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09:52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致的是</p><p>A.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B.吾心是宇宙,宇宙是吾心</p><p>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因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理在事先”,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吾心”是世界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干观点属于同一派别;C“天”是世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绝对精神”是世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央气象台2016年10月30日发布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西南地区淮河流域等地有小到中雨。东北平原黄淮江淮等地有轻雾或霾,材料表明( )</p><p>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p><p>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p><p>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中央气象台2016年10月30日发布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表明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也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另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p><p>A.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p><p>C. 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 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摸着石头过河”强调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A正确且符合题意;BC与题意不符,应排除;应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与世界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关于两者关系说法中,正确揭示出二者区别的是(    )</p><p>①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经过系统学习才能掌握</p><p>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而哲学则是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p><p>③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p><p>④世界观和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经过系统学习才能掌握,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而哲学则是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由此可见,①②符合题意,应选;③不是二者区别,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是其共同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p><p>A. 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p><p>B. 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p><p>C. 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p><p>D. 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前者不是强调客观条件,而是强调“天意”这种客观精神,后者不是强调主观条件,而是强调人的主观意志,A项错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认为“死生”“富贵”都是由“天”决定的,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万物皆备于我”强调万物都以我的意志为转移,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故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B项正确;前者不是唯物主义观点,C项错误;后者不是强调意识反映物质,是强调意识决定物质,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物质概念表述为(  )</p><p>A. 整个自然界都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的</p><p>B.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p><p>C. 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p><p>D. 客观实在性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具有的共同特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表现。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C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之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  )</p><p>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是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p><p>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是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一定形态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经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排除②;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③适合题意;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p><p>A.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p><p>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p><p>C. 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p><p>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建立、如何建立封建制度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形成了儒、墨、道、法诸家,出现了中国哲学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这说明</p><p>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p><p>②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p><p>③哲学的内容虽是主观的东西,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p><p>④一定形态的哲学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和时代的关系。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所以“形成了儒、墨、道、法诸家,出现了中国哲学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体现了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说明了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选A;③错误,因为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④强调了哲学反作用于时代, 材料强调了哲学是对时代的反映, 不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p><p>①是否信仰宗教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p><p>③对物质和精神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④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p><p>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哲学观点是(  )</p><p>A. 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空间限制的</p><p>B.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p><p>C. 空间的无限性</p><p>D. 时间的无限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B适合题意;人的认识能力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A是错误的;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时空无限性存在于有限性之中,并通过时空有限性表现出来,C、D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p><p>A. 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p><p>B.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p>C. 只有正确反映时代才能成为哲学</p><p>D. 哲学的内空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时代关系。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A正确;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正确;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其内容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D正确;面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哲学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地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甚至歪曲、错误的反映,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p><p>①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p><p>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p><p>③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如同镜子对物的反映   </p><p>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p><p>A.③→④→②        B.②→③→④       </p><p>C.③→②→④      D.②→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据此可知,①不符合题意,“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②符合题意,“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③符合题意,“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如同镜子对物的反映”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④符合题意,“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②→③→④,故B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罗马文豪西塞罗说:“哲学是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设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这主要说明(  )</p><p>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p><p>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的变化和发展</p><p>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p><p>④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哲学是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故②④符合题意,应选;①强调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③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p><p>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具有从属意义,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故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是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③④正确;①②与题意不符。该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崭新的哲学,其基本特征是(  )</p><p>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p><p>②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p><p>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p><p>④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p><p>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三,即特征之一是:它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特征之二是: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特征之三是:它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三个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由此可见,①③符合题意,应选;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   )</p><p>①具体科学没有哲学就会无所成就   </p><p>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p><p>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p><p>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①项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故排除;②项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提出,无极(无)生太极(有)。太极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动极则静,    静极而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本原于无极,    无极是宇宙生成的根本。这一观点</p><p>①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xa0;&#xa0;</p><p>②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p><p>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xa0;&#xa0;</p><p>④看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观点、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太极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③正确;“动极则静, 静极而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看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正确,选D;①不选,因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不选,该观点并未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借指天空、宇宙)。”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p><p>A. 哲学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p><p>B.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p><p>C. 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p><p>D.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借指天空、宇宙)。”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适合题意,排除A;哲学给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但不是从哲学开始,B是错误的;D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分别讲了男人、女人、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各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苏格拉底认为应该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这表明( ) </p><p>①哲学是研究世界上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和规律的 </p><p>②哲学思维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综合出事物共同的本质&#xa0;&#xa0;&#xa0;&#xa0; </p><p>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的概括和总结&#xa0;&#xa0;&#xa0;&#xa0; </p><p>④哲学是人们对于具体领域的根本观点</p><p>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苏格拉底的回答揭示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是研究世界上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和规律的,哲学思维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综合出事物共同的本质,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③说法错误;哲学以整个世界而不是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    )</p><p>A. 静止是无条件的、永恒的</p><p>B. 运动和静止是不可分割的</p><p>C.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p><p>D.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A说法不对,静止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题干中的“稳”,说明静止是相对的,题干中的“进”,说明运动是绝对的,“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说明运动和静止不可分割的关系,B符合题意。C与题意不符。D说法不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大派别,下列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p><p>①凡是唯物主义一定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一定没有可取之处</p><p>②凡唯物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唯心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p><p>③唯物主义有不科学的,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p><p>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两者共同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旧唯物主义哲学都有错误的一面。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①说法错误,③正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凡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④说法错误,②正确。故本题选B项。</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某地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在草原上散养鸡,鸡吃草籽、昆虫等,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以后,可以让牛羊改吃农田秸秆,这样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能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秸秆在田间焚烧带来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p><p>运用把握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养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草原养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新模式,有利于恢复草原生态和农田地力,保护生态平衡,体现了人在生产活动中遵循与利用自然规律,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5分)</p><p>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这一新模式体现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生产模式,趋利避害地改造自然,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发展。(5分)</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本题答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是规律的相关知识。考生根据所学的规律的相关知识,一般可以答出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人们可以利用规律等相关知识。其次,结合材料加以分析然后组织答案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