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高二年下学期第19周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6月9日,端午节又到了,全国各地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艾叶,又称艾草,性味苦、辛、温,能散寒除湿。据此回答问题。</p><p>【1】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这表明</p><p>①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p><p>②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p><p>③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p><p>④端午插艾的习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2】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多种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艾叶还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材,最典型的莫过于盛行在两广及湘、黔部分地区的民间美食—艾叶粑粑。艾叶既可以是药物,也可以是美食,这说明</p><p>①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艾叶的特性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p><p>②艾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效用</p><p>③人们能够利用艾叶的客观属性来满足自身的不同需要</p><p>④人们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改变艾叶的状态使其得到合理利用</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p><p>【1】A</p><p>【2】D</p><p>【解析】</p><p>【1】试题分析: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说明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端午节全国各地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说明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故①③符合题意。端午插艾的习俗即蕴含着积极向上的内容,也暗含着某些封建迷信思想等落后腐朽的部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故②④错误。</p><p>【2】试题分析:艾叶既可以是药物,也可以是美食,故人们能够利用艾叶的客观属性来满足自身的不同需要,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改变艾叶的状态使其得到合理利用,故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人们可以根据实践活动,在其原有属性的基础上改变艾叶的状态。材料中没有涉及艾叶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特性,故②与题意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互联网+政府”,主要体现在:一是信息采集、信息监控等技术手段上的创新创意,信息通过互联网被采集、输送,大大舒缓信息传递的资金、人力、时间成本。二是“互联网+政府服务”概念,体现了简政放权中放管结合的理念,让政府的服务功能得到提高。材料表明在信息时代互联网:</p><p>①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p><p>②能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p><p>③使信息的传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 </p><p>④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共享性<br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互联网不具备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①不选;在信息时代互联网能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说法绝对,②不选;“信息通过互联网被采集、输送,大大舒缓信息传递的资金、人力、时间成本”这说明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使信</p><p>息的传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共享性,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于2016年9月5日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基于当前形势和各方期待,中方把2016年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峰会主题的确定反映了</p><p>①对未来的预测源自人的期待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p><p>③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选项错误,对未来的预测源自人对事物发展趋势、规律的把握。④选项错误,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题目中,中国基于当前形势和各方期待,中方把2016年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峰会主题的确定反映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表明了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故②③入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一直认为,当寻找宜居系外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时,大气层中氧气的出现往往被视为重要的生物标记。但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类地行星表面存在钛氧化物的连续光催化反应,可以产生与目前地球大气层中等量的氧。因此在搜索系外行星生命方面,我们有必要寻找新的生物标记物。这进一步证实了</p><p>①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克服谬误接近真理的循环往复过程 </p><p>②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p><p>③受主客观条件制约,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总是相互对立的 </p><p>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研究发现,对于宜居系外行星,氧气不再是生命存在的唯一证据,我们有必要寻找新的生物标记物,这充分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②④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循环往复的,①错误;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并不总是对立的,且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③错误。故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辣不辣》从哲学上启示我们待人处事要</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7/3e28d010/SYS201801021758172910145997_ST/SYS201801021758172910145997_ST.001.png" width="220" height="2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不看对象千篇一律</p><p>②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不被现象所蒙蔽</p><p>③从实际出发,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p><p>④端正利益立场,坚持正确价值取向,不损人利已</p><p>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漫画,第一个人想买的是不辣的辣椒,故当卖的人说辣的时候,买的人就不买了,第二个人则恰恰相反,想买辣的辣椒,这个卖辣椒的人根据第一个人的经验又说辣椒不辣,结果两次生意都没有做成,说明了这个卖辣椒的人没有从辣椒的实际出发,故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同时也告诉我们要端正利益立场,坚持正确价值取向,不损人利已,故本题选D。其他选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从电子阅读的逐渐普及到剧场、影院的网络低价售票,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以其传播优势,颠覆了传统资讯生产的组织形式、传播途径、商业模式。2015年以来,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军文化产业,阿里影业、百度影业、腾讯文学相继成立。文化与资本共舞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它再次激发起全民创新、创业,以及文化产业、创意经济的无限可能。</p><p>材料二: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的模式进入了2.0时代。2015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可以说是通过互联网将中国优秀文化传遍全世界。</p><p>材料三: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平台在带来阅读便利的同时,抄袭之风也不断蔓延,原创者的知识产权保障亟待跟进落实。提升内容品质、积极打击盗版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规范网络知识产权制度既关乎文化创意产业的自身发展,更关乎国家的形象。</p><p>(1)互联网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p><p>(2)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p><p>(3)乌镇是一个白墙黛瓦的千年古镇,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请就更好地传承乌镇传统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互联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全新契机。</p><p>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互联网促进了文化与资本的有机融合,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p><p>③互联网使选择、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颠覆了传统资讯生产的组织形式、传播途径,推动了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增强了文化创造活力。</p><p>④互联网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最大程度地超载时空的局限,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每点3分)</p><p>(2)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通过规范网络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树立良好国家的形象。</p><p>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不断解决抄袭之风、网络盗版等问题,使文化产业在曲折中持续发展。</p><p>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紧紧抓住“提升内容品质、积极打击盗版”这一促进互联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p><p>(3)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乌镇传统文化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互联网发展实际结合起来。②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乌镇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p><p>【解析】本题以互联网为话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与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分析说明为什么互联网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一与材料二进行充分解读,从材料的表述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相关的原理进行分析说明即可。故本题中考生着重可以从互联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互联网使选择、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以及互联网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等角度结合材料展开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可以遵循四个步骤:可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第二步“分”,即对观点、原理进行分解。第三步“筛”,即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四步“联”,即把保留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结合即可。本题第三问要求考生就更好地传承乌镇传统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这类试题的答案往往是融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价值性等为一体,突出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乌镇传统文化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互联网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或者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乌镇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