制的不断进歩,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②④项符合题意;立法要体现人民意志而不是公民意志,①项错误;国家致力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各项权益,③项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2日起,好莱坞高概念科幻动作大片《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在中国内地正式公映。据2016年9月8日下午的数据,该片全国票房已达2.76亿元,在目前以国产影片为主,票房偏冷淡的9月初,《星际迷航3》被视为:“救市之作”。这说明</p><p>A.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p><p>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p><p>C.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p><p>D. 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好莱坞高概念科幻动作大片《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该片全国票房已达2.76亿元,国产电影中《星际迷航3》被视为:“救市之作”。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B入选。A、C选项与题意无关。D选项表述颠倒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16日,中国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这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太空和地面之间量子通信的国家,同时也建成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这对于我国着眼未来空间安全挑战,调整空间安全战略,创新发展航天装备与技术,拓展商业航天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p><p>A. 促进了生产工具的改进</p><p>B. 提高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p><p>C. 拓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p><p>D. 促使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创新的作用的知识。 “着眼未来空间,创新发展航天装备与技术,应用领域进拓展”集中体现了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拓展了劳动的对象,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三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由中、日、德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利用重离子直线加速器(RILAC),成功合成了116号元素粒鉝的同位素292Lv和293Lv。人们对元素的探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这表明</p><p>A. 人类可以制造自然物</p><p>B. 人的意识依賴于物质</p><p>C.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p><p>D.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自然界产生后,自然物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物,不能制造自然物,A项不选;人的意识依赖于物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不选;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选;人们对元素的探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这说明人们对元素的探索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D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吃着碗里不想锅里》意在告诉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3ac00153/SYS201801021845409528937318_ST/SYS201801021845409528937318_ST.001.png" width="197" height="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①想问题做事情要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xa0;&#xa0;</p><p>②解决主要矛盾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前提</p><p>③必须重视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条件和可能&#xa0;&#xa0;</p><p>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才能推动事物发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中,“吃着碗里不想锅里” 其意思是只顾生产,不顾安全,故其意在告诉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如果一味生产,有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突发,故告诉我们必须重视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条件和可能;故①③入选。②选项表述错误,排除。④选项表述与漫画主旨不符。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于2016年10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彪炳史册的长征。</p><p>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p><p>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p><p>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相关知识,说明红军长征历程对今天我们走好新的长征路有何启示。</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在新长征道路上会有许多困难,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实现伟大复兴。②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走好今天长征路,需要我们要坚持改革,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③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统一。走好今天长征路,需要我们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坚定不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或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解析】本题以红军长征历程为话题,属于启示类试题,知识限定不明确,因此需要着重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答案。“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彪炳史册的长征”启示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在新长征道路上会有许多困难,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实现伟大复兴;“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启示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启示我们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统一。</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