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06:04

江西省樟树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面对传统文化,有这样两种人。自卑者,看不起“老祖宗”,嫌其“老土”,信奉“外来和尚会念经”;自负者,沉醉于五千年的“作酿”,捍卫老祖宗,不合时宜也是真理,亦步亦趋,不容侵犯。这种自卑和自负的做法</p><p>①是民族虚无主义的体现</p><p>②会阻碍中外文化交流与借鉴</p><p>③不利于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p><p>④说明我们只能接受一种文化</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自负者,沉醉于五千年的“作酿”, 捍卫老祖宗,不合时宜也是真理,这种做法不是民族虚无主义的体现,而是守旧主义的表现,①不选;民族虚无主义、守旧主义的这种自卑和自负的做法会阻碍中外文化交流与借鉴,②正确;这种自卑和自负的做法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③正确;我们只能接受一种文化的观点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内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的意义有</p><p>①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p>②充分发挥文化培养和塑造人才的积极作用</p><p>③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发展,完善教育法规</p><p>④完善育人机制,引导中学生重视参加实践</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①正确;我们要发挥优秀文化培养和塑造人才的积极作用,②不准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与完善教育法规无关,③不选;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内容,因此《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有利于完善育人机制,引导中学生重视参加实践,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腾(totem)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①文化是社会实践产物,受制于社会发展水平    </p><p>②精神依赖于物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p><p>③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具有社会历史性</p><p>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社会生产力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这说明文化是社会实践产物,受制于社会发展水平,①应选;精神依赖于物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这说明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具有社会历史性,③应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漫画表明</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1/23b03a05/SYS201801022125005666699133_ST/SYS201801022125005666699133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  吃饱后生出无数烦恼</p><p>A. 存在决定思维    B. 世界统一于物质</p><p>C. 思维具有反作用    D.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后生出无数烦恼。表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存在决定思维,许多烦恼都是建立在解决温饱基础之上的。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下列观点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有</p><p>①积重德则无不克。</p><p>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p><p>③君子怀德,小人怀惠。德者,本也;财者,末也。</p><p>④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强调了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①只强调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材料并不一致,不选;②强调了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正确;③强调的是“德”和“财”的关系,与材料观点不一致,不选;④强调了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魅力。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汉字之美在于三美的统一与和谐。由此可见,汉字</p><p>①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是中华文化优越性的集中展示</p><p>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不是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①不选;我们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应认为自身的文化具有优越性,优于其它民族文化,②不选;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③正确;汉字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至20个物种的功能和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   )</p><p>A.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p><p>B.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p><p>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p><p>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的事物变化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不是不可捉摸的,A说法正确;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自然界,B说法错误;C与题意不符;D说法错误,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可以认识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它借用五行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用金、木、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连结,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中医思想的合理性在于</p><p>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p><p>②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p><p>③总结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丰富了唯物主义   </p><p>④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中医“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医看到了内脏器官之间的联系,体现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故题肢①②均正确切题。题肢③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维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科学回答,故排除题肢④;故本题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龟虽寿》。下列诗句、典故与曹操诗句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致的有</p><p>①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p><p>②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p><p>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p><p>④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p><p>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反映出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信念。“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思想,①应选;“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与题意不符,②不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自强不息精神,③应选;“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体现了勤劳勇敢精神,与题意不符,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事物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柏拉图理念论则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上述观点</p><p>①两者都承认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p><p>②前者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后者在根本方向上是错误的</p><p>③前者认为物质是本原的,后者认为意识是本原的</p><p>④前者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后者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特点</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流溢说”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柏拉图的理念论则认为理念决定物质,后者夸大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前者并没有体现意识的主动创造性,①不选;“流溢说”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柏拉图的理念论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在根本方向上是错误的,②正确;古代相互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本原的,③正确;柏拉图的理念论带有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为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①必须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p><p>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p><p>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p><p>④应凝聚社会共识,尊重多样,满足人民群众一切文化需求</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①是错误的,排除;满足人民群众一切文化需求说法绝对,排除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②③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p><p>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知识的简要说明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是对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地反映了当代的要求和历史趋势,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它来源于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p><p>(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可以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动员人民群众,从而转化为物质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能推进社会前进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知识,简要说明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性。</p><p>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正确地反映了当代的要求和历史趋势,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因此,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性,可运用什么是真正的哲学以及真正哲学对于社会变革作用的知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哲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的作用。</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慧能认为,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p><p>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物质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这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p><p>(1)材料一中慧能和黑格尔的思想各属于什么观点?并简单评析。</p><p>(2)材料二中张载的思想属于什么观点,有何局限性?<br />(3)简要谈谈对材料一与材料二中观点分歧形成的认识?<br />&#xa0;</p><p>&#xa0;</p></div></div>
<div><p>【答案】(1)慧能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黑格尔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不管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把意识看成世界的本原,但是它们对意识的理解不同。</p><p>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与人有关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的,世界万事万物由其产生;</p><p>客观唯心主义则把客观精神当成世界的主宰和本原。</p><p>(2)材料中张载把“气”当成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神创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带有猜测性质,缺乏科学论证,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了。</p><p>(3)材料一体现的是唯心主义,材料二体现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二者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的,属于唯物主义;承认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的,属于唯心主义。</p><p>【解析】(1)材料一中慧能和黑格尔的思想各属于什么观点?并简单评析。</p><p>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慧能强调心的作用,其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黑格尔强调绝对观念的作用,其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p><p>不管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把意识看成世界的本原,在根本观点上是错误的,但是它们对意识的理解不同。</p><p>(2)材料二中张载的思想属于什么观点,有何局限性?</p><p>材料中张载把“气”当成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带有猜测性质,缺乏科学论证,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了。</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樟树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