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09:30

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度第一学期10月考高二级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4年8月26日,历时三年的修订,《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3版。新词典增补了上百条体现时代特色的新词语,涉及社会生活多个领域,一些词语的新义、新用法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变化,如“土豪”“理财”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上述增补表明(  )</p><p>A. 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与时俱    B. 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p><p>C.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变革    D. 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基础,继承是发展的要求</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新词典增补了上百条体现时代特色的新词语,涉及社会生活多个领域”说明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与时俱进,故A选项符合题意;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说法错误,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们应如何看待当前的文化创新(   )</p><p>①文化创新就是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②文化创新就是抛弃传统文化的过程</p><p>③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④文化创新就是汲取一切人类文化的过程</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创新这一概念的准确识记与理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创新就是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④说法错误,创新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也不意味着汲取一切,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   )</p><p>①自然环境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③科学技术 ④思想运动</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由此可见,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不属于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众多“最美人物”的事迹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等诸多渠道迅速在全国传开。他们的感人事迹点燃了飞速传递于亿万网民之手的“火炬”。这说明大众传媒(   )</p><p>①必将取代旧的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p><p>②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p><p>③具有影响面广、时效快、传递迅速等传播特点</p><p>④已成为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文化传媒</p><p>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最美人物”事迹的传播说明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具有影响面广、时效快、传递迅速等传播特点,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的出现,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传媒,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文化传媒,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中国春节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正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关注参与。可以看出 (   )</p><p>A.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B.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p><p>C.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D.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具有世界的意义</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故C选项符合题意;A、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从江苏镇江入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被毁,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被拆,近来一些地方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拆毁的痛心事件。毁坏文物的现象令人痛心,是因为</p><p>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p><p>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外来文化</p><p>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p><p>④现阶段继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毁坏文物的现象之所以令人痛心,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遗产是一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说法错误,外来文化也有优秀的成分,不能一味地拒绝,排除;选项④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缺乏认同,民族归属感有所淡化,于是造成传播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单一、普及教育的社会氛围不浓,由此影响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此,我们应该(   )</p><p>①继承发展传统习俗,因为传统习俗被誉为“凝固的艺术”  </p><p>②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p><p>③大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  </p><p>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因为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根本</p><p>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传播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单一、普及教育的社会氛围不浓”说明我们应该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大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传统建筑被誉为“凝固的艺术”,排除;选项④中的“根本”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离乡多年的游子回到家乡仍然能用家乡话和乡民侃侃而谈,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p><p>A. 深远持久    B. 潜移默化    C. 鲜明的民族性    D. 入乡随俗</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离乡多年的游子回到家乡仍然能用家乡话和乡民侃侃而谈,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故A选项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排除;C、D不属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礼仪是交往的产物。“客随主便”是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时有礼貌、有涵养的表现,可在欧洲人看来,“客随主便”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维方式,他们最怕听中国人对他说“Up to you(随您的便吧)”。这主要说明了(  )</p><p>A. 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B.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p><p>C.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D.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客随主便”是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时有礼貌、有涵养的表现,可在欧洲人看来,“客随主便”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维方式,说明中外对“客随主便”的理解、做法不同体现出不同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的影响不同,故C选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汲取智慧。”这就说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p><p>A.不断创新的过程&#xa0;&#xa0;&#xa0;&#xa0;                      B.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p><p>C.学习外域文化的过程                      D.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过程</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21日,广西“狗肉节”开幕。广西玉林“狗肉节”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因为过于残忍,动物保护主义者和民间习俗捍卫者不出所料地再度爆发了争论,为该不该吃狗肉纷纷激烈交火。对此我们认为</p><p>①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不能取消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应继承</p><p>③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容</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对于“狗肉节”这一风俗习惯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要辩证看待,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适当加以改革,赋予时代内容,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要辩证看待,排除;选项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20多亿。英国人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二块糖,再加少许冷牛奶。美国人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浪费时间,因此他们常喝乌龙、绿茶等罐装冷饮茶。俄罗斯人喜爱喝红茶,茶味浓厚。日本茶文化同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方式多以喝清茶为主。不同国家饮茶文化各有差异是因为(  )</p><p>A.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和普遍规律</p><p>B.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p><p>C.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p><p>D.