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10:59

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指出,我们同住“地球村”,但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说明(  )</p><p>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p><p>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材料中的“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强调的是个性,因此选项①②正确。选项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和民间俗语“吃什么补什么”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科技发达和文明进步的今天,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世界潮流,但仍有不少人还认为食用和药用野生动物可以大补。这说明(     )</p><p>①饮食文化中也存在腐朽文化   </p><p>②对饮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我们要鉴别并加以改造、剔除</p><p>③吃不吃野生动物既是科普问题,也是文化观念问题  </p><p>④对落后饮食文化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考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中“不少人还认为食用和药用野生动物可以大补”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是饮食文化中的糟粕,我们要鉴别并加以改造、剔除,故入选;①④表述错误,食用和药用野生动物可以大补的观念属于落后的饮食文化,对待落后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对其进行改造和剔除;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18日,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完成下面小题。</p><p>【1】历届文艺会演期间,少数民族演员满怀激情载歌载舞,展示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的蓬勃活力。可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体现了 (     )</p><p>①中华文化的异彩纷呈    ②民族文化是优秀文化  </p><p>③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2】文艺会演参演剧目主题突出、民族特色浓郁、地域特点鲜明,同时又极具现代气息,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其中的地域特点鲜明是基于 (     )</p><p>A. 各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p><p>B. 受各区域历史和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影响</p><p>C. 各区域文化相互独立并保持各自传统特色</p><p>D. 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C</p><p>【2】A</p><p>【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对材料的分析能力,难度不大。</p><p>【1】①符合题意,“历届文艺会演展示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的蓬勃活力”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异彩纷呈;②表述错误,民族文化中有精华也在糟粕,并非都是优秀文化;③不合题意,材料内容没有从时间上分析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④符合题意,材料分析的是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由材料内容可看出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本小题选C。</p><p>【2】A符合题意,文艺会演参演地域特点鲜明,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之所以地域特点鲜明是因为各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B是原因,但表述不完整;C不符合题意;D与题干重复;故本小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现实的深度与情感的浓度穿透人性,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p><p>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p><p>③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①④符合题意,题中“《中国达人秀》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表明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②不符合题意,观点正确但材料未涉及;③符合题意,《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表明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文化部在全国开展文化市场整治行动,整顿“黑网吧”,查处国家禁止宣传的文化产品。开展文化市场整治行动(    )</p><p>A. 说明我国文化市场秩序十分混乱</p><p>B. 是为了发挥网络技术对文化传播的作用</p><p>C. 能够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p><p>D. 有利于净化文化市场,奏响主旋律</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A表述错误,开展文化市场整治行动有利于整顿文化市场秩序,并不能说明我国文化市场秩序十分混乱;B不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发挥网络技术对文化传播的作用;C表述错误,“消除”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还依然存在。下列关于我国依然存在落后、腐朽文化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p><p>A. 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p><p>B. 市场经济的弱点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p><p>C.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腐朽思想对我国文化的冲击</p><p>D.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考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为反向选择题,ABC都是存在落后、腐朽文化的原因,不符合题意,A是存在落后、腐朽文化的历史原因,B是存在落后、腐朽文化的外部原因,C是存在落后、腐朽文化的内部、现实原因;D不是存在落后、腐朽文化的原因,入选。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都是精品力作荟萃,令人振奋和欣喜。这些精品力作 (    )</p><p>①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p><p>③能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   ④能展示民族文化风貌,彰显民族文化的共性</p><p>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①②符合题意,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精品力作属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表述错误,“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展现;④表述错误,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精品力作彰显了民族文化的个性,当然也包含了中华文化的共性;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9月7日至8日,欧洲部分孔子学院联席会议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目前,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这表明(  )</p><p>A.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创新</p><p>B.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p><p>C.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p><p>D.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孔子学院快速发展,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材料表述的是中华文化走出去,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材料没有表明我国吸收其他文明成果,文化创新,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等内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中央电视台农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四个分会场的选择别具匠心:上海是海派文化的代表,西昌是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桂林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哈尔滨是北方文化的代表。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p><p>①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区域性 </p><p>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p><p>③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p><p>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描述了泉州、西安、广州、呼伦贝尔四地的民族文化,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特征,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①②正确;材料只是展示四地的民族文化,并未描述其作用,因此③不选;材料并未体现学习优秀外来文化,因此未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因此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春晚出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与演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深入各行生活、扎根各族人民”实践活动有关。春晚前剧组各导演纷纷深入全国各地民间基层,吸取各种艺术养分,挖掘创作素材。这表明(  )</p><p>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优秀作品来源于文艺作者的才能 </p><p>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④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春晚前剧组各导演纷纷深入全国各地民间基层,吸取各种艺术养分,挖掘创作素材。这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①③正确且适合题意;优秀作品来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文艺作者的才能,②说法错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在这个节目上坚持的是真,是希望更多有故事的人来到这里展现自己,希望这些人的故事能够感动别人,影响别人。”