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01:14

人教版政治选修5专题五第一框构建和睦家庭过关试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既是父母的义务,又是父母的权利的是(  )<br />A.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br />B.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和教育<br />C.对自己父母的赡养和扶助<br />D.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这同时也是父母的权利。故本题选B。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孙华今年13岁,父母以其学习成绩不好为由,让他到城市的一家餐馆打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xa0;&#xa0;)<br />A.学习不好就得好好干活<br />B.孙华的父母对孙华未尽到教育义务<br />C.孙华已满13岁,能干与其年龄相应的活<br />D.孙华只有靠自己的劳动才能走向独立生活的道路</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孙华13岁,父母有保护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应让孙华入学接受学校义务教育。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母亲的这种行为属于(  ) ①虐待 ②家庭暴力 ③遗弃 ④抚养和管教子女 ⑤犯罪<br />A.①②<br />B.①②③<br />C.①②④<br />D.①②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母亲将自己的女儿打死不是遗弃行为,也不是抚养和管教子女,③④不符合题意;母亲行为属于家庭暴力、虐待行为,也是犯罪行为,①②⑤符合题意。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的孩子我说了算,要打要罚是我的事,别人无权干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br />A.父母有教育子女的义务,打、罚孩子是父母在尽自己应尽的义务<br />B.家长打、罚孩子是对孩子的约束和教育,是应该的<br />C.父母对子女进行约束和引导是正确的,但不能靠打、罚<br />D.家长打、罚孩子是家庭暴力,是绝对不能使用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行为应加以约束和引导,对子女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和管教。题目中的家长尽管尽了自己的义务,但是其做法是不正确的,故选C项。A、B两项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萌萌是妈妈生下的第五个女孩。萌萌的爸爸一直想要个男孩,可一连生了五个女孩。在萌萌出生后第三天,爸爸就将她抱养给了50里外一个山村的老头抚养。萌萌在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后,应该(  ) ①依照刑法追究其父亲的刑事责任<br />②在父母年老时承担对亲生父母的赡养义务<br />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br />④在养父母年老时,承担赡养义务<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③④<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萌萌爸爸的行为没有构成犯罪,①说法错误;萌萌在法律上不需要承担赡养义务,②说法错误;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了( )<br />①亲情和爱情 ②婚姻和血缘<br />③权利和义务 ④关心和爱护<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仅体现了亲情与爱情,也体现着一种权利与义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____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_____的义务。(&#xa0;&#xa0; )<br />A.抚养和教育 赡养扶助<br />B.只需提供基本物质生活条件 赡养<br />C.管理教育 只需提供精神上的扶助<br />D.照顾 只需提供基本物质生活条件</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依据现行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故A项正确。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义务,意味着( )<br />①父母要为子女的生活、学习提供物质条件<br />②父母要为子女提供各种学习条件<br />③父母对子女的这一义务是无条件的<br />④父母若不履行这一义务,是违法的<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①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抚养义务的掌握。从抚养的概念可知,抚养是父母对子女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料,因此,选①。②是教育义务。抚养对成年子女是有条件的,对未成年子女是无条件的,因此③错误。义务是法律责任,因此,选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继承法规定:父母子女是(&#xa0;&#xa0; )<br />A.第一顺序继承人<br />B.第二顺序继承人<br />C.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子女是第二顺序继承人<br />D.父母是第二顺序继承人,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继承法规定:父母与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且互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因此,选A项。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刘某夫妇有一子4岁,2010年6月,二人离婚后儿子随母亲薛某一起生活,10月母亲让儿子改姓薛,刘某便不再支付儿子生活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xa0;&#xa0; )<br />A.刘某因儿子改姓薛,已不是自己的孩子,故不应支付生活费<br />B.父母子女关系,因刘某夫妇离婚而解除,刘某不支付生活费有理<br />C.父母子女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解除,刘某应付生活费<br />D.薛某让独生子改姓薛,理应由其一人抚养,但刘某与儿子的父子关系仍然存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故A、D错误;根据婚姻法,父母子女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解除,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部分或全部,故B项错误,C项正确。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右边漫画反映出(&#xa0;&#xa0;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6e4ecee7/SYS201702110826511916930587_ST/SYS201702110826511916930587_ST.001.jpeg" width="490" height="3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父亲为子女前途着想,因为他知道上学无法发家致富,是正确做法<br />B.子女要遵从家长意愿,因为他无权要求上学<br />C.父亲的观点错误,这样做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br />D.