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10:18

河北省承德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叶嘉莹教授幼承家学,熟读古籍,打下扎实国学根底;大学时代师从中国古典文学名师顾随,文学造诣更上层楼;中年时代到西方国家教学,与西方学者交流,阅读大量西方文艺理论著作,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对词作出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的精微分辨,对词体的美感特质做了推源溯流的说明, 匡正了传统词学评赏词作方法的偏颇,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叶教授取得超越前人的文学成就(  )</p><p>①原因在于改进评赏词作方法,批判和否定了古典诗词格律</p><p>②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西方文化有益成果为条件</p><p>③有利于帮助广大读者深入感悟中国古诗词特有的美感特质</p><p>④体现了在文学研究中坚持厚今薄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叶教授取得超越前人的文学成就,是因为它正确对待了传统文化,做到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做到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其作品有利于帮助广大读者深入体悟中国古诗词特有的美感特质,故②③符合题意。对于古典诗词格律我们应批判性继承而不是全盘否定,故①错误。④错误,厚今薄古没有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中央电视台农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四个分会场的选择别具匠心:上海是海派文化的代表,西昌是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桂林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哈尔滨是北方文化的代表。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p><p>①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区域性 </p><p>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p><p>③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p><p>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描述了泉州、西安、广州、呼伦贝尔四地的民族文化,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特征,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①②正确;材料只是展示四地的民族文化,并未描述其作用,因此③不选;材料并未体现学习优秀外来文化,因此未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因此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全盘西化”或彻底复辟,只有在一个条件下才是正当的,亦即通过程序规范的民众选择。然而,只要经过这样的选择,上述两种取向皆是不可能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全盘西化”或彻底复辟(   )</p><p>①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②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的去向问题</p><p>③都是对民主与科学的大旗的背离      ④都犯了“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p><p>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奉行“全盘西化”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国文化走上复兴之路,①②适合题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代表中国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不合题意,排除;“全盘西化” 犯了“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彻底复辟陷入守旧主义,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3日,广州大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文化•文艺•正能量——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专题讲座。讲座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p><p>①我国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②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p><p>③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④当前我国人民的精神状态</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①③适合题意,②是不科学的;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继承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未竟的事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成功地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条复兴之路(   )</p><p>①是由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决定的      ②是由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决定的</p><p>③开启了中华文化由衰微向重振转折    ④使我国实现了文化强国的伟大梦想</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①②适合题意;中华文化由衰微向重振转折是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③错误;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北京数字博物馆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现代数字技术(   )</p><p>①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式  </p><p>②使人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和享用文化<br />③成为推动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根本动力  </p><p>④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p><p>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使人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和享用文化,①②适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根本动力,③错误;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些腐败现象,比如“笑贫不笑贪”的羡腐心理、“朝里有人好做官”的裙带思想、“马无夜草不肥”的发财念头、“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从众迷思等等,都能从文化上找到病根。拔出这种文化病根,需要我们(   )</p><p>①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②把握正确航向和增强是非观念 </p><p>③通过文化教育加以改造或剔除    ④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p><p>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针对一些腐败现象以及一些不正确的发财观念等,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需要我们把握正确航向和增强是非观念,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故②④选项正确入选。①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③选项表述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公民个人。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由此可知,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   )</p><p>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p><p>②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客观要求</p><p>③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p><p>④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①④适合题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②是不科学的;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马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其中最为典型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这种“本土化”现象(  )</p><p>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②表明文化渗透是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    </p><p>③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的体现</p><p>④有利于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主要说明,我国西部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中能够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形成自己的特色,故①③符合题意;文化渗透是文化霸权的表现,故②说法有误;我们应认同本民族文化,理解其他民族文化,故④说法有不妥之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这告诉我们(   )</p><p>①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p><p>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和科技素质</p><p>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p><p>④发展物质文明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基础</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③适合题意;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这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和科技素质,②适合题意;推动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但不是同步发展,①错误;物质文是精神文明为基础,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兴起,从传统中寻求优秀文化,无可厚非。但也看到,一些人认为只有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因而全盘复古,这种做法是(   ) </p><p>①正确对待了外来文化        ②陷入了守旧主义倾向</p><p>③属于民族虚无主义          ④属于闭关自守主义</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一些人认为只有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因而全盘复古,这种做法属于闭关自守主义,陷入了守旧主义倾向,②④适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必定坚不可摧、巍然挺立。中国精神(  )</p><p>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②古今有之,亘古不变 </p><p>③可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 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可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②说法错误,中国精神不断增添时代内容;④说法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泉州,古称刺桐城,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说,若有一只船去基督教诸国,必有一百只船来这刺桐港。泉州先民离乡出外谋生的同时,也将其文化带到异国他乡。在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供奉泉州乡土神祇的寺庙宫观到处可见,他们都认泉州寺观为其祖庭。这说明了(  )</p><p>①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 </p><p>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p><p>③要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实现文化的创新 </p><p>④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泉州文化传播到异国他乡,没有强调各民族文化,①不选;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仍认为泉州寺观为其祖庭,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具有强大凝聚力,②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文化创新的相关内容,③不选;泉州先民离乡出国谋生,把泉州文化带到异国他乡,这说明商业贸易、人口迁移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推车费》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有(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ce7b6ea4/SYS201801022023335184550651_ST/SYS201801022023335184550651_ST.001.png" width="226"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应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的建设      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p><p>③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④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德育为先</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根据漫画《推车费》可以看出,我国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②④适合题意;①③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这说明(   )</p><p>①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就搞好了</p><p>②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p><p>③既要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也要推动精神文明发展</p><p>④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物质文明建设更加重要</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全面兴盛,②③适合题意;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一定随之发展,①过于绝对,排除;不能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哪个重要,④错误;故本题选B。</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承德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