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 )</p><p>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p><p>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p>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p><p>④人类能够积极地认识世界</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即我们的这个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也说明了人类能够积极地认识世界;故①④入选。②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③选项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p><p>A. 阶级性 B. 反思性 C. 实践性 D. 科学性</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人们改造世界,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故C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不符合题意,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p><p>A.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p><p>B.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p><p>C. 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p><p>D. 对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是认为思维是世界的本原的就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存在是世界本原的就属于唯物主义,因此B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说明 ( )</p><p>③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p><p>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p><p>③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 </p><p>④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说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①④入选。②选项表述的是哲学的来源,与题意不符。③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请按要求回答问题。</p><p>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思想。</p><p>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声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p><p>(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p><p>(2)结合材料二,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p><p>(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①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③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p><p>【解析】此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欧洲文艺复兴作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考查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等相关知识。</p><p>(1)此题考查哲学与时代关系。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问题指向性明确,切口小,学生只需要回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即可。具体答案如下: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p><p>(2)此题考查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学生首先需要明确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然后仔细审读材料把握有效信息,最后理论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请按要求回答问题。</p><p>材料一:2016年4月底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暴雨洪涝造成中国南方11省区市的部分地区受灾。造成1517.9万人受灾,死亡101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亿元人民币。灾难过后,大多数人们开始积极地重建家园,但也有一些人思想“另类”,议论纷纷:第一种人说,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第二种人说,天灾不可避免,但事在人为,我们应该把损失缩减到最低程度。</p><p>材料二:我国是海岸侵蚀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70%左右的沙质海岸线以及几乎所有开阔的淤泥质海岸线存在海岸侵蚀现象。人类活动是导致现代海岸侵蚀灾害的主要因素。沿岸采砂、海岸工程建设、沿岸开采地下水和采伐红树林等,是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的海岸侵蚀的常见原因。</p><p>(1)结合材料一,试判断上述二种人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其基本观点各是什么?</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现象的认识。</p><p> </p></div></div>
<div><p>【答案】⑴第一种人认为“天命不可违”,属于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其基本观点是: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 </p><p>第二种人属于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p><p>(2)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们的行为一旦违背了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成功。③材料中人类的活动是违背规律的行为,正是因为这些活动,才导致了我国海岸线的严重侵蚀。</p><p>④这启示我们,人类活动必须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贪图一时的眼前利益,损害长远的整体利益。</p><p>【解析】本题材料一以人们 对待自然灾害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人类活动是导致现代海岸侵蚀灾害的主要因素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试判断上述二种人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并说明其基本观点。首先,第一种观点认为: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这种观点将“天”认为是世界的主宰,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然后说明其基本观点是: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第二种观点认为:天灾不可避免,但事在人为,我们应该把损失缩减到最低程度,该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现象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首先,考生要明确规律的含义以及特点,其次,说明人们的行为一旦违背了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成功;最后,通过材料中“沿岸采砂、海岸工程建设、沿岸开采地下水和采伐红树林等,是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的海岸侵蚀的常见原因”的表述,说明人类的活动是违背规律的行为,正是因为这些活动,才导致了我国海岸线的严重侵蚀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