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傅园慧因釆访时的一句“洪荒之力”红遍网络,热心的编辑借机对文学家笔下的“力”进行了梳理,来了个“力之极尽排行榜”。其中既有最小的“吹灰之力”,又有比洪荒之力更大的回天之力”。每个“力”背后都有渊源和典故,并一直沿用至今。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p><p>①要改造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p><p>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p><p>③传统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p><p>④网络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也有精华,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否定,并不是都要改造,①不选;“每个‘力’背后都有渊源和典故,并一直沿用至今”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②③正确;网络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非途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这是因为( )</p><p>①文化日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p><p>②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p><p>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p><p>④文化决定政治、经济的发展</p><p>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的知识。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①③正确;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②错误;④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在全球有蔓延之势。2016年以来,国际社会已发生多起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很多学者和政要都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文明的冲突”。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不同的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因此,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p><p>①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p><p>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认同其他民族文化</p><p>③促进民族的和解与融合,逐步形成统一的地球文明</p><p>④培育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坚持求同存异、共同发展</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很多学者和政要都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文明的冲突”,因此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①正确;我们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但并不一定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②不选;文明应保持多样性,“形成统一的地球文明”观点错误,③不选;“文明的冲突”易引发动乱,所以要培育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坚持求同存异、共同发展,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奥运会是整个世界人民共同的伟大节日,这不仅仅是因为奥运会是展现人类体能的舞台,更主要的是其产生了伟大的奥运精神,并不断地赋予其新的内容。由此可见</p><p>A.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p><p>B. 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没有区别</p><p>C. 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p><p>D.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奥运会产生了伟大的奥运精神,并不断地赋予其新的内容,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A项正确;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有区别,B项不选;语言、文字是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口号是“点燃你的激情”,体现了“桑巴之都”的特色。主题口号是对奥运会举办国独特举办理念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精心设计、打动人心的口号能够广泛传播、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文化的重要符号。这说明举办奥运会</p><p>①能够促进文化消费,拉动举办国经济的发展</p><p>②是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各国文化的趋同</p><p>③有利于展现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p><p>④有利于不同文化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共同繁荣</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举办奥运会能够促进文化消费,拉动举办国经济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选;“各国文化趋同”的观点不正确,②不选;奥运会主题口号能广泛传播、深入人心,这说明举办奥运会有利于展现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也有利于不同文化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共同繁荣,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加深,中国春节正在慢慢地向世界性节日演变。2016年中国春节前后,世界上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座城市举行“欢乐春节”活动。如今,全球至少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把春节定为本国的法定假日。春节走红海外:</p><p>①源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p><p>②体现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外来文化</p><p>③说明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p><p>④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春节走红海外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结果, 同时也说明了中华文化的独特的魅力,①正确,春节走红海外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④正确,选D;②不选,因为材料强调了中华文化走出去;③夸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p><p>A. 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B. 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p>C.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 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劳动是历史进步的源泉,A项不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项不选;文化并不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C项不选;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因为</p><p>①文艺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p><p>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源泉</p><p>③群众的喜好决定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p><p>④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文艺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因为文艺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源泉,①②正确;群众的喜好并不决定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③不选;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文艺形式与风格应该多样化,并不要求是统一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近万字的讲话,无不紧紧围绕“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这一核心内容。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的作用表现在</p><p>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p><p>②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p><p>③决定经济建设的进程,促进经济发展</p><p>④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①不选;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的作用表现在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表现在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②④正确;长征精神并不决定经济建设的进程,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30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中报的“二十四作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p><p>①对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价值</p><p>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p><p>③有利于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p><p>④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普遍认同</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对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价值,①正确;不能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不选;“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利于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③正确;“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代表中华文化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要靠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下列对文化自信理解正确的是</p><p>①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p><p>②文化自信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p><p>③文化自信决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p><p>④文化自信表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心</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文化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①④适合题意;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是文化自觉,②是错误的;文化自信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但不起决定作用,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7月,重庆市公布首批“重庆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此举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不断提升特色村寨的品质,更好地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能</p><p>①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p><p>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展现传统文化魅力</p><p>③有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各国文化传播交流</p><p>④保持民族特色,使之成为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促进各国文化传播交流”的表述与题意无关。