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同步训练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航天探测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发射载人飞船、多人飞船和建立空间站三个相连的程序。目前,我国航天探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我国对航天探测的分阶段进行,充分说明了( )<br />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r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r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br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我国的航天探测有步骤地进行,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故B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 )<br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br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br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br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因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①④<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题干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①④说法正确。②的说法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故③的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5/94c8bdca/SYS201702111504458769588977_ST/SYS201702111504458769588977_ST.001.jpeg" width="338"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br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br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r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爱鸟工程》漫画是从人的主观愿望出发,没有从鸟的实际需要出发,使动机与效果不统一,因此启示我们应从实际出发,C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州官倪寻和李延都患头痛、身热,便一同请华佗看病。华佗诊断后,却给他们开了不同的药。原来,这两个人引起头痛、身热的原因不同,华佗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两个人回去按方服药,病果然好了。该事例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br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br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r />C.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br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B、D不是唯物论道理,排除;我们做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材料强调了针对不同的病情开出不同的药方,体现了C;A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力发扬“越过千山万水”“想过千方百计”“说过千言万语”“经过千难万险”“吃过千辛万苦”的“五千精神”,是浙江经济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这表明( )<br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r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br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r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材料表明了“五千精神”对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故选D项;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面对时代提出的问题,理论工作者们都在积极作出回答。此书便是这些回答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理论的角度见证着时代变迁的脚步,记录着时代发展的影像。这表明( )<br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③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②④<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材料中“见证”“记录”这两个关键词说明②可选;“理论工作者们都在积极作出回答”说明④可选;材料没有体现改造客观世界,①不选;③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魔术师刘谦的表演受到观众的热捧。魔术表演以一种奇妙的艺术构思造成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形象。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br />B.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br />C.魔术制造的奇幻形象是不存在的<br />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来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C项错误,否认了魔术现象的存在;D项错误,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位记者问李富荣:“这么多年你带出来这么多世界冠军,他们有什么特点吗?”李富荣说:“所有的世界冠军只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想当世界冠军”。从哲学上看,李富荣的回答说明了( )<br />A.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预期目标<br />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br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br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想当世界冠军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冠军,体现了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所以选D项;材料体现的不是改造客观世界,C项不选;A项说法绝对;B项与题意无关,不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2011年到来前的午夜,《印象普陀》在舟山首演。《印象普陀》首先打动观众的不是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而是它的主题——“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这一主题体现了( )<br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④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制约<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③④<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①强调思维能反映存在,与题意不符合,题中体现的是由于主观因素的不同,意识活动也就不同;②错误,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下列诗句中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哲学寓意相近的是( )<br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r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br />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br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意即“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渺远”,这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故A符合题意。B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强调的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体现的是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均不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发展的四大重点领域和近期的发展目标。可见( )<br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r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④正确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①④<br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特点和作用。材料强调,国务院对未来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作出安排,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故④说法有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参议院答辩时称,“侵略”的定义在学术乃至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取决于看待这个问题的是哪一方。这一似乎是否认日本“侵略行为”的谈话引来亚洲邻国的密切关注。在安倍看来,侵华战争是否是“侵略行为”是由( )<br />①“侵略”的定义来衡量的②战争的运行规律决定的③战争的实际性质来决定的④定义者主观意向决定的<br />A.①③<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材料反映的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竭力为日本侵略战争进行辩护,他认为在国际社会没有对“侵略”一词作出准确公认的定义之前,人们是无法判断战争是否是侵略行为的,这种看法显然是荒谬的,故①④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 )<br />①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精神②意识永远依赖物质<br />③语言是现实的意识,是意识的表现形式④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br />A.①②③<br />B.①②④<br />C.①③④<br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题干强调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而④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区别,是错误的,不选。据此,可以排除B、C、D三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昔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国语》,孙膑截膝而论兵法,司马迁遭腐刑作《史记》等事例数不胜数。在苦难的魔爪摧残下,他们硬是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靠着坚定的信念成就了一番伟业。这表明( )<br />①苦难能让人突破规律的束缚②人的意识无所不能③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促人奋进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②③<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材料事例主要说明“毅力、信念”等意识的作用。①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只能遵循规律而不能突破规律。②夸大了意识的作用。③④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为:“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表明( )<br />①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②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③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③④<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表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具有一定的目的性,①②正确;③④材料未体现,故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br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br />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br />A.