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曾强调,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更加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的矛盾和问题。这是基于( )</p><p>①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②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p><p>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习近平所强调的问题体现了实践一种客观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但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并不是所强调问题的依据,①②不选;因为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所以要强调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的矛盾和问题,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一要求反映了( )</p><p>①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活动的内容是主观的</p><p>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④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一要求反映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①正确;意识活动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②错误;这一要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反映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③正确;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与《高考“佛事”》观点不一致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a7a1b388/SYS201801022003472204925999_ST/SYS201801022003472204925999_ST.001.png" width="244"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p><p>B.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p><p>C. 吾心之良知即为天理</p><p>D. 动之端,乃天地之心</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漫画中,该考生请大师做法找神仙帮自己考试过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A、、B、D选项均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与题目一致,排除。C选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一致,故入选。</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观唯心主义</p></td><td style="width:159.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唯心主义</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含义</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p></td><td style="width:159.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p></td></tr><tr style="height:228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代表人</p><p>物及其</p><p>观点</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p><p>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p><p>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p><p>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p><p>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p><p>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p><p>⑦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p></td><td style="width:159.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p><p>②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p><p>③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p><p>④上帝创造世界</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天龙八部》鬼谷主题曲《天下为棋》中唱道:“沙场边,独醉卧,家与国,随意评说,命由天,天下由我。”下列观点与材料体现哲理相对立的是</p><p>①子不语怪力乱神 </p><p>②死生有俞,富贵在天</p><p>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p><p>④物是观念的集合</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该歌曲中“命由天,天下由我”的观点将“我”视为世界的主宰,是世界的本源,故属于唯心主义,①③选项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故与其相对入选。②④选项均属于唯心主义,排除。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下列说法中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一致的是</p><p>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p><p>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p><p>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p><p>④晴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对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面对逆境,有的人祈求神灵保佑,有的人听天由命,有的人积极应对。由此可见</p><p>A.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p><p>B.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p><p>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p><p>D.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本题是学生运用课本基础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不能从材料中提取准确的信息是本题错选的主要原因,做好本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正确理解和解读材料的内容。面对逆境,有的人祈求神灵保佑,有的人听天由命,有的人积极应对。由此可见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适合题意,A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错误;C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中写道:“一切现实的东西,唯有在它具有理念并表现理念的情况下才有。”在《美学》中他又说:“只有符合概念的实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因为在这种实在里,理念使它自己达到了存在。”由此可见,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属于</p><p>A. 客观唯心主义</p><p>B. 主观唯心主义</p><p>C. 机械唯物主义</p><p>D. 朴素唯物主义</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黑格尔的观点强调的是现实的东西即物质的东西只能在理念中存在,而这种理念,黑格尔把它称之为绝对精神,即脱离人之外的一种精神,因此,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A正确且符合题意;B C D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报道,华沙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创造出单一光子全息图。这一成就预示着量子全息摄影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将给科学家们提供一种观察量子现象的新方式。在此之前许多科学家都不认为这项实验能够成功,他们认为这是违背物理学基本定律的。这表明( )</p><p>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③认识经历多次正误反复过程后更接近真理 ④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此之前许多科学家都不认为这项实验能够成功,而最终实验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正确的认识,这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①正确;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认识经历多次正误反复过程后不一定更接近真理,③不选;许多科学家在事前都不认为这项实验能够成功,说明前面有很多实验已经失败,这表明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上,僧肇认为:“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而王夫之则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两者都承认了事物的运动</p><p>B. 两者都承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p><p>C. 前者承认了事物的运动,后者否认了事物的静止</p><p>D. 前者认识到了事物的静止,后者认识到了事物的运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这是否定了事物的运动,A项错误;“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这是绝对静止的观点,不是承认了相对静止,B项不选;前者是否定了事物的运动,后者肯定了相对静止,C项错误;前者认识到了事物的静止,后者认识到了事物的运动,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自拍》(作者:何青云)讽刺了生活中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a7d0f867/SYS201801022050176457107063_ST/SYS201801022050176457107063_ST.001.png" width="195"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B.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p><p>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 D. 相对主义诡辩论思想</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漫画《自拍》反映了生活中一些人脱离实际,按自己的想法来汇报自己的业绩,这讽刺了生活中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A项正确;漫画并没有反映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相对主义诡辩论思想,B、C、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漫画“拾脚印”(作者:刘志永)启示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a343ac44/SYS201801022005383186164811_ST/SYS201801022005383186164811_ST.001.png" width="170"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经验是不可靠的,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p><p>②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学习他人的经验要坚持具体分析</p><p>③对他人的经验要学会选择,从自身实际出发借鉴利用</p><p>④经验是认识的来源,要善于用经验来指导实践活动</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关系。