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08:55

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区朝鲜族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一个民族的活的灵魂。因为它是世界观、方法论,是智慧之学。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联系说法正确的是</p><p>A. 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p><p>B. 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p>C.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D.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A项错误;哲学有正误之分,不能说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B项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C项正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本身并不决定世界观,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    )</p><p>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p><p>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迄今为止唯一的真正的哲学</p><p>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p>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是错误的。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①③适合题意;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不适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p><p>A.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B. 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p><p>C.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斗争性    D. 追求物质满足还是精神满足</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其他选项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利用改进的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得到了分子间氢键的实空间图像。这为科学家理解氢键的本质、进而改变化学反应和分子聚集体的结构奠定了基础。这一成果证明了 </p><p>①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p><p>②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p><p>③科技设备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p><p>④实践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利用改进的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中国科学家近日在世界上首次得到了分子间氢键的实空间图像,体现了实践推动了认识发展的动力,故题肢④正确;同时也能够说明认识具有上升性,故题肢①正确;题肢②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实践;故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其实命运就跟生活一样,它是一件极简单的事情,看你怎么去看。如果你从开心的角度去看,所看到的事情就是开心的;如果从悲观的角度去看,所看到的事情就是悲观的。”这段话说明</p><p>A. 看问题的角度决定事物的性质</p><p>B.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p><p>C. 改变命运取决于人的努力</p><p>D.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作用。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不是看问题的角度,A项错误;题意强调的是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项错误;命运改变取决球主客观因素及多种条件,C项表述不准;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林语堂说:“人生在世,幼时以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人在一生中思想上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p><p>A. 个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p><p>B. 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p><p>C. 个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p><p>D. 作为认识基础的灵感稍纵即逝</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从不懂到懂,从懂到不懂,是因为个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C项符合原因;A项与题意不符;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B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p><p>A. 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p><p>B. 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br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br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前者不是强调客观条件,而是强调“天意”这种客观精神,后者不是强调主观条件,而是强调人的主观意志,A项错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认为“死生”“富贵”都是由“天”决定的,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万物皆备于我”强调万物都以我的意志为转移,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故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B项正确;前者不是唯物主义观点,C项错误;后者不是强调意识反映物质,是强调意识决定物质,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母;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诗人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哲学犹如一片水中飘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  )</p><p>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p><p>②真正的哲学能为人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p><p>③哲学的进步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  </p><p>④哲学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科学</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犹如一片水中飘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哲学归结到一点就是一门智慧之学,真正的哲学能为人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启示我们扩大居民消费,需要</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ce7b6ea4/SYS201801022023267056295353_ST/SYS201801022023267056295353_ST.001.png" width="262"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从实际出发,不断增加居民收入</p><p>②尊重规律,尽量避免物价上涨</p><p>③系统优化,处理经济社会关系</p><p>④发挥主观能动性,防止物价过快上涨</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只要不瞌睡,你就没机会”强调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防止物价过快上涨。①④项符合题意;引发物价上涨的因素很多,②项避免物价上涨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系统优化、处理经济社会关系的内容,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5月,在中国围棋峰会人机大战中,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 Go(阿尔法狗)以3:0战胜世界顶尖棋手柯洁,阿尔法围棋(Alpha Go)用凌厉的胜利向人类展示了人工智能卓越的围棋智慧与远大的运用前景。对这一事实的正确认识是</p><p>①人工智能获胜的实质是人类实践水平提高的结果</p><p>②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物化,不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p><p>③人工智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产物,具有人类智力的本质特点</p><p>④人工智能结构复杂、组织严密,具有人脑不可比拟的高智商</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对于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战胜世界顶尖棋手,说明了人工智能获胜的实质是人类实践水平提高的结果,①项符合题意;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物化,是意识功能的延伸,不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②项说法正确;人工智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产物,无论其结构多么复杂、组织多么严密,也只是人类智力的模拟,不具有人类智力的本质特点,③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直以来人们以为吃水果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据营养学家对大量人群的观察与研究发现,饭后吃水果不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易引发腹胀、腹泻。由此可见</p><p>A. 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p><p>B.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p><p>C. 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是实践</p><p>D. 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被否定</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中一直以来人们以为吃水果有利于身心健康,后来发现饭后吃水果弊端很多,体现了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A符合题意;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总是不同的,B表述过于绝对,排除;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途径有很多,C错误;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不是被否定,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这一命题</p><p>①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思想                    </p><p>②夸大了相对静止</p><p>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p><p>④正确认识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思想,同时也正确认识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唐朝诗人王维在《杂诗》中写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其中“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蕴含的哲理是</p><p>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p><p>B. 人的真实感情离不开对故乡的认识</p><p>C. 实践能提高认识能力</p><p>D. 人的思维品质和阅历存在联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其中“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蕴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与题意无关;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各是什么?</p><p>&#xa0;</p></div></div>
<div><p>【答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p>【解析】本题是一道简答题,考查考生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相对较易,考生掌握了基本理论即可答出。</p><p>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者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注意不可答成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我省某市政府尊重市场规律,为鼓励共享单车发展,2017年3月专门出台了鼓励共享单车发展试行意见《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试行意见》。针对共享单车发展中遇到乱停乱放,妨碍交通;单车被蓄意损毁,私人占有等问题,《意见》明确全体市民,而不仅仅是使用者,要爱护共享单车和停放设施等公私财物,违法要追责;管理部门、企业、使用者,共同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系统。</p><p>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说明该市出台《意见》的正确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该市政府针对目前共享单车运营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p><p>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该市政府出台《意见》鼓励和支持共享单车发展,有利于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系统。</p><p>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该市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制定《意见》,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p><p>【解析】本题以《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试行意见》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物质与意识、意识的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说明该市出台《意见》的正确性,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等角度来分析说明该市出台《意见》的正确性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党的十四大提出“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p><p>(1)材料体现了认识过程的哪些特点?</p><p>(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地位、作用认识的合理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p><p>(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p><p>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识,这说明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发展。</p><p>【解析】(1)设问要求分析材料体现了认识过程的那些特点。考生分析时要结合材料,明确答题的方向,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八大,再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说明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p><p>(2)本题属于体现类简答题,要求说明说明我们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地位、作用认识的合理性。考生分析时要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从认识论的角度,结合材料,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认识发展动力;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等方面分析说明。</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区朝鲜族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