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06:49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年-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政治(文科)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    )</p><p>A. 运动离不开物质    B.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p><p>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其意思是指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故说明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故B选项入选。A、D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C选项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p><p>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p><p>②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历史是由人的意识动机决定的 </p><p>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p><p>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p><p>A. ③④②    B. ②③④    C. ③②④    D. ②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①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②项在自然观点是唯物主义,但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总的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④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故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③②④项;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中有一个“天眼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专项。2016年下半年,高分项目将再添新丁——具有1米分辨率,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的雷达遥感卫星高分三号。我国力争到2020年形成具有时空协调、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观测能力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该研究意味着</p><p>①科技的发展使意识具有了主动创造性      </p><p>②借助科技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p><p>③科技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先进的认识手段  </p><p>④人们通过改变条件而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中国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中有一个“天眼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专项。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人们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通过改变条件而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③④适合题意;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通过意识这一“思维的眼睛”,人类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①②是错误的;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深遂隽永,耐人寻味。他曾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并努力实践这一原则。他的作品很少使用形容词、副词以及修饰性从句,避免代替读者作判断、下结论,而只是用准确生动的名词与动词描绘场景和讲述故事,将“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传达给读者,剩下的“八分之七”则需要读者再思考。下列对“冰山原则”的见解,正确的是</p><p>①文学创作应尊重读者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其理解和丰富作品</p><p>②文学作品应避免传达自己的价值信念和用作家自己的创作意图影响读者</p><p>③读者阅读过程就是在自己的脑海中真实还原作品中的场景与故事的过程</p><p>④读者阅读过程应是积极调动自身主观因素与作品形成个性化契合的过程</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文学创作应尊重读者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其理解和丰富作品。读者阅读过程应是积极调动自身主观因素与作品形成个性化契合的过程。故①④表述正确入选。文学作品应积极传达自己正确的价值信念和用作家自己的创作意图影响读者。读者阅读过程并不是在自己的脑海中真实还原作品中的场景与故事的过程。故②③选项表述错误。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面对网络民主的发展,有人担心地提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的热议中走失”。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认识到</p><p>A.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p><p>C. 真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D. 真理都是具体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有人担心地提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的热议中走失”。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认识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A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并对这一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是</p><p>①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有专家表示,地震是不可能被预测的</p><p>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个税法适合目前居民收入</p><p>③某市领导完全按照国家制定的文件发展本地经济</p><p>④中央主要领导分赴各地调研经济形势</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有专家表示,地震是不可能被预测的,属于不可知论,没有正确地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故①项错误;②④项坚持了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符合题意;某市领导完全按照国家制定的文件发展本地经济,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故③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现代预警机研制中,王小谟提出了我国预警机技术发展路线图,构建了预警机装备发展体系,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实现了国产预警机事业的跨越式和系列化发展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这表明</p><p>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研制预警机的基础  </p><p>②成功研制预警机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p><p>③预警机研制成功取决于意识的目的性  </p><p>④预警机研制过程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成功研制预警机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预警机研制成功表明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排除;选项③中的“取决于”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4月20日,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飞船入轨后,将按预定程序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自动交会对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3次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验。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材料表明 </p><p>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规律   </p><p>②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p><p>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p><p>④人能够突破规律限制改造客观世界</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实践的特点。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不能够突破规律限制改造客观世界,④错误;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错误;“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表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规律,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贵州侗族设计师石昌鸿设计的一组34个中国省市字体标识日前悄然走红网络,有网友评论说,城市文化入画,从这里了解整个中国。完成下面小题。</p><p>【1】在创作贵州字标时(如下图),他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茅台和黄果树瀑布,所以特</p><p>意把贵字做成酒杯,融入苗族银饰和牛角,色彩则运用渐变表现贵州的多彩和种秘。