①④<br />B.③④<br />C.②④<br />D.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有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国画创作的特点表明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①③正确;②中的“直接”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物质可以脱离意识,意识不能脱离物质。故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哲学上看,下边漫画《公鸡下蛋》启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5/94c8bdca/SYS201702111504466329751889_ST/SYS201702111504466329751889_ST.001.jpeg" width="331" height="2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科学审慎行使权力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r />A.①③<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本题考查从实际出发与价值观,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漫画中工作人员的做法显然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错误价值观所致。这启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④正确;注意本题要求是哲学知识,故排除①;③与漫画寓意不符。故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浙江省委提出了“腾笼换鸟”思路,即下决心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鸟”。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br />A.意识决定事物的发展<br />B.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实际<br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br />D.物质与意识是一致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考查从实际出发,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浙江省委提出了“腾笼换鸟”思路,这一思路启示我们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实际,从实际出发,B正确;A是唯心主义观点;C与材料无关;物质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存在,D说法错误。故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3年11月,富士康技术集团表示考虑在美国扩大制造业务,建立新厂。为进一步实施长期全球扩张计划,富士康准备在美国寻求机遇,扩张美国现有制造业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充分利用重要市场中可靠的高价值工程人才。这一举措( )<br />①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②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体现了客观应适应主观的需要④如实地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客观实际<br />A.①②③<br />B.①③④<br />C.①②④<br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富士康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充分利用重要市场中可靠的高价值人才而考虑在美国建立新厂体现了①②④;③颠倒了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关系,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作为一个区位独特、山多地少、资源匮乏的省份,福建主动争取战略上的重大转变,结合本土海洋矿产、能源及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优势,审时度势,把发展的眼光转向海洋,着力实施“大念山海经”、“山海合作,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建设海洋大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并始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走科学用海之路。<br />结合材料谈谈福建发展海洋经济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p></div></div>
<div><p>【答案】①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行动的依据。福建省正是看到海洋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本省客观条件出发发展海洋经济的。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福建主动争取战略转变,审时度势,实施一系列战略决策,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福建人民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走科学用海之路。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福建主动争取转变,注重结合本土实际,把发展的眼光转向海洋。<br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据教材,从四个方面考虑,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反对错误倾向。回答时一定要结合材料。</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当今时代,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同时,其经济功能明显增强,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br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的唯物论道理。</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是面对文化与经济交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的。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更好地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认识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明确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④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br />【解析】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论,首先应联想到唯物论包括哪些知识,其次把知识与所给材料对接。“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材料中对文化优点的认识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中对文化的地位、作用、优点的认识,体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材料中“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加坚实”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 />2012年8月,台风“达维”、“海葵”和“布拉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面对那颦鼓动地、翻江倒海般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的台风,人们曾试图削弱、消灭它,但最终都不得不放弃。开始总结经验实施抗台防灾,逐步转变抗台防灾的观念,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抗台防灾工作思路。一方面,利用气象卫星,使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和预报台风,运用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预测、预报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及时掌握和分析灾害的实时信息,做到预报准确,决策科学。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防汛水利工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夯实水利防灾减灾基础,提高了抗御台风灾害的能力;建立一整套诸如人员避险转移等内容的预案和处置制度。<br />(1)请简要说明人们在防台抗台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br />(2)有人认为“人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就能实现防台抗台,减少损失。”请你对这一观点</p></div></div>
<div><p>【答案】<br />(1)</p><p>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防台抗台要以台风运动的规律为依据,而不能人为割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防台抗台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在防台抗台中要反对那种试图消灭台风等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错误观点。</p><p><br />(2)</p><p>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际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案和行动步骤等。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②人们要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实现防台抗台,减少损失,还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人们要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实现防台抗台,减少损失还必须付诸于实践,立足实际,科学研究,才能实现最终的目的。</p><p><br />【解析】第(1)问,要先掌握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关键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然后结合材料逐一答出即可。第(2)问是一道评析题,结合材料对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并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全面阐释,在思考时要追求全面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决策。<br />(1)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br />(2)就“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节约建议。</p></div></div>
<div><p>【答案】<br />(1)</p><p>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社会必须从能源短缺这一实际出发,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6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指导作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p><p><br />(2)</p><p>课题:“全民节约共同行动”或“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等。节约建议:①在学习、生活中要节能、节水、节材、节地;②提倡科学消费、绿色消费,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③综合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p><p><br />【解析】第(1)问,中国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科学发展观属于正确的意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第(2)问,建议只要围绕“节约”即可,如节能、节水、绿色消费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