①说法错误,有的经验是可靠的,并不是都需要亲身实践;②说法正确,学习他人的经验要坚持具体分析;③说法正确,对他人的经验要学会 选择,从自身实际出发借鉴利用;④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不是经验是认识的来源;故正确答案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屈原发出“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天问”,这说明了</p><p>A. 哲学源于人们对万事万物的惊讶和好奇</p><p>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C.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D.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产生。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求和思考。屈原发出“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天问”说明了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人都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为什么只有你发现了万有引力? ”牛顿回答:“因为我的心总是盘算着要去发现。”可见, 牛顿的成功在于他</p><p>①善于透过现象联系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 </p><p>②通过发挥意识的直接现实性把握事物的本质</p><p>③善于获得间接经验、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p><p>④通过发挥意识的创造性揭示事物的根本性质</p><p>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牛顿的心总是盘算着要去发现,这说明牛顿的成功在于他善于透过现象联系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说明意识具有能动性,能能动的认识世界,①④适合题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没有此特征,排除②;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名句与下图漫画(鱼儿一旦想变成蝶,它便苦恼)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667fb27b/SYS201801022000126649220505_ST/SYS201801022000126649220505_ST.001.png" width="137"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p><p>②有意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p><p>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p><p>④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着才知道</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本题漫画中“鱼儿一旦想变成蝶,它便苦恼”,强调的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痴心妄想,应从实际出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①项中“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体现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不合题意;③项中“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强调的是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也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合题意;②④两项均强调了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条件,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是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应对中国老龄化的压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执行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宣告退出历史舞台。这说明( )</p><p>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p><p>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具体性和条件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为应对中国老龄化的压力这个实践的需要,我党决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正确;独生子女政策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正确;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说法不准确;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不是具体性和条件性,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16日,国家发改委称,今年下半年,影响后期价格走势的因素错综复杂,价格运行不确定性仍然较强。但经济基本面不会出现显著变化,可以实现年初确定的3%左右的价格调控目标。上述认识体现了( )</p><p>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p><p>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并没有体现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①不选;意识是主观的,正确的意识是真实的,②错误;“价格运行不确定性仍然较强”这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的,“但经济基本面不会出现显著变化”这体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故上述认识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③正确;国家对下半年的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曾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光有梦想不够,更要勇敢地迈出创业第一步,正如他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下列与王健林所强调的内容最为接近的是( )</p><p>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p><p>③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④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p><p>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是说要勇于尝试,勇于实践,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强调光有愿望不行,还要付诸行动,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①应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强调的是勤奋和反思的重要性,并没有强调实践,②不选;“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强调要“行”即实践,③应选;“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强调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强调实践,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胡锦涛文选》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创新。这告诉我们( )</p><p>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p><p>③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任何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创新”这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也是发展着的理论,也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①②正确;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材料中没有反映,③不选;正确的认识才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次拿到奥运金牌。女排用拼搏换来的金牌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正能量!从哲学角度看,正能量具有( )</p><p>A. 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p><p>B. 能动性,能够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p><p>C. 反作用,能够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p><p>D. 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直接变成现实</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精神不能独立于物质之外,A项错误;正能量是一种意识,意识因具有主动创造性,才能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不是因为具有能动性,B项不选;正能量具有反作用,能够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C项正确;正能量这种意识并不能将人们的愿望直接变成现实,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针对有的驻村帮扶干部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有的驻村干部“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的问题,云南省实施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截至2016年8月中旬已有1 117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被召回。这些干部被召回启示我们( )</p><p>A. 要求真务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 要一分为二,从实际出发</p><p>C. 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 要尊重规律,勇于挑战</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一些干部“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而最终被召回,这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求真务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A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感受的产生表明( )</p><p>A.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p>C. 存在来源于人的主观映象 D. 思维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对“春天到来、梨花盛开”这种客观现象的认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A项不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对“春天到来、梨花盛开”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项正确;人的主观映象来源于存在,不是存在来源于主观映象,C项错误;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是基于( )</p><p>A.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p><p>C.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D.