材</p><p>料体现的科学观点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1/88ce259a/SYS201801022116209902392152_ST/SYS201801022116209902392152_ST.001.png" width="135"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是意识反映的对象</p><p>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p><p>③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p><p>④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2】2017年4月,科学真人秀《最强大脑》收官之战的比拼中,搭载百度人工智能的小度机器人,成功完成了通过父母照片推测女长相的跨代际人脸识别难题,而代表人类脑力前沿的世界记忆大师 Alex却在同一任务中挑战失败,这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最新战果。这说明</p><p>①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p><p>②人工智能在特定条件下与有能动的创造性</p><p>③人脑的思维在前,人工智能的功能在后</p><p>④通过父母照片推测儿女长相,体现人工智能的社会性</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B</p><p>【2】A</p><p>【解析】本题以人的意识和人工智能为话题,设置两个选择题,考查对意识的本质、作用的掌握情况,学生需要对这部分知识理解较为到位才能做正确。</p><p>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p><p>【1】石昌鸿对贵州字标的创作体现了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是意识反映的对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①③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没有体现意识对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②项不合题意;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脑不能自行产生意识,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人脑不是产生意识的源泉,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p><p>【2】人工智能不同于人的意识,人工智能是人意识发挥主观的能动性的产物,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①项符合题意;主动创造性是人的意识特有的,人工智能没有主动创造性,②项观点错误;世界上先有人的意识,后有人工智能,所以人脑的思维在前,人工智能的功能在后,③项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中科院朱敏团队发现了一种4.23亿年前的古老鱼类化石——长吻麒麟鱼。对它的研究揭示了脊椎动物“颌”的演化之谜,将人类颌骨的起源一直追溯到最原始的有颌脊椎动物——原颌盾皮鱼类中。科学家的新发现进一步证明了</p><p>①物质依赖于人类认识的发现    </p><p>②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p><p>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p><p>④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p><p>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意识的特点、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的认识的客观存在,而人类认识的发现依赖于物质,故①项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故②项错误;科学家发现了古老鱼类化石——长吻麒麟鱼,说明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这也说明世界具有物质性,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故③④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p><p>①厦门特区成立33周年    <br />②2017年第十六届全国运动会 </p><p>③科学发展观             <br />④我国制定的“十三五”规划</p><p>⑤薛其坤院士及其团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p><p>A. ①③⑤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厦门特区成立33周年、2017年第十六届全国运动会、薛其坤院士及其团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均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属于物质范畴,①②⑤正确;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思想,不属于物质范畴,③不选;“十三五”规划也是人的意识的直接表现,属于思想意识范畴,不属于物质范畴,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p><p>习近平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p><p>从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到长征五号胜利首飞.再到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人任务的圆满成功,2016年可谓是中国航天的丰收年。在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指导下,中国航天人以科学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推动工作,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埋头苦干,形咸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将这种精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中国实际,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奇迹。</p><p>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 的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取得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中国航天人的工作是在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的进行的。</p><p>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航天工作者在“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将“载人航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p><p>③中国航天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很好地结合起来,他们立足中国国情,既尊重科学,又埋头苦干,取得了多个航天奇迹</p><p>【解析】本题以我国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中“意识的作用”的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出题相对比较新颖,虽然难度不大,但是考生要解答完全准确还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工。</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取得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的。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意识的作用的知识。材料中,中国航天人的工作是在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的进行的,故考生可以从意识活动的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航天工作者在“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将“载人航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考生可以从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科学家们立足中国国情,既尊重科学,又埋头苦干,取得了多个航天奇迹,考生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从2010午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十六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2014牟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措施被明确提出.2017年断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定工作再次展开。针对各方争论的焦点问题.方案经过反复讨论,多方征求意见,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p><p>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深化高考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体现的哲理。</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通过专家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并完善高考教育改革的方案。</p><p>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针对各方争论的焦点问题,经过反复讨论,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多项具体化措施在实践中被明确提出。</p><p>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顺应了当前教育的实际,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解析】本题以深化高考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为话题,设置问题,检测学生对认识论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设问对需要调用的知识有明确限定,难度不大。</p><p>设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深化高考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体现的哲理,属于体现类主观题。设问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要求“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深化高考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体现的哲理。考生分析时要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求索真理的历程”即认识论,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等方面分析说明。注意组织答案时回扣设问,材料语言要紧紧围绕高考教育改革方案的指定。</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年-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政治(文科)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