父亲的观点与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一致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只抚养不教育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是错误的,因此,选C项。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某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妻子,对于李某的行为,我国法律规定( )<br />①受害人可采取以暴制暴,以牙还牙的对抗措施<br />②受害人有权提出申请,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br />③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br />④这属于家庭事务,由当事人自行处理<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①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李某的行为属于家庭暴力,对于这种行为我国婚姻法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依据规定可判定选②③;观点①和④是错误的,应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张大爷对张某夫妇的行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br />①请居委会调解 ②请张某所在单位劝阻、调解 ③向法院起诉 ④让儿子与儿媳离婚<br />A.①②④<br />B.②③④<br />C.①③④<br />D.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如果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可以通过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故①②③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如你是有关部门领导,你可以这样说服张某夫妇(  )<br />①从法律上讲,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br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不辞辛苦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这份感情我们一生都难以报答 <br />③子女应当体贴父母,使父母愉快地安度晚年<br />④告诉张某夫妇,对有赡养能力而拒不赡养的子女,如情节恶劣,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br />A.①④<br />B.①③④<br />C.②③④<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对张某夫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说服其赡养老人即可,故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选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是个孤儿,被王大妈收养,母子之间非常亲密。有一天小明偷了同学5元钱去上网,王大妈知道后将小明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王大妈对小明履行的义务是(  ) ①抚养和教育&#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②保护和教育<br />③批评和管教&#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④保护人身安全和健康<br />A.①②③<br />B.①②④<br />C.①③④<br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从材料可知,王大妈对小明尽到了抚养、教育、管教的义务,没有体现保护人身安全和健康,排除④,选A。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兰的爸爸一直想要个男孩,所以女儿的降生让他很是沮丧。女儿5岁时查出有先天性心脏病,医生建议及早手术,但小兰爸爸当时怕人财两空,并没有给孩子治疗。16岁的小兰不得已,将爸爸告上法庭。小兰爸爸的行为属于(  )<br />A.虐待<br />B.遗弃<br />C.家庭暴力<br />D.不违反法定的义务,但应受到道德的谴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虐待行为的表现之一是有病不治,这种行为是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的行为,是要受法律制裁的,故应选A项。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调查显示,遗弃、家庭暴力、虐待是导致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以上三者认识正确的是(  )<br />①都是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br />②三者的危害程度依次加强<br />③都是违法犯罪行为<br />④都是针对妇女、儿童实施的<br />A.①②<br />B.①④<br />C.①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家庭暴力从来都是破坏家庭关系的祸首,因此②说法错误;这些侵权行为的对象不只是妇女、儿童,还有老人,故④说法错误;因此本题选C。</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乙夫妇有三个儿子,均已各自成家。甲与乙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好,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生活十分困难。不得已,老两口向三个儿子提出要赡养费。对此,大儿子认为自己虽为长子,但父母从未宠爱过自己,且自己最早独立生活,没有再向父母要过钱,没有赡养义务;二儿子认为自己家庭条件也不好,本身已十分困难,没有能力赡养父母;小儿子说可以让父母来与自己同住,但是不负担任何生活费用。<br />(1)三个儿子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br />(2)甲乙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div></div>
<div><p>【答案】<br />(1)三个儿子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依据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其中子女赡养父母的条件是:①父母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②子女须成年且有赡养能力。所以,大儿子、小儿子应履行赡养义务,二儿子若确实没有赡养能力可暂不履行,但应担负起从精神上、生活上对父母关心、照顾与照料的义务。 <br />(2)甲乙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村委会、居委会或所在单位申请调解;若调解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对有赡养能力但拒不履行赡养义务,且情节恶劣的,可以依法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p><p><br />【解析】第(1)问考查父母与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第(2)问考查制止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行为的措施。 </p><p>&#xa0;</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报道,因涉嫌遗弃罪的小来和王某已被警方刑拘,婴儿母亲小敏因在哺乳期被监视居住。案发后,三人认罪态度较好,已将婴儿领回抚养。小来和小敏都是松原市的高中生,因偷食禁果,小敏产下一男婴,双方都怕丢人,不想抚养。经与小敏母亲王某商量,在婴儿降生6小时后,三人把孩子遗弃在医院走廊。&#xa0; 法院本着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于近日作出判决:王某、小来、小敏犯遗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br />(1)什么是遗弃?<br />(2)依据有关法律知识,分析材料中法院依法判决小来、小敏及王某的依据。</p></div></div>
