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三第四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过关试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包括 ( )<br />①民主法治 ②公平正义 ③诚信友爱 ④充满活力<br />⑤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⑥爱岗敬业<br />A.①②③④⑤<br />B.②③④⑤⑥<br />C.①②③⑤⑥<br />D.①③④⑤⑥</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爱岗敬业属于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必须要(    ) ①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 ②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③进一步彰显公平和正义的伦理原则 ④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br />A.①②<br />B.①②③<br />C.①②③④<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①②③④都是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措施,都应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2年8月,有高校研究机构发布报告,声称中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在2011年已达到0.394 9,正在逼近0.4的国际警戒线;收入最低的20%样本农户,与收入最高的20%样本农户的收入差距有10.19倍。对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 )<br />A.发展速度<br />B.经济效益<br />C.社会公平<br />D.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是不公平的表现,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故选C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包括 ( )<br />①民主法治 ②公平正义 ③诚信友爱<br />④充满活力 ⑤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⑥爱岗敬业<br />A.①②③④⑤<br />B.②③④⑤⑥<br />C.①②③⑤⑥<br />D.①③④⑤⑥</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下列属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做法的是                                        (  ) ①依法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br />②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br />③更好地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br />④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⑤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br />A.①②③④⑤<br />B.②③④⑤<br />C.①②③⑤<br />D.①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既要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又要进一步彰显公平和正义的伦理原则,努力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氛围。只有这样,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突出地表现为正确处理      的关系。                                          (  )<br />A.民主和法制<br />B.人与自然<br />C.效率与公平<br />D.家庭美德与职业道德</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突出地表现为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 ( )<br />①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br />②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br />③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br />④消除差距、按需分配的社会<br />A.①②③<br />B.②③④<br />C.①②④<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分配上就应该坚持 ( )<br />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②注重效率、维护公平<br />③同步富裕,共同富裕 ④平均分配,消除差距<br />A.①<br />B.①②<br />C.①②③<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分配上就应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 )<br />①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br />②是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br />③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br />④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br />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br />A.①②④<br />B.①②③⑤<br />C.①④⑤<br />D.①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体现了下列哲学道理 ( )<br />①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r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br />A.①②③<br />B.①③④<br />C.②③④<br />D.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和谐”字意本身就包含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和谐社会的提出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也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表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告诉我们,政府在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中重视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13cd0989/SYS201702110824111781828572_ST/SYS201702110824111781828572_ST.001.jpeg" width="216"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发挥财政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br />B.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保证一部分人先富<br />C.落实先富带后富,实现同步富裕<br />D.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充满活力</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B项不体现;C项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传统文化倡导人们追求“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理想境界。这表明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13cd0989/SYS201702110824112488154316_ST/SYS201702110824112488154316_ST.001.jpeg" width="190"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任何人之间都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br />B.要达到社会和谐就要消除所有矛盾<br />C.社会和谐需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br />D.和睦相处称为人生的最高境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项说法错误,社会和谐是要不断解决矛盾,而不会消除所有矛盾。和睦相处不能称为人生的最高境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右图中理解错误的是               (   )<br />A.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br />B.暂缓经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br />C.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br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应协调发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项不体现;B项错误;D项片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传统户籍制度是制约外来务工人员进城的重要因素,其实,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居、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问题才是关键。有专家呼吁,为让外来务工人员和谐融入城市,发达地区政府应该而且有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支付“和谐成本”。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居、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问题的意义是( )<br />①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②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有序 ③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r />A.①②③<br />B.①②④<br />C.①③④<br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③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故选①②④即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道义不可违。不要因为利润少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风险小就去做。要想在商界站稳脚跟,违背道义的事坚决不能做。”