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07:26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必修)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量变必然引起质变。</p><p>&#xa0;</p></div></div>
<div><p>【答案】错误</p><p>【解析】试题分析: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量变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故本题应选B。</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p><p>&#xa0;</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试题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南宋陈亮认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其观点属于</p><p>A. 历史唯物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客观唯心主义    D. 朴素唯物主义</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南宋陈亮认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其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观点不适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p><p>A. 唯一特性    B. 固有属性    C. 根本属性    D. 存在方式</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先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指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适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B、C、D均不合题意,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名句“人们常常把自己关起来,去猜测外面的世界”所蕴含的哲理与下边漫画一致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6344cccd/SYS201801022045052268714446_ST/SYS201801022045052268714446_ST.001.png" width="167"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p><p>③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④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漫画“人们常常把自己关起来,去猜测外面的世界”启示我们投身于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②④适合题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指认识的主体影响认识的效果,①不适合题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p><p>①其产生具有必然性,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p><p>②细胞学说等三大发现及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从哲学上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p><p>③全盘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p><p>④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p><p>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1)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2)自然科学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3)理论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所提供的思想材料,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思想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由此可见,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正确态度是批判地吸收,而不是全盘吸收,排除;选项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p><p>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p><p>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C. 矛盾的普遍性</p><p>D.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A项正确;B、C、D项均不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