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 </p><p>①“世界是一团活火”与“人是万物的尺度”</p><p>②“理生万物” 与“未有此气,先有此理”</p><p>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p><p>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刻舟求剑”</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历史形态。辩证法坚持联系的、全面的、相对的观点,形而上学坚持的是孤立的、片面的、绝对的观点。①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适合题意;②均是唯心主义,不适合题意;③是认识的来源与途径,不适合题意;④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p><p>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p>B.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p><p>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p><p>D. 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B适合题意;A、C、D说法均是正确的,但不适合题意,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p><p>①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p><p>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p><p>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p><p>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我国在不同发展时期,出现不同的农村改革,这些改革认识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③说法错误,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人们活动认识,除了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外,还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