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10:09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魂”和“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文化的“体”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和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而当代中华文化的“魂”就是</p><p>A.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p><p>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D.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当代中华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地时间2016年8月5日晚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巴西人为世界人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奥运会开幕式。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很巴西”,也“很世界”,基本把巴西传统和现代的艺术精华都表现出来了,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直观而真实的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说明</p><p>①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p><p>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p><p>③文化是民族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源泉</p><p>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p><p>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很巴西”,也“很世界”说明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故选项①符合题意;“基本把巴西传统和现代的艺术精华都表现出来了,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直观而真实的巴西”说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故选项④符合题意;选项②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③中的“源泉”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下,一些人总是用漏洞百出的谣言来攻击英雄,企图抹黑英雄,斩断人们对于英雄的厚重记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谣言还颇有市场,在微信朋友圈中不断被扩散。</p><p>对此,作为公民的我们应当</p><p>①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引导       ②创造条件,为培养英雄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 </p><p>③在文化生活中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p><p>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面对谣言,作为公民的我们应当在文化生活中提高眼力、拒绝污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②不符合题意,“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引导”“创造条件,为培养英雄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均是从政府的角度考虑,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电影《摔跤吧!爸爸》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曾经的摔跤冠军辛格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的励志故事。该电影的中国票房破10亿!观众口碑堪称炸裂,多家媒体、平台也对这部来自印度的新“神片”赞不绝口。回答题:</p><p>【1】该影片得到中国广大观众和多家媒体的称赞,从一个侧面表明</p><p>A.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一致性    B. 不同国家文化构成世界文化</p><p>C.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 不同国家文化能够相互认同</p><p>【2】“OK”这一手势,在美国表示“赞扬”;在印度表示“正确”;在日本、缅甸、韩国表示“金钱”;在巴西、希腊则表示咒骂、侮辱。这启示我们</p><p>A. 文化具有开放性,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B. 文化具有主体性,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p><p>C. 文化具有地域性,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D. 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C</p><p>【2】D</p><p>【解析】本题以电影《摔跤吧!爸爸》为话题设置背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试题分设两个小题进行考查。</p><p>【1】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得到中国广大观众和多家媒体的称赞,从一个侧面表明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C选项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p>【2】“0K”这一手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意思,表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保持文化多样性可使世界永葆生机和活力,因此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D选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文化现象的是</p><p>A. 2017年5月17日,第70届戛纳电影节在法国戛纳举办</p><p>B.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p><p>C. 2017年4月5日,山东济南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p><p>D. 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俄罗斯举行</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阅读题文可知,题文要求选出不属于文化现象的选项。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属于政治现象,故B选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被称作北京脊梁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8千米,是六朝古都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据此完成两小题:</p><p>【1】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保持北京古都魅力的重要部分。梁思成先生曾点评:“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如果请你为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撰写报告,可用的观点有</p><p>①中轴线反映了北京城市文明的演进       ②中轴线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基础 </p><p>③中轴线展现了北京城市文化的独特性     ④中轴线的保护将确保北京文化传统的稳定</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2】中轴线完美地体现了北京城市规划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你建议其申请</p><p>A. 世界文化遗产</p><p>B. 世界自然遗产</p><p>C.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p><p>D.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C</p><p>【2】A</p><p>【解析】本题以北京中轴线为话题设置背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分设两个小题进行考查。</p><p>【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保护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说法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排除;选项④中的“确保”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p>【2】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自然遗产指从审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动植物生境和自然面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等。由此可见,北京中轴线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故A选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27日,“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正式启动,演出跳出了过去单纯的宣讲形式,改用相声、小品、二人转等更接地气的文艺形式宣传道德楷模,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这启示我们</p><p>①要把这种文艺形式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p><p>②文化发展要坚持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p><p>③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p><p>④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物质文明创建活动</p><p>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演出跳出了过去单纯的宣讲形式,改用相声、小品、二人转等更接地气的文艺形式宣传道德楷模,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启示我们文化发展要坚持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而不是物质文明创建活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等为代表的电子红包,俨然发展成为替代贺卡、纸质红包的全新拜年工具。从压在枕头下的纸红包,到如今转化成穿梭在互联网中的符号,红包改头换面,所颠覆的绝不仅是我们的传统民俗,更是人与红包、人与钱、人与人的关系。电子红包的出现主要说明</p><p>A. 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B. 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物质载体的变革</p><p>C.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从压在枕头下的纸红包,到如今转化成穿梭在互联网中的符号,红包改头换面”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C选项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排除;B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造的源泉,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公益众筹在技术上创新了做慈善的方式,但公益的根本永远在于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秉承爱心、善心,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善行都会惠及他人,净化心灵,沉淀浮躁。公益众筹</p><p>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        ②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p><p>③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确立了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p><p>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公益众筹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说法错误,公益众筹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p><p>①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           ②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p><p>③高喊口号、引领先进方向           ④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p><p>A. ④一③一①    B. ①一③一④    C. ①一④一②    D. ②一④一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是指文化创作要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进去,是指文化创作要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出去,是指要加强文化的交流、推动文化传播。由此可见,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①一④一②,故C选项符合题意;选项③说法错误,我们提倡实干巧干,反对空喊口号,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两个精品特展——2000多年前西汉的海昏侯刘贺和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王后妇好,一开展便引来热切关注。这样的场面,不禁让人想起2015年故宫推出的“石渠宝笈”特展引发的“故宫跑”现象。</p><p>曾有人认为,历史文物在今天的流行文化中“曲高和寡”甚至“乏人问津”。但故宫特展的蜿蜒长队、首博特展的观展热情,让人欣喜又不失为提醒:公众不是没有“文化追求”,而是他们能够触摸到的有质量、有品位的文化产品不多。与其简单抱怨公众对历史、对文物不感兴趣,不妨问一问,我们是否能够“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国之瑰宝唤醒了旺盛的文化需求,折射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恒久魅力。保护文物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滋养道德的力量,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实际上,只有始终对历史文化保持一种敬畏,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珍存走近百姓、走进当代,才可能让中国文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故宫跑”“首博热”折射出让文物“活”起来的无穷魅力。</p><p>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通过参观文物可以感受到流传于当代的历史优秀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让文物“活”起来,有利于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物中蕴含着优秀文化,让文物“活”起来能够发挥优秀文化的作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文物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具有无穷的魅力,让文物“活”起来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点3分)</p><p>【解析】本题以历史文物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对人的影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结合材料,可从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等角度进行作答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