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基于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项正确;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B项说法不准确,也与题意无关,B项不选;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影响与材料无关,C、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这里。”下列选项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p><p>A.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p><p>B.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p><p>C.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p><p>D.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这里。”体现了物质的客观性,即规律的存在和事物的发展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强调了要尊重“器”,即强调了物质的客观性和规律的客观性。故D选项表述正确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下列语句中与此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p><p>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p><p>②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p><p>③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p><p>④词客争新角矩长,迭开风气递登场</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暮春》这首诗表达了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的。②③项蕴涵的哲理与题意相一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①项与题意不符;④项的意思是要有创新意识,推陈出新。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15日上午,我国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在酒泉成功发射,实现宽波段、大视场、大有效面积的X射线空间观测,推动我国在国际激到竞争的高能天体物理观测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主要说明</p><p>①客观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 ②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p><p>③联系是普遍的和客观的 ④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改变规律</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和利用规律,联系的特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我国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在酒泉成功发射,实现宽波段、大视场、大有效面积的X射线空间观测,说明客观规律可以被我们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和客观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改变规律,④错误。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三餐无忧;一只在野地里,自由自在。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吧。”另一只老虎同意了。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大自然,在旷野里拼命奔跑;野地里的老虎走进笼子里,不再为一日三餐而发愁。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上述材料说明( )</p><p>①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 ②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p><p>③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④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p><p>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正确的认识才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①不选;材料表明两只老虎的主观想法都不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说明主观必须符合客观,②应选;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在材料中没有反映,③不选;两只老虎都没有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最后死亡,这说明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④应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西汉时期的著名哲学家董仲舒认为:“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p><p>材料二 西晋时期的思想家傅玄认为:“心者,神明之主,万物之统也。”</p><p>材料三 春秋时期的哲学家管子认为:“水是万物之本。”</p><p>(1)材料一、二中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哲学观点?</p><p>(2)材料三中的观点属于什么哲学思想?它与材料一、二中的观点的根本分歧是什么?</p><p> </p></div></div>
<div><p>【答案】(1)材料一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二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p><p>(2)材料三中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p><p>【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思想家的相关观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1)“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是认为“天”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心者,神明之主,万物之统也”是强调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p><p>(2)“水是万物之本”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材料三体现的是唯物主义思想,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的是唯心主义思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p><p>材料:我们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是一个渐进过程。</p><p>十六大 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 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 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七大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十八大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进一步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在党的领导下,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p><p>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p><p> </p></div></div>
<div><p>【答案】①时间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从党的十六大至今,我国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间,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理论。②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十六大至今,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上升经历了多次反复。③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要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生态文明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建议和向前发展。</p><p>【解析】本题以我们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党的十六大至今,我国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从十六大至今,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上升经历了多次反复;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生态文明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检验和向前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 21世纪是人类全面探测太空的新时代,抢夺太空已经成为世界竞争的热点和趋势,创建航天事业、开启载人航天工程,是我们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2016年10月17日,神州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送入太空,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勇攀高峰的昂扬斗志、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顺利实现了预定目标,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近向了新高度。随着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等设备的顺利应用,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技术落后已成为翻的我国航天活动的最大瓶颈,习近平指出,“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将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航天事业定展的突破口,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同时立足于本国经济发展和对太空的需求,科学部署各类航天活动;坚持开放发展,不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速迈向航天强国。</p><p>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谈谈我国如何在激烈的太空竞争中取胜。</p><p> </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今世界,强多太快已成为世界竞争的热点和趋势,开启航天工程,是我们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这要求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广大航天工作者要勇攀高峰的斗志、严谨细致的可惜作风,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顺利实现了预期目标。</p><p>【解析】本题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结合材料,考生可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要在激烈的太空竞争中取胜就要从国际和国内的具体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的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我国要在太空竞争中取胜就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等角度进行回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