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和谬误练习(二)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八大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等写入了党章。这说明( )<br />A.认识具有上升性<br />B.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br />C.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的<br />D.真理在实践中被推翻</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发展过程。“把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等写入了党章。”说明认识具有上升性,A正确。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B项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真理和谬误的关系,C与题意无关,排除。真理只能被超越,不能被推翻,D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 )<br />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br />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br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br />D.真理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条件性。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应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因此题中强调了真理的条件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答案A正确;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因此B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的界限;D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温家宝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强调,在科技领域,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材料不能说明的哲理是( )<br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br />B.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br />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r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追求真理,故B、C为材料所反映。“宽容失败”,正确对待错误,因为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A为材料所反映。材料没有涉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因此D当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歌德说,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这说明( )<br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br />B.少数人的意见才是真理<br />C.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融合的关系<br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材料强调了宣传真理的原因是有人在宣传谬误,说明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故A正确。B错误,虽然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而不在于掌握者人数的多少。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C、D混淆了二者的界限,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br />A.真理是客观的<br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br />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才具有指导作用<br />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的题意是通过对失败价值的理解来感悟失败对于成功、谬误对于真理的意义。失败与成功都具有相应的价值,说明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故B项正确。但真理与谬误具有明确的界限,不能说无法分开,故D项错误。A项与题意不符。C项表述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乐观的人在每种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忧患。读下图漫画《悲观与乐观》,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1347ebf9/SYS201702111658274117160644_ST/SYS201702111658274117160644_ST.001.jpeg" width="257" height="2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②看待事物要坚持一分为二观点<br />③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r />A.②④<br />B.①②<br />C.①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意识的能动作用。“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①正确;“乐观的人在每种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忧患”,表明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我们要全面、一分为二地看问题,②正确;材料中悲观与乐观的态度都是对事物某一方面的正确反映,二者不是真理与谬误的区别,③不符合题意;④强调矛盾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变化说明( )<br />A.真理和谬误往往没有明显界限<br />B.认识活动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br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br />D.认识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真理和认识等相关知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谬误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A说法错误,排除。认识是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B说法错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的向前发展,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C符合题意。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D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br />A.规律是客观的<br />B.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br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br />D.认识的创新推动了事物的发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一般情况下,木桶的容量取决于短板,因把木桶倾斜放置,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体现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发生变化,我们的策略和事物发展的结果也会发生变化,故C是正确的。木桶怎样放置,若想盛水最多,我们就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这不是规律,是从实际出发的表现,A不符合题意。木桶盛水量大小取决于什么?一个观点是短板,一个观点是长板,这两种理论都是正确的,因为面对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即都是真理,没有体现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A、B都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不同的情形下,人们会有不同的正确认识,没有体现创新和发展的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是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北大原校长许智宏讲,“ 大学核心精神应有“理性的质疑和批判。” 这是因为( )<br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r />B.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r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br />D.真理总是在发展中推翻自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指真理是客观的,A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中“大学核心精神应有理性的质疑和批判”,意思是我们要带着质疑和批判的眼光去对待现有的理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正确。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不容混淆,C错误,排除。真理只能被超越,不能被推翻,D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在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果在未来得到进一步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管何者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经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 )<br />①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br />②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包含谬误<br />③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物理学的任何研究都是不能坚持的<br />④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br />A.①④<br />B.②③<br />C.①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知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科学家在已经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说明了真理的具体性,也说明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③错误,这是不可知论的表现。故选A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于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真理是永恒不变的<br />B.真理的内容是主观的<br />C.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br />D.真理和谬误往往没有界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不是永恒不变的,A错误。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B错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是真理,不相符合的认识是谬误,可见真理与谬误具有明确的界限,D错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C正确。故本题应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门捷列夫说:“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的生命。”这句话说明了( )<br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br />②真理和谬误在生活中的地位相互平等,相互转化的<br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br />④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知识。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我们能够发现真理。这说明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真理是正确的认识,谬误是错误的认识,二者地位不平等。④错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故本题应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论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管是何种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 )<br />①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r />②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份<br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br />④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物理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br />A.①③<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与认识过程。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表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超越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①③正确;真理与谬误不容混淆,②错误;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原有的真理并未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④“相对正确的”的说法错误。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侧漫画《在路上》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除了障碍,甚至他的错误也为真理事业服务。其哲学寓意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1347ebf9/SYS201702111658279432693585_ST/SYS201702111658279432693585_ST.001.jpeg" width="207"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r />B.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br />C.真理是在谬误的基础上产生的<br />D.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真理的过程。个体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谬误,能为旁人扫除障碍,为获取真理作贡献,体现了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B正确。A、D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实践决定认识,真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爱因斯坦直到去世之前,一直不屈不挠地进行科学实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放弃错误观点并提出新的观点,在此过程中他也达到了更高的科学水平。这表明( )<br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br />B.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才是真理<br />C.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融合的关系<br />D.真理是以谬误为基础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题干说明真理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故选A。B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经验教训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理是客观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C、D说法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 )<br />A.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br />B.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br />C.人类永远不可能获得真理<br />D.认识运动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向前推移的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br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r />B.真理是有条件的,谬误是无条件的<br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br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谬误是对事物歪曲、错误的反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材料蕴涵的哲理有( )<br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③真理是具体的 ④认识反作用于实践<br />A.①③<br />B.①②③<br />C.①③④<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①正确且切题;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真理是具体的是指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材料中“任何固守本本……得到成功”体现了这一点,③入选;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将实践引向歧途,④当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传统几何学中,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而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这说明( )<br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br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真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r />A.①④<br />B.②③<br />C.①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三角形在平面上、凹曲面上和球形凸面上的内角和是不一样的,说明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故②③是正确的。题干没有涉及谬误,故①不符合题意。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即站在同一个角度去认识,真理只有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指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对事物做出了不同的评价,故④是错误的。本题答案是B。</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