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高二年下学期第14周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深循环理论认为:青藏高原的渗透水通过跨流域的深循环形式向外围排泄,其中一路水沿着板块之间的缝合带自西向东排泄,在内蒙古高原造山带及周边地区的断裂带、火山口等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深循环地下水。日前,依据地下水深循环理论,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寻找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8口井,每昼夜近1万立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材料佐证了</p><p>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p><p>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p><p>③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p><p>④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故①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真理,故排除②;材料中找到深循环地下水发挥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故③说法正确;通过意识的能动作用,取得成功,寻找到水源,体现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故④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针对外界对中国发展走向的疑虑,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人民走的是历史选择的道路,要的是更加美好的生活,想的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要</p><p> ①以事实为依据,不要雾里看花、水中观月 </p><p> ②从实践经验出发,防止疑邻盗斧、三人成虎</p><p>③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由表及里、管中窥豹</p><p>④反对形而上学观点,防止瞎子摸象、坐井观天</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②选项错误,应该从实践出发而不是从经验出发。③选项中“管中窥豹”的表述错误。根据题目的表述,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要雾里看花、水中观月,要反对形而上学观点,防止瞎子摸象、坐井观天;故①④入选。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中央决定,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据此,回答题。</p><p>【1】实践证明,贫困地区要实现脱贫致富,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迁则迁。扶贫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是因为</p><p>①只有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握农村扶贫方式的本质</p><p>②只有通过把握局部,才能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扶贫的发展</p><p>③只有通过把握其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脱贫致富的正确方法</p><p>④只有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扶贫方案,才能解决整体贫困</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2】农村扶贫要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善于发挥乡规民约在扶贫济困中的积极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奋发脱贫的热情。这说明</p><p>①乡风文明能够为贫困群众奋发脱贫提供精神支撑</p><p>②乡风文明是贫困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p><p>③文化能够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p><p>④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直接成为了改变贫困的物质力量</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p><p>【1】D</p><p>【2】B</p><p>【解析】本题以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与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1】实践证明,贫困地区要实现脱贫致富,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迁则迁。扶贫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是因为只有通过把握其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脱贫致富的正确方法,只有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扶贫方案,才能解决整体贫困;故③④入选。①选项错误,扶贫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并不是为了把握农村扶贫方式的本质,而是为了找到解决脱贫致富的正确方法。②选项错误,扶贫要突出统筹性是强调整体,即只有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扶贫方案,才能实现整体脱贫,而不是强调部分。选D。</p><p>【2】农村扶贫要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善于发挥乡规民约在扶贫济困中的积极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奋发脱贫的热情。这说明乡风文明能够为贫困群众奋发脱贫提供精神支撑,文化能够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故①③入选。②选项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贫困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④选项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00年前,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证据。2016年2月11日, 美国科学家宣布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被观测到,提供了一个探究宇宙诞生之谜的新途径。人们对于引力波的观测过程表明</p><p>①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p><p>②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p><p>③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p><p>④具体的实践会受到人们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程度的限制</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选项错误,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然后再到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③选项错误,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题目中,人们对于引力波的观测过程表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具体的实践会受到人们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程度的限制;故②④入选。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6年除夕之夜,以“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为主题的猴年春晚,向全国电视观众奉献了一场独特、欢乐的视听盛宴。在和谐、欢乐的氛围里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获得国内主流媒体和广大网民的“点赞”。 </p><p>材料一 </p><p>春节是一个节点,也是一个纽带,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今年的春晚突出了主题,唱响了“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的主旋律,整台节目既突出了节日的喜庆、团圆的亲情,又凸显“一带一路”、“全面小康”、“强国梦”、“中国梦”等时代元素,让春晚在传承中有了革新,符合时代发展的脉搏。但也有评论认为,从艺术的角度说,今年春晚个别节目在突出主题时略显生硬。这就需要不断改进,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享受春晚的同时,更需要对春晚的瑕疵予以包容。</p><p>材料二 </p><p>2016年春晚可谓创新出彩、亮点纷呈,充满正能量!轻清柔缓的苏州评弹、恬淡写意的山水画卷、古韵古香的传统服饰……情景歌舞《山水中国美》所营造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成为今年央视春晚一道独特的风景,令人赞叹与沉醉;情景剧《将军与士兵》以“9·3”大阅兵为创作背景,展现中国军队在强军路上的昂扬斗志和大无畏精神;杂技《直挂云帆》展现在“十三五”发展蓝图绘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国人民面对挑战,扬帆起航的信心和勇气;小品《放心吧》在喜剧故事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的主题,具有笑中有思,寓教于乐的效果;舞蹈《茉莉花》将西方芭蕾与中国的扇子舞巧妙融合,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美轮美奂,形成晚会的情感高潮。</p><p>(1)结合材料一,你如何评价2016年春晚,请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加以分析说明。</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谈谈2016年春晚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何启示?</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2016年的春晚给我们送上了一道节日大餐,但也存在瑕疵。(考生若回答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可替代此点。)</p><p>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016年春晚虽然个别节目在突出主题时略显生硬,但整场晚会突出了主题,唱响了主旋律。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认可。 </p><p>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同时,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春节作为一个节点、一个纽带、一个文化符号,每年都在举办,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但今年的春晚突出了主题,唱响了主旋律,这又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考生若回答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酌情给2分)</p><p>(2)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苏州弹词、三弦、琵琶以及演员身穿的传统服饰都反映出春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传统的曲艺在猴年的春晚展现新姿,则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p><p>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春晚的舞台上,对传统曲艺的尊重,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展示体现了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p><p>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6年的春晚充分贯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春晚小品《将军与士兵》以其强烈的震撼力,让人充满了希望,展现了当代军人在强军路上的昂扬斗志,体现了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p><p>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舞蹈《茉莉花》将西方芭蕾与中国的扇子舞巧妙融合,实现传统曲目的文化创新。</p><p>【解析】本题以2016年除夕之夜,以“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为主题的猴年春晚,向全国电视观众奉献了一场独特、欢乐的视听盛宴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与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猴年春晚进行分析说明。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仔细解读,例如,材料中“从艺术的角度说,今年春晚个别节目在突出主题时略显生硬。这就需要不断改进,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享受春晚的同时,更需要对春晚的瑕疵予以包容。”考生可以从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其次,材料中“个别节目在突出主题时略显生硬”,但是但整场晚会突出了主题,唱响了主旋律。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认可,考生可以从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从今年的春晚与往年的春晚的不同,可以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谈谈2016年春晚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何启示。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解析试题。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归纳为什么要这样做。故考生可以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角度结合材料展开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