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不同国家饮茶文化各有差异是因为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故B选项符合题意;A与题意无关,排除;C、D是文化差异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彦博数豆”是我国古人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典型事例,说的是小时候文彦博放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在罐中,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数目,日积月累,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为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p><p>A.要虚心向古人学习,学会数豆</p><p>B.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天生的,和后天的培养没有关系</p><p>C.文化素养是在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起来的</p><p>D.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二者是一回事</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而A不是文化生活道理,故排除。</p><p>B.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和后天的培养有很大关系。是后天培养的。故错误。</p><p>D.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但二者不是一回事。界限分明。故D项错误。本题选C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人类永恒的历史追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完善,更加重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始终坚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那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做法,是有悖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上述材料表明 </p><p>A.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p><p>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p><p>C.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p><p>D.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所述主要表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的人的发展,以实现二者相互促进,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D两项强调思想道德素质、“三观”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这两项。C错误,是社会的发展决定人的发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属于(   )</p><p>A. 传统习俗的继承    B. 传统思想的继承    C. 传统文艺的继承    D. 传统建筑的继承</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孕育了灿烂的中华古典文学艺术。作为我国古代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文学艺术,以其亘古绵长的悠久历史、辉煌宏大的艺术成就、丰富多彩的文艺样式、鲜明突出的民族风格、繁荣众多的作家作品,舒展了一部恢弘的历史文化长卷。它不但为我国后世文艺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精美的文化遗产,而且为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在世界文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故C选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习俗</p></td><td style="width:10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建筑</p></td><td style="width:8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文艺</p></td><td style="width:77.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思想</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p>&#xa0;</p><p>含义</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俗、礼节、习惯</p></td><td style="width:102.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建筑的结构体系、艺术造型、艺术装饰,被称为“凝固的艺术”</p></td><td style="width:89.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p></td><td style="width:7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包括在长期 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道德观念</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p>&#xa0;</p><p>例子</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p></td><td style="width:102.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p>&#xa0;</p><p>北京菊儿胡同</p></td><td style="width:8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京剧、评剧、诗歌、散文、书法等</p></td><td style="width:7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思想</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2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敬一丹深情宣读对救火英雄王锋的颁奖辞时,台下无数观众用掌声与泪水向这位平民英雄致敬。多年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总能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这说明</p><p>A. 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p><p>C. 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题中“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总能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答案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B不符合题意;AC表述错误,应是优秀文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上半年,福建省很多学校的教师参与网上"晒课",将课堂实录、课件、教学设计等相关资源上传到网上,并进行网络教研,促进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这反映了</p><p>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p><p>②网络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p><p>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p><p>④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题干中很多学校的教师参与网上"晒课",将课堂实录等相关资源上传到网上,并进行网络教研,促进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说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中的思想运动,题干没有涉及。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宁波市一中学的校园文化节拉开帷幕 。文化节活动是同学们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p><p>(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12分)         </p><p>(2)作为中学生,谈谈你的做法。(6分)</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3分)</p><p>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分)</p><p>③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3分)</p><p>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分)</p><p>(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3分)因此中学生应当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3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p><p>在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问题的限制性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在回答本问时要紧扣这个知识点来分析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因,主要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以及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等方面来分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因。</p><p>(2)问主要是考查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中学生应该怎样做。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中学生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潮州陶瓷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古瓷都和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唐代,受长江流域灿烂文化的影响,潮州陶瓷古窑悄然兴起。此时出现制瓷工艺,潮州城郊窑场遍布,种类繁多,盛极一时。</p><p>宋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除了为炉、壶、盂、罐一类日用器皿装饰之外,还结合当时的需求,进行观赏瓷器的制作。如西洋狗、狮子、人像和佛像等。其手法简练而传神,造型技艺相当高明。潮州陶瓷进入辉煌时期。</p><p>时今,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潮州陶瓷产业发展阻力重重,陶瓷工艺略显疲态,陷入困局。</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破解潮州陶瓷工艺发展的困局。</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或答“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潮州陶瓷行业应立足于社会实践,在创新中实现发展。</p><p>②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潮州陶瓷行业应批判继承传统陶瓷,为传统陶瓷业注入新的时代气息。</p><p>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潮州陶瓷业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加强同中外优秀陶瓷企业的交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p><p>④要坚持正确方向。(或答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促使潮州陶瓷业走出困境。(学生如从文化创新的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皆可。)</p><p>【解析】本题以潮州陶瓷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创新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破解潮州陶瓷工艺发展的困局,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明确,即“文化创新”,属于常规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坚持正确方向等角度作答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度第一学期10月考高二级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