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08:54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三区2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世纪,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和自然科学的其他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可见(  )</p><p>A. 哲学就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p><p>B.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p>C. 科学家只有学哲学,才能取得辉煌成就</p><p>D.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具体科学与哲学。自然科学的其他进步,使人们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p><p>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p><p>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②项表述错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科学的哲学,④项表错误;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①③两项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是C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好大的手笔!》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0c373e85/SYS201801022029237513647392_ST/SYS201801022029237513647392_ST.001.png" width="159"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p><p>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作答漫画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的内涵,漫画中最左边的人说:这字太臭了;中间的人说:这墨太臭了;写字的人说:字好不怕墨臭;大字是经济,水管上字是污水,漫画主要体现了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真理的条件性指的是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应的条件和范围,因此①不符合题意;漫画中三人不同的反映,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③不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爱因斯坦说“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p><p>A. 改造世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p><p>B.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才是科学的认识</p><p>C. 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p><p>D.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体现了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强调了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D说法正确;AB与题意不符;C说法错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保家乡》、《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毕业歌》等这样激昂雄壮的抗战歌曲,当年唱遍了大江南北,唱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使他们热血沸腾,士气大振,坚持了八年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这表明(     )</p><p>A.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决定力量</p><p>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p><p>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p><p>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主要表明这些抗战歌曲对中国人抗战的作用,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p><p>。B正确且适合题意;A说法错误,错在“决定”; 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C说法错误;D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有利于</p><p>①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p><p>③抵制各种落后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④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②选项表述错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而不是物质保障。④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题目中,习近平强调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有利于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抵制各种落后和腐朽思想的侵蚀。故①③入选。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它对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这说明</p><p>A.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广大农民</p><p>C.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促进社会不发展    D.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A正确且适合题意;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B说法错误;C、D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一说法体现了(  )</p><p>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p><p>B.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p><p>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p><p>D.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并采取了加强的措施,坚定了这个预言的实现,在这里,“预言”指代的是世界观,“措施”指代的是方法论,下预言并去做,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适合题意;B颠倒了二者关系,错误;C是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不符合题意;D是哲学的作用,不适合题意,排除。</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382.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3.25pt"><td style="width:2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61.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观</p></td><td style="width:162.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法论</p></td></tr><tr style="height:45.75pt"><td style="width:2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p></td><td style="width:161.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p></td><td style="width:162.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p></td></tr><tr style="height:48pt"><td style="width:2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34.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1日,“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西安举行。刘曙光副局长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两岸文化遗产论坛举办七届以来在推动两岸文化遗产领域专业交流与合作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两岸文化遗产界对于共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与热忱。完成下面小题。</p><p>【1】我国之所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p><p>①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p><p>②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p><p>③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p><p>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p>【2】端午节是中华多民族的民俗大节,但不同民族风俗各异。如汉族过端午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等;四川小凉山的彝族群众在这一天的习俗是采集草药,做防病治病之用;仫佬族过端午要抬着纸船到田间赶走害虫,祈祷禾苗生长。这表明</p><p>①传统习俗是一定社会群体在民族节日期间的风尚、礼节和习惯</p><p>②民族节日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p><p>③文化具有多样性 </p><p>④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B</p><p>【2】D</p><p>【解析】本题以“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西安举行为背景,考查文化遗产的地位作用、文化的多样性等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③适合题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①是错误的;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p>【2】端午节是中华多民族的民俗大节,但不同民族风俗各异。这表明文化具有多样性,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③④适合题意;传统习俗是一定社会群体在民族节日期间的风尚、礼节和习惯,①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文学艺术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②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2月8日晚,《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举行。一位位让国人感动的面孔亮相荧屏,他们的故事温暖人心、催人泪下。这说明</p><p>A. 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p><p>C. 文化就是一种精神现象    D. 文化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具有深刻影响</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举行。一位位让国人感动的面孔亮相荧屏,他们的故事温暖人心、催人泪下。这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D适合题意,排除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是错误的;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B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但有些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引发这些令人忧虑现象的原因是(&#xa0; &#xa0;&#xa0;&#xa0;)</p><p>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xa0;&#xa0;&#xa0;&#xa0;&#xa0;②大众传媒的商业性&#xa0;</p><p>③流行文化的超前性&#xa0;&#xa0;&#xa0;&#xa0;&#xa0;④大众文化的滞后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生活的多样性的知识。该题属于四选二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根据教材知识:引发这种令人忧虑现象的原因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爱汉字美》节目乍看是一批中学生参加汉字听写、读音释义、规范使用等方面的竞赛,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大家熟悉了许多汉字,了解了它们的来龙去脉和意义价值,感受汉字的奥妙,体验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这种文化传播是媒体正能量的坚守。这表明</p><p>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p><p>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p><p>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p><p>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p><p>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②说法错误,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排除;《我爱汉字美》节目让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大家熟悉了许多汉字,了解了它们的来龙去脉和意义价值,感受汉字的奥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故①③符合题意,当入选。题中并不能体现出深远持久的影响,故④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防止徽派古民居流失,安徽省大力推动有关市县对徽派建筑实施普查建档,让它们拥有特制的“身份证”。从文化角度看,安徽省保护古民居是因为它是</p><p>①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④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p><p>A. 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安徽省保护古民居是因为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②③适合题意;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①④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优秀的文艺作品令人振奋,是时代的主旋律,给予我们无穷的动力。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p><p>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应如何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15分)</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深入基层,了解生活。</p><p>(2)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要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p><p>(3)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同时要结合实际,体现时代精神。</p><p>(4)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要汲取世界各国的文化营养,同时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p><p>(5)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克服“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每点3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设问可以整理为在文化创作中如何进行创新。学生可以围绕教材中“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知识结合材料整理答案。文化创新的措施:根本措施角度是社会实践;主体角度是人民群众;对待传统文化角度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外来文化角度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最后从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角度,要反对“四个主义”。学生分别从以上几个角度结合材料谈措施。</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繁荣,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更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繁荣,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前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文化创作缺乏核心理论指导,文化信仰有所缺失;山寨乃至照抄照搬外国文化,不顾中国社会现实;学术民主、文艺民主氛围差,缺失活力和自信等问题。</p><p>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最重要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文化强国。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关键。</p><p>【解析】本题以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建设文化强国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属于措施类试题。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文化自觉和自信、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产业、思想道德建设等有关知识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访问过程中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会议的发言中谈到“从教师到企业家,20年的创业经历告诉我,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稀缺资源,各国都一样。企业家精神需要尊重市场,创造独特价值,乐于创新,勇于担当。人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家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而存在的。今天的世界经济,更要呼唤企业家的开拓精神。”</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阐释“今天的世界经济,更要呼唤企业家的开拓精神”的  合理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开拓精神可以激励企业家锐意进取,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价值,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p><p>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能够通过不断创新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在竞争中赢得先机,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p><p>【解析】本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访问过程中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作用和意义这一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设问指向阐释“今天的世界经济,更要呼唤企业家的开拓精神”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主观题回答文化的作用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是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深刻的影响)。二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三是文化与综合国力(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四是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答本题,考生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三区2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