④选项错误,夸大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作用。题目中,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能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故①②选项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 1 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送地方戏下乡活动。这有利于</p><p>①加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推动社会进步</p><p>②开拓农村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p><p>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新风尚</p><p>④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p><p>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其主旨不是为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①不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体现,不是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体现,②不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新风尚;有利于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雄者,国之干。”对英雄尊重与否,体现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有英雄而不敬重,是自毁精神长城,是民族风骨的自我矮化。捍卫英雄是</p><p>A.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之一</p><p>B.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p><p>C. 是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p><p>D. 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捍卫英雄不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项不选;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B项错误;捍卫英雄不是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C项不选;捍卫英雄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情况</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0.2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201.4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p></td><td colspan="4" style="width:216.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p></td></tr><tr style="height:21.75pt"><td style="width:9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国</p></td><td style="width:9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发达国家</p></td><td style="width:4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国</p></td><td style="width:45.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美国</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英国</p></td><td style="width:46.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日本</p></td></tr><tr style="height:21.75pt"><td style="width:9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4.8%</p></td><td style="width:9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以上%</p></td><td style="width:4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p></td><td style="width:45.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2%</p></td><td style="width:46.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7%</p></td></tr></table><p> </p><p>注:我国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的国际排名不仅远低于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即便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也存在差距。</p><p>材料二: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流淌过五千年历史长河,进入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中华文明屹立世界潮头,担负起凝聚民族复兴之魂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p><p>(1)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合理化建议。</p><p> </p></div></div>
<div><p>【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低下,这说明我国文化产业仍在国际上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p><p>(2)①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发展道路。②关键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最重要的是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其他角度言之有理,酌情赋分)</p><p>【解析】本题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材料反映了我国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低下,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角度进行说明。</p><p>(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发展道路;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等角度进行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p><p>围绕新时代的重大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倶进,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p><p>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何意义。</p><p> </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②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③文化塑造人生。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舞斗志,引领前进,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p><p>【解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文化塑造人生。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等角度进行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2017年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市场的担忧:“炒菜的人越来越多,而种地产好粮食的却在减少。”当前,我国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娱乐性强,观众参与度高,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荧屏生活。但是其中不乏一些炒作行为:以故意炫富、雷人言论、失检行为、恶意嘲讽等方式博取眼球;部分媒体片面追求收视率,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思想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p><p>材料二 我们的文化生活色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同时也存在阳光下的阴影,让人欢喜让人忧虑。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文化市场,我们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争做内涵丰富,素养高雅,思想纯正,品位高洁的新一代。</p><p>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你认为,当前某些综艺娱乐节目出现低俗化的原因有哪些? </p><p>(2)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青少年学生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 某些嘉宾思想道德修养低下,受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影响,荣辱观倒退,通过低俗方式炒作自己。②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导致部分媒体片面追求收视率,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p><p>(2)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低俗文化的能力。②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③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p><p>【解析】本题以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当前某些综艺娱乐节目出现低俗化的原因考生可从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仍然存在,影响着人们在文化生活中的选择;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导致部分媒体片面追求收视率,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等角度进行说明。</p><p>(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青少年应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低俗文化的能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等角度进行说明。</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在我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背景下,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p><p>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p><p>(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p><p>(2)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与相关国家做好文化交流?</p><p> </p></div></div>
<div><p>【答案】(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商业贸易、教育合作和人员往来,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夯实文化交流的物质基础;推动各国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传播、相互借鉴、共同繁荣。</p><p>(2)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p><p>【解析】本题以丝绸之路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交流与传播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角度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考生可从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有利于各国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有利于文化的共同繁荣的角度进行说明。</p><p>(2)如何与相关国家做好文化交流,考生可从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角度进行说明。</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