长期以来,《中国达人秀》一直坚守着这样的理念,从而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这说明文化创作应该(     )</p><p>A. 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反映群众的呼声</p><p>B. 提供大众化的产品,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p><p>C.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p><p>D. 加大媒体包装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影响力</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希望更多有故事的人来到这里展现自己,希望这些人的故事能够感动别人”体现了该节目之所以受人民群众欢迎是因为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反映群众的呼声,选A。B“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说法错误;C中“经济效益”与题意无关;D中“媒体包装力度”和材料无关,不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比尔·盖茨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说明</p><p>①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p><p>②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p><p>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p><p>④网络技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p><p>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大众传媒的知识。本题是四选三式的选择题,比较适用用排除法。选项①说法错误,新的传媒的出现不会导致旧的传媒的消失,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莫振高,怀着投身教育回报社会的信念,生前坚持用他微薄的工资以及向社会各界募捐的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 圆了上学梦。这表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p><p>A. 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终身产生深远影响</p><p>B. 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p><p>C. 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p><p>D.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正确的思想观念</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莫振高的事迹说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终身产生深远影响,故A选项符合题意;B中的“决定”说法错误,排除;C说法错误,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个人、社会的作用是不同的,排除;D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漫画《三个和尚也有水喝》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04c22b3c/SYS201801022016314700517732_ST/SYS201801022016314700517732_ST.001.png" width="228"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三个和尚也有水喝</p><p>A. 文化创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p><p>B. 要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p><p>C. 文化创新必须汲取其他民族的长处</p><p>D.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A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文化创新对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观点正确,但材料未涉及;C表述错误,说法太绝对;D符合题意,漫画体现了管理方式的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羲之不再练书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71f38c70/SYS201801021930405933755178_ST/SYS201801021930405933755178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文化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p><p>B. 文化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p><p>C. 必须利用现代科技推动文化创新</p><p>D.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日渐融合</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漫画《羲之不再练书法》主要强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因此启示我们文化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故选项A正确;文化应该在发展过程中继承,B说法错误;选项C、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2015年央视推出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了100多个传统村落实地走访拍摄,通过找寻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宗族的故事,探索、发现、研读着属于我们共有的文化过往,敲打着每一个游子、过来人的心胸,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古建筑专家眼里,它是“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在历史学者心中,它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古村中发生的历史故事给后人深刻启迪;民俗学者评价,它展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传统文化习俗中蕴含的强大道德力量带给人们直观的感悟、深切的感受……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则点燃了埋藏在内心深处、感时溅泪的那份情愫、那丝愁绪。</p><p>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央视《记住乡愁》这档节目的意义所在。</p><p>&#xa0;</p></div></div>
<div><p>【答案】(1)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围。</p><p>(2)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唤起人们在生活中对真善美的追求。</p><p> (3) 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起着积极作用。《记住乡愁》节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p> (4)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记住乡愁》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升华感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p><p>【解析】本题以纪录片《记住乡愁》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利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生可从《记住乡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人们接受优秀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记住乡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记住乡愁》节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来回答。</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河北的影视剧创作的精品力作源源不断,电视剧《少年毛泽东》、《神医喜来乐》等在全国热播,电影《唐山大地震》、《西柏坡》、《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深受观众喜爱,河北的影视剧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大批具有河北特色、彰显燕赵风骨的优秀影视剧作品,引起了业内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被称为影视剧创作生产的“河北现象”。</p><p>运用“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的知识说明河北现象的产生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发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大众文化的发展。</p><p>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p><p>③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人民大众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奏响着先进文化发展的主旋律。</p><p>【解析】本题要求运用“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的知识说明河北现象的产生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作用。为意义类试题,学生在分析时,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河北现象是什么现象,根据材料“河北的影视剧创作的精品力作源源不断…这一大批具其有河北特色、彰显燕赵风骨的优秀影视剧作品,引起了业内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被称为影视剧创作生产的‘河北现象’”可知河北现象的内涵;其次要明确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的知识,因此考生可以从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优秀的文化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先进的文化在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和示范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p><p>依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强大的生命力。</p><p>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p><p>③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p><p>【解析】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认识类,问题指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认识类的题目,可以从是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解读材料信息,首先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然后结合题中春节组织语言进行分析;怎么做,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