<div><p>【答案】<br />(1)遗弃是指一个人拒绝扶(抚)养其有义务扶(抚)养的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的行为。 <br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家长不得遗弃未成年人;遗弃未成年人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法院认为,被告人小来、小敏对自己年幼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其行为侵犯了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地位,已构成遗弃罪。被告人王某参与合谋,并参与实施遗弃婴儿的犯罪行为,与小来、小敏已构成了共同犯罪,应当以遗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因三人认罪态度较好,已将弃婴领回,主动消除了犯罪后果,确有悔罪表现,且不至于再害社会,可适用缓刑。 </p><p><br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行为的认识,考查学生运用法律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如下: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8/6e4ecee7/SYS201702110826516624914862_DA/SYS201702110826516624914862_DA.001.jpeg" width="327" height="51" alt="_x0000_i1026"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xa0;</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0年3月12日,中国法院网报道,2000年以来,我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并呈现出:农村高于城市、西部高于东部、男性多于女性、团伙犯罪和犯重罪比率高、犯罪年龄低、文化程度低等特点。 根据调查发现,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未成年人自身等因素,而不良家庭环境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危险源。<br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父母为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应承担哪些方面的义务?</p></div></div>
<div><p>【答案】从上述材料可知,不良家庭环境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危险源,因此做父母的首先要建立起一个温暖的家。(1)父母要承担起对未成年子女抚养和教育的义务。为子女的生活、学习提供物质条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同时,从思想文化、科学知识上给子女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力争让子女成才。(2)父母要承担起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父母要保护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子女的财产权益。对子女的行为加以约束和引导,对子女的错误进行批评和教育,使子女成为品行端正的人。(3)敢于同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作斗争,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br />【解析】本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义务的知识点。可从父母的义务、家庭暴力行为等方面入手。 </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张老先生于10多年前丧偶,一直未再婚,自己既当爹又当妈,把儿子抚养成人。儿子大学毕业后成家立业,张老先生独居日久,深感孤独寂寞。在一次社区老人聚会中,张老先生偶遇离异的沈老太太。相似的人生经历、共同的兴趣爱好,令两人颇感慰藉,他们遂决定共同生活。双方儿女得知后均表示反对。张老先生的儿子称,如果父亲再婚,就断绝父子关系,不再赡养老人。沈老太太的女儿觉得母亲这么大年纪还要再婚,自己很没面子,便对母亲说,如果再婚,宁可放弃继承权,也不会再管她的任何事。<br />(1)子女是否有权利干涉父母的再婚?为什么?<br />(2)张子、沈女能否以断绝父子关系,放弃继承权为由拒绝赡养父母?请简要说明理由。</p></div></div>
<div><p>【答案】<br />(1)子女无权干涉父母再婚。理由: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姻自由,这一自由包括缔结婚姻和解除婚姻的自由,而缔结婚姻包括初次结婚和再婚。根据这一原则,结婚的法定条件之一是男女双方自愿,禁止任何第三方对结婚(包括再婚)男女的干涉,是否缔结婚姻完全由当事人双方自主决定。 <br />(2)张子不能以与父亲断绝关系为由拒绝赡养父亲,沈女也不能以放弃继承权为由拒绝赡养母亲。理由:父母子女关系不仅是血缘和亲情关系,而且是法律上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不能因双方之间的感情或利益冲突而解除或断绝。在家庭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尽管子女可以放弃继承权,但是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必须履行。</p><p><br />【解析】细读案例,根据家庭婚姻的知识分析,要先明确案情中事实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适用的法律,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朱先和今年13岁,初一学生,父母几年前到深圳打工,只有到春节时回家看看,平时都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没有精力管教他,朱先和养成了逃学、迷恋上网、打架斗殴等坏习惯。最近在校内,因一件小事将同学李小民的胳膊打断。李小民花去了3 000多元医药费。李小民的父母向朱先和的父母索要医药费,朱先和的父母却以孩子年纪小、不懂事,自己不知情为由拒不支付医药费。无奈,李小民的父母将朱先和的父母告上法庭,要求朱先和的父母支付医药费。 假如你是法官,你将如何判决?并请说明判决理由。</p></div></div>
<div><p>【答案】判决朱先和的父母向李小民支付医药费。因为父母负有保护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父母要保护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子女的财产权益。由于未成年人懵懂无知,父母要对子女的行为加以约束和引导,对子女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和管教。在未成年子女给国家、集体和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朱先和是未成年人,朱先和的父母是他的法定监护人,由于朱先和的行为对李小民的身体造成了伤害,并花去了3 000多元医药费,朱先和的父母有义务给付,不给付的行为是违法的。<br />【解析】本题考查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等知识。首先要根据所学法律知识对案例中的请求进行是否合法的定性,得出结论,然后运用法律知识对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评析,归纳出理由。</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政治选修5专题五第一框构建和睦家庭过关试题