这是浙江商人的一条商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义有( )<br />①社会主义义利观 ②诚实守信 ③规避风险追求高额利润 ④公平和正义<br />A.①②③<br />B.①③④<br />C.②③④<br />D.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③是市场经济中自发性特征的表现,不属于市场道德伦理,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 )<br />①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结合的原则 ②努力发展经济<br />③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④按劳分配制度体现效率,不注重公平<br />A.①②③<br />B.①②④<br />C.②③④<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按劳分配制度体现效率,不注重公平说法错误,按劳分配是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公平。④明显不对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br />A.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br />B.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和公平的对立面已经消失<br />C.先富政策已与我国的国情不再相符<br />D.现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特别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如果这个社会没有公平和正义,社会秩序就好紊乱,经济发展就很难发展的顺利。所以选择D,A,B,C的说法都是错误的。</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京广深高铁郑州到武汉段于2012年9月28日开通之后,剩下的郑州到北京段有望在年底开通。京深高铁全线开通之后,业内人士也存在“上座率之忧”,因为这里面还有经济因素:一是高铁沿线地区的经济体量和交易频率是否足够支撑高铁的客流;二是乘客的经济条件是否能让其将舒适和快捷度摆在优先的位置。去年,京沪高铁开通不到一月,因为上座率低,已经宣布停止G181次、D238次、D242次、D241次等4趟车。高铁列车空荡荡绝尘而去的身影,像一个时代隐喻:中国高速发展的列车,把许多民众远远地抛在了身后。<br />(1)这个时代隐喻反映了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什么问题?<br />(2)怎么解决这一问题?</p></div></div>
<div><p>【答案】<br />(1)时代隐喻反映了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p><p><br />(2)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①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时注重效率的要求更突出,有时维护公平的要求更突出。当前,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p><p><br />【解析】时代隐喻中有两个关键词:“高速发展”、“抛在身后”,据此可以判断是效率和公平的问题,然后回答怎样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p><p> </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破坏公物,既是对他人权益、公共利益的漠视与不尊重,也是对自身利益的损害。每个公民的行为都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德状况,也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 材料二某市在建设“和谐城市”过程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构建诚信机制,倡导诚信伦理,倡导扶贫济困和伸张正义的道德风尚;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让发展的阳光普照在每一位劳动者身上,从而促进了社会和谐。<br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和谐社会里我们每个公民讲社会公德的作用。<br />(2)依据材料二,从经济伦理上说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展经济、加强道德建设与实现公平正义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p></div></div>
<div><p>【答案】<br />(1)公民讲社会公德可以维护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能够促进个人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p><p><br />(2)①经济是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是努力发展经济。②道德源于社会经济又对社会经济有重要影响。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能够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③公平正义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促进经济发展、道德水平提高与社会和谐。</p><p><br />【解析】第(1)问要立足于讲社会公德对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其作用。第(2)问主要考查发展经济、加强道德建设和实现公平正义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是实现其他两方面的根本途径,其他两方面又对经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把握好三者关系,分层次组织答案即可。</p><p> </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br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br />(2)当前为了防止收入分配差别过分拉大,实现收入均等化和共同富裕目标,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p></div></div>
<div><p>【答案】<br />(1)导致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p><p>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使收入差距拉大。第二,我国地域差别、行业差别、城乡差别的存在。第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人们的收入差距在更大的领域里拉大。第四,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够完善。第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p><p><br />(2)第一,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第二,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分配体制。第三,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和政策。第四,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第五,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p><p><br />【解析】主要讲述的是经济发展下的各行业应该如何和谐发展.</p><p> </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05年3月22日人氏网载文指出,从根本上说,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和条件,没有效率就只能有共同贫困的"公平";从理性土说,效率是手段,公乎是目的o因此,从长远看,效率和公平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br />(1)这里所说的效率的含义是什么?<br />(2)如何理解上述材料所说的"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br />(3)怎样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br />(4)有人认为,“强调公平正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不利于发展市场经济”。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br />(5)结合材料,请你就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出合理化建议。</p></div></div>
<div><p>【答案】<br />(1)这里所说的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率。</p><p><br />(2)提高效率,做大社会财富的"蛋糕",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维护公平;维护公平,使财富的创造过程和分配结果更合理,有助于推动效率的提高。因此,效率和公平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p><p><br />(3)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时注重效率的要求更突出,有时维护公平的要求更突出。当前,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p><p><br />(4)①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整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稳定。②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遵循市场经济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的原则,构建社会信用机制,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③不能把公平正义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立起来。</p><p><br />(5)①国家要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②要进一步彰显公平和正义的伦理原则,大力倡导扶贫济困、见义勇为、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等道德风尚,努力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氛围。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实现公平,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p><p><br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因和措施的认识。第(1)问要求回答的是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市场经济的关系,要明确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回答第(2)问的措施,要注意从国家的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关系、公平正义的伦理原则等角度组